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預算科目的搜尋結果,共164筆
基隆市議會21日審查基隆市政府明年總預算,多位議員對基隆捷運專案辦公室預算提出質疑,要求市府說明同一科目為何編2次預算。市府回應,由於追加預算1000萬元僅能支應辦公室半年,使得標案流標,所以總預算再編列2500萬元,以3500萬元對外招標。
基隆市議會21日上午進行明年度基隆市政府總預算的審查,多位基隆市議員認為,市府今年中已追加1000萬元的基隆捷運專案辦公室預算,質疑為何要在總預算額外編列2500萬元。基隆市政府表示,這筆預算除補足先前編列不足的部分,也將是基隆捷運基金正式啟動前,用以支應相關公務支出之用。
立法院財委會1日審查財政部歲入預算,財政部原編列明年度稅收預算2兆2,990億元,較今年增加1,041億元,但財委會協商後決定加碼150億元,明年稅收預算將達2兆3,140億元,續創新高。
宜蘭縣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學因校舍空間不足,有200多名學生須到蘇澳校區上課,校方盼能增建校舍,估計須1.2億餘元預算,教育部建議縣府以一般性補助款逐年編列,但縣府擔憂會排擠預算,明年是否追加預算還須研議。
新竹市113年度總預算書已完成編列,將送市議會審議,但市議員林彥甫發現,市府明年竟要花206萬元做施政滿意度民意調查,質疑高虹安市府編列這筆錢是以民調之名、行宣傳之實。市府表示,民調主要是未提供市府政策參考,強調絕非宣傳性民調。
新竹市政府往年都會發放員工500元中秋禮金,今年未入帳,市府說明因前市府預算編列錯誤,研擬改為上課領誤餐費方式發放,引發議員質疑。市府昨表示,為求適法性加上兼顧員工福利,改以人事處所編文康活動費支應,不足部分將自市長及祕書長特支費支應,昨起陸續入帳。
新竹市政府往年都會發放的員工500元中秋禮金今年未入帳,員工質疑是否取消?市長高虹安昨解釋是因前市府預算編列錯誤。市府今則表示,中秋禮券發放將改以禮金方式匯入戶頭,也合理改以人事處所編文康活動費支應,不足部份將自市長及祕書長特支費支應,預計10月6日前陸續完成發放。
基隆市政府26日公布113年度的總預算,但因為沒有編列青年電動機車的科目,遭外界質疑。基隆市長謝國樑27日受訪時表示,他是從預算執行的角度考量,依目前1.2萬輛電動機車的交車速度,恐將延續到明年下半年,因此他沒有額外編列進總預算。
前營建署道路工程組長張之明收受賄款,幫業者取得前瞻計畫雲林縣道路改善工程補助案、營建署採購市區道路改善電腦軟體等標案,被起訴求刑25年。在野立委炮轟,前瞻預算宛如天上掉下來的鉅款,好大喜功,難怪從上到下都有人謀不臧的狀況,直言「弊案就像粽子,將會愈拖愈多人」。
台北市政府追加編列2.34億元賠償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廠商,但因前市長柯文哲任內未與議員討論,預算遭到擱置,議會28日開大會討論,由於調解程序已經走完,市府必須支付賠償金,最後大會決議預算刪至1000元保留預算科目,並送監察院調查,以附帶決議方式譴責市府侵害預算審查權。
台北市議會28日進行臨時會最後一天的會期,其中針對北市追加減預算部分,擱置至今的北藝調解賠償金部分,民眾黨議員與藍綠兩黨議員也進行激烈討論,不過仍無法改變預算遭刪至1000元、送監察院調查的結果。民眾黨團總召黃瀞瑩則提出,修正教育委員會所做出的附帶決議,不過經過表決後遭否決,最終確定三讀通過委員會決議。
花蓮縣議員張美慧今天質詢時不滿民政處敷衍了事,她指花蓮美崙山公共設施兩案件,辦理會勘不僅「不必通知議員到場」,之後改善經費約9萬多元,過了7、8個月,往返22張公文書,至今仍懸而未決,民政處根本漠視民意、毫無效率。
為強化飛行安全,空軍已向美國採購「自動防撞地系統」(AGCAS),將裝設在性能提升的F-16V戰機,軍方官員透露,目前仍在美國整合測試中,預計明年在台灣進行安裝測試。空軍則指出,該系統均配合專案期程執行整合,並依計畫安裝測試;空軍管制整合與測試進度,俾維飛行安全。
攸關普發現金的特別預算今下午進行黨團協商,各黨團針對各條預算提出不同看法,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3800億裡面有些沒必要、為編列而編列,比如說文化部各項藝文振興方案15億、藝文消費抵用現金8億、擴大藝文消費產業23億,這些東西可以回到公務預算編,編這些一點用都沒有。
台中市議會13日進行第4屆第1次臨時會,市府編列追加的「消費金喜送」經費3.5億元,引發藍綠爭論。民進黨議員指去年已決議購物節預算不能以追加方式辦理,市府根本藐視議會,黨團成員舉牌站在台前、要求退回該案;藍營議員則強調要振興經濟,呼籲應支持該案。最後由議長決議,抽出該筆追加,待定期會再送審。
台中市經發局將在臨時會提出追加「消費金喜送」預算3.5億元,被認為是為台中購物節的偷渡經費,但國民黨議員黃健豪日前表示議會「屆期不連續」,要尊重新民意。台中市議員周永鴻8日則批,國民黨用「屆期不連續」為市府護航,不僅邏輯錯誤,若成為通則,更可能造成代議民主的災難。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去年10月宣布,私立幼兒園每生學費從原本每學期補助家長1萬3660元,提高至補貼2萬5880元,並預定111年度第2學期執行,當時就被挨轟「為選舉發空紅包袋」。議員吳沛憶質疑,柯在沒編預算下搶先幫市長蔣萬安宣布政策紅利,但現在柯規蔣隨不隨?北市教育局對此指出,提高補助是目標,金額尚未定案。
嘉義縣太保市代表會質疑太保市公所111年度追加減預算有部分預算先動支再辦追加減、112年度總預算浮編市長室裝修費,去年底雖通過審議,但目前建請監察院查辦;縣議員、前太保市長黃榮利表示,代表會擴大解讀,預算不夠用時,同科目勻支是縣市政府機關的處理方式。
桃園市今年共誕生77位元旦寶寶,其中宏其婦幼醫院接生19位新生兒全桃園最多,市長張善政2日前往恭賀新生兒父母也探視元旦寶寶,針對生育率年年降低,他說,在他的政見中有鼓勵生育政策,包含生第2胎、第3胎加碼補助等,在預算上市議會審議通過,科目都有了,數目做一些微調不是問題。
新竹市長當選人高虹安喊出徹查「大祕寶」,上任後先鎖定新竹棒球場、關埔國小、兒童醫院土地變更等三大案。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甚至表示,太陽能光電案及8千億前瞻預算,這兩個大案若查清,政界大概要倒台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