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預置的搜尋結果,共17

  • 菲律賓容許美軍新增4基地

    菲律賓容許美軍新增4基地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22日表示,根據與美國簽署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DCA),菲律賓容許美軍在菲新增4個軍事基地,其中包括菲國北部、靠近台灣以及面向南海的巴拉望省(Palawan)的軍事基地。

  • 群崴國際代理ABB超高效率馬達

    群崴國際代理ABB超高效率馬達

     能源的使用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其中降低馬達耗電量一直是眾所矚目的焦點,由於馬達是推動所有電子電力設備運轉的核心裝置,平均占總用電量達5成,工業領域中馬達更占據約7成的電力消耗,因此近年來全球各國都積極推動改善馬達能源效率,帶動「高效率馬達」設計趨勢,以迎合節能減碳趨勢。

  • 6軍團防豪雨成災 山區預置機具兵力390名待命

    6軍團防豪雨成災 山區預置機具兵力390名待命

    因應梅雨季滯留性鋒面可能帶來致災性降雨,第三作戰區指揮官楊基榮中將於今(19)日上午進行災防整備指導時指出,各單位應加強人員教育及機具檢整,並與地方政府建立聯繫管道,持續密切關注各地降雨狀況,待命協助地方政府執行災防任務。

  • 強風豪雨將至  基市府主動至低窪預置沙包

    強風豪雨將至 基市府主動至低窪預置沙包

    基隆市長林右昌上午主持米塔颱風第3次應變會議,指示各單位繼續加強戒備,強調所有的努力將災害影響降至最低,各區公所已主動發送沙包至低窪地區,進行置放,林右昌特別提醒市民,若有需要請向里長與區公所索取。

  • 白鹿逼近 第四作戰區高雄那瑪夏、桃源區完成兵力預置

    白鹿逼近 第四作戰區高雄那瑪夏、桃源區完成兵力預置

    輕颱「白鹿」逼近,國軍第四作戰區23日完成整備、警戒待命,第四作戰區指揮部表示,因應「白鹿」颱風可能對南高屏地區造成影響,第四作戰區已經針對高雄那瑪夏、桃源區及屏東林邊、佳冬與東港鄉等潛勢及低窪地區,完成7處計167員兵力,及AAV7兩棲突擊車、膠舟、抽水機等5類19具裝備及機具預置,期藉由最周延的準備,將災損降至最低,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 蘇花公路坍方搶通 公路總局預置搶災機具

    昨天花蓮發生無預警瞬間強降雨,公路總局表示,雨勢單點攻擊蘇花公路崇德至和仁路段,時雨量最高達到110mm,造成台9線162k至171k和仁路段昨17時多處落石坍方及泥流,道路雙向阻斷,現場車輛30部共109人受困。

  • 軍公教退休人員集會遍地開花 北市警局預置1600警力

    軍公教等退休人員團體申准於明天3月29日9時起,陸續於北安路、中山南路、徐州路、愛國西路及木柵路1段等路段舉行集會活動。台北市警局表示,對於曾經為治安、交通努力的前輩,現在為退休人員爭取權益,除致上敬意並將持續與上述相關團體溝通協調,希望能保持理性,使集會活動順利進行。

  • 淹水熱點預置抽水機 基隆店家安心

    颱風莫蘭蒂雖未直撲北台灣,基隆市政府不敢大意,已在中山一路及復興路等淹水熱點,預置大型抽水機,附近店家大讚「安心多了」。

  • 預置抽水機防颱 高市山區預撤慢性患者

    高市府預防莫蘭蒂颱風可能帶來大雨,水利局已在易淹水地區預置百台抽水機,桃源區也通報復興等3里慢性病患者下山,以免影響就醫。

  • 颱風尼伯特逼近 水下作業大隊兵力預置

    颱風尼伯特逼近,海軍今天表示,水下作業大隊已分別在基隆、蘇澳、馬公、台南官田、屏東林邊及佳冬等地,完成兵力及機具預置,計膠舟25艇、救難泵29具及兵力87人。

  • 颱風尼伯特來襲 易淹水區預置3千兵力

    因應強烈颱風尼伯特,國軍災害應變中心晚間完成一級開設,國軍待命兵力計3萬5818人,另規劃於易發生土石流及淹水地區120處,完成3117人救災兵力預置,協力地方政府救災。

  • 颱風防災 國軍進駐高市山區

     麥德姆颱風來勢洶洶,高雄市政府成立災害應變中心,第四作戰區也預置兵力,前進高雄市杉林、桃源區等已有兵力和機具備援。

  • 預防颱風災害 第三作戰區預置及待命兵力完成

    因應菲特颱風,國軍第三作戰區派出一百多位預置兵力、及十多部各式車輛進駐五處潛勢地區,陸軍六軍團政戰主任簡士偉表示,第三作戰區待命兵力有一萬多名及抽水機具等,隨時投入救災等工作。

  • 蘇力 第三作戰區預置及待命兵力就位

    因應蘇力颱風來勢洶洶,六軍團政戰主任簡士偉表示國軍第三作戰區預置兵力四百多人已經進駐,並且派遣連絡官在北部地區鄉鎮巿應變中心連繫支援工作,同時待命兵力有一萬三千多人,隨時可以投入支援等工作。(李明朝報導)

  • 國軍救災兵力 預置5萬人

     國防部今天說,為爭取救災時效,各作戰區針對潛勢地區已規劃在颱風登陸前24小時,完成預置救災兵力整備5萬餘人。

  • 驫《兩男關係》 找林奕華站台

     NEWS經典故事,因隨時代改變面貌,而歷久彌新。國家國樂團與紙風車劇團合作,將「武松打虎」的故事,轉變成有保育概念的《武松打Who?》;台灣豫劇團改編莎劇經典再出招,這回邀請劇場導演呂柏伸,打造以莎翁原著為本的《量˙度》。此外以全男舞者為特色的舞蹈團體驫,新作請來香港舞台名導林奕華操刀,跨界合作開創新舞境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