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預算數超徵的搜尋結果,共41

  • 消失的政府債務

    消失的政府債務

     近日朝野為了政府債務爭吵不休,在野這一方認為七年來政府舉債逾2兆,執政者說只有4千多億,何以兩邊數字差這麼多,是有人說謊?或是有人誤解?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 預算短絀6190億 今年舉債恐逾3千億

    預算短絀6190億 今年舉債恐逾3千億

     國家財政近來成為朝野攻防焦點,財政部次長阮清華10日指出,今年總預算歲入歲出短差1095億,加計特別預算將達6000億元,但因挪用歲計賸餘,真正舉債金額約3000多億,若歲入狀況良好,發債金額將下降。在野批評,政府舉債年年增高,萬一之後未達預期超徵金額,舉債會比現在更多。

  • 審計部:多項特別預算舉債 未償債務逾5.6兆

    審計部:多項特別預算舉債 未償債務逾5.6兆

     民進黨自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把編列特別預算常態化,7年多任內提出11項特別預算,總金額高達2兆955億元;審計部最新報告指出,近年政府編列多項特別預算,均以舉借債務支應,截至2022年底止,債務未償餘額已達5兆6997億餘元。在野立委痛批,民進黨政府透過編特別預算規避《公共債務法》債務上限,從債留子孫變成「債留曾孫」。

  • 今年超徵稅收將再普發現金?財長:先減債或還債

    今年超徵稅收將再普發現金?財長:先減債或還債

    2022年稅收超徵逾5000億元,中央政府的部分也達4000億元,因此普發現金6000元,立委關心今年是否超徵?是否再度普發現金?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今年稅收預算數已經調高,若有超出預算數,會先減少舉債或還債。

  • 莊翠雲:今年大幅超徵可能性較去年低

    立法院29日審議證交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針對立委詢問去年稅收大幅超徵、政府普發現金6,000元,今年是不是還會超徵?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今年實收超過預算數的可能比去年來得低,且如果有超徵,還是希望先用於減少舉債或償債,讓債務餘額下降。

  • 元月證交稅68億 43個月新低

    元月證交稅68億 43個月新低

     股市交易量低迷,加上1月因農曆春節長假、股市交易日僅13天,財政部9日公布1月稅收情況,證券交易稅實徵68.5億,年減106億元,減幅達60.66%,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差。

  • 民眾黨團呼籲嚴審特別條例 不應舉債發放6000元

    民眾黨團呼籲嚴審特別條例 不應舉債發放6000元

    立法院會延至19日繼續審查普發6000元,今也進行黨團協商針對國民黨團、行政院版「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民眾黨團今召開記者會,呼籲嚴審特別條例草案,刪除空白授權條款,縮短預算執行時間,不以舉債支應發放,更要保障撥補勞健保基金,避免政府濫用補貼政策,造成債留子孫的苦果。

  • 去年稅收首度破3兆 超徵將上看5000億

    去年稅收首度破3兆 超徵將上看5000億

     行政部稍早預估今年超徵稅收4500億,不過財政部昨日公布2022年全年稅收首度破3兆元、達3兆2191億元,較前一年增加3449億元,年增12%,創歷史新高外,占全年預算數118.2%,超過預算數達4950億元,加上還有稅收會遞延入帳,超徵數將上看5000億元。

  • 2022稅收超徵4,950億 寫紀錄

    2022稅收超徵4,950億 寫紀錄

     財政部10日發布最新稅收統計,2022年稅收實徵淨額3兆2,19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且全年較預算數超徵4,950億元也是史上最大超徵額,但因股市日均量萎縮,2022年證交稅「斷崖式」減少998億元,創下歷史最大減額,年減率36.3%是自2002年以來20年最慘衰退幅度。

  • 國戰會論壇》超徵稅收不應迎合民粹之用(蕭衡鍾)

    國戰會論壇》超徵稅收不應迎合民粹之用(蕭衡鍾)

    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日宣布,因為111年全國稅收可望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扣除應分配給地方政府稅收部分,中央政府可運用為3800億元,應向全民共享普發6000元現金,代表政府行政效率及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實際上超徵的稅收並不代表政府向人民多收錢,而是政府稅收實際數超過預估數,超徵的稅收應該做通盤檢討使用,而不應民粹地迎合民眾普發現金。

  • 超徵紅包一再變 財政部失職

    超徵紅包一再變 財政部失職

     政府去年稅收超徵達4500億,比前年超徵的4034億還要多,幾經決策轉折,行政院決定將其中的1400億元普發現金,每人發放6000元。但全民共享政策確定後,財政部官員又表示,稅收超徵仍須繳庫,待7月審計部審定後才能動支,且要經預算程序,因此若2月底要普發現金,目前可移用的歲計賸餘僅剩1250億元,亦即要「還稅於民」起碼要舉債150億元以上。

  • 時論廣場》超徵紅包一再變 財政部失職(周信佑)

    時論廣場》超徵紅包一再變 財政部失職(周信佑)

    政府去年稅收超徵達4500億,比前年超徵的4034億還要多,行政院決定分配給地方政府700億,1000億用於補助勞健保基金和台電虧損,1000億用於加強「韌性經濟方案」,最後剩餘的1800億,將普發現金,每人發放6000元。但全民共享政策確定後,財政部官員又表示,稅收超徵仍須繳庫,須待7月審計部審定後才能動支,且要經預算程序,因此,若2月底要普發現金,目前可移用的歲計賸餘僅剩1250億元,亦即要「還稅於民」起碼要舉債150億元以上。

  • 工商社論》從財政三本帳洞悉稅收超徵的意義

    工商社論》從財政三本帳洞悉稅收超徵的意義

     府院近日決定把去年超徵的稅收拿出1,400億還稅於民,每人發現金6,000元,大家過完年就可以拿到了。這自然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消息,然而,高興歸高興,稅收超徵並非經濟紅利,更不代表財政已經好轉,是否適合拿出來發,有待商榷。

  • 學者:口袋有錢就花掉 不夠就向子孫拿

    學者:口袋有錢就花掉 不夠就向子孫拿

     行政院規畫匡列1400億元來發現金「還稅於民」,挽救執政黨敗選頹勢,進行閣揆保衛戰,但這種殺雞取卵手段,遭政大財稅學系教授陳國樑痛批,是「口袋有錢就花掉,不夠就向子孫拿」。

  • 還稅於民 高嘉瑜:凸顯政府行政失靈

    還稅於民 高嘉瑜:凸顯政府行政失靈

     蔡英文總統昨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拍板「還稅於民」,蔡總統指示拿出1800億元研議與全民共享,與日前民進黨立委共同喊出普發1萬元現金,勢將縮水不少。民進黨內部昨也異見不少,包括立委高嘉瑜、郭國文等都不認同,高嘉瑜更直批「還稅於民」是個假議題,只是凸顯出「行政失靈」,預算編列有很大的問題;郭國文也稱亮麗數字的背後卻藏著「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隱憂。

  • 還稅於民、再發N倍券?代理財長10個字回應了

    還稅於民、再發N倍券?代理財長10個字回應了

    「還稅於民」成為代理財政部長阮清華大難題!今年稅收超徵4500億元,超徵稅收是否還給人民,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今(26)日表示,這不是超徵,只是實收稅收超過預算數,是預算估列的問題,但會不會還稅於民,他三緘其口,面對立法委員陳椒華詢問時僅回答10個字:「要相關部會通盤去考慮」。

  • 稅收超徵外界喊「還稅於民」  代理財長阮清華最新回應了

    稅收超徵外界喊「還稅於民」 代理財長阮清華最新回應了

    今年總稅收估計可超過預算數新台幣4500億元,針對外界期盼還稅於民,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今天表示,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劃;稅課收入實徵數大於預算數,會用在減少舉債、增加還債、累計賸餘,讓政府財政更健全。

  • 稅收估超徵4500億 不會還稅於民

    稅收估超徵4500億 不會還稅於民

     財政部9日公布11月全國賦稅收入,累計今年前11月的稅收突破3兆元,達到3兆797億元,已超過預算數3554億元。財政部預估,今年超徵稅收可望達到4500億元,再度挑戰歷史最大超徵金額,今年稅收表現亮眼。

  • 稅收超徵 債務卻增 政府數字管理失靈

    稅收超徵 債務卻增 政府數字管理失靈

     稅收鉅額超徵,債務卻持續增加。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顯示,2017年起中央政府稅課收入決算屢創新高,5年平均預算達成率105.03%,但同期間一年期以上未償債務餘額卻持續增加。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蔡政府4大特別預算就已舉債8800億元,尚有1.2兆預算未舉借,特別預算常態化,就易造成即使稅課收入表現良好,但長債金額仍持續成長。學者更直言數字管理已失靈!

  • 2022年1~8月總稅收達2.26兆元 續創新猷

    財政部12日公布8月稅收概況,8月稅收規模為1,654億元、年增24.9%,帶動今年1~8月總稅收規模達2兆2,608億元,創歷年同期新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