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顆腎臟的搜尋結果,共44筆
一名65歲女子日前因右腎隱隱作痛而就醫,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數值過高,且有蛋白尿現象,腎絲球功能只剩40分,亦即已達第3期腎衰竭,但女子並無糖尿病等其他容易引發腎衰竭的慢性病,經X光檢查才知,其右腎長了一顆近8公分的腎結石,而結石的原因來自於女子長期泌尿道感染引發的結石現象。
一名25歲男子某天打籃球過程,突然腰部一陣劇痛,之後驚現血尿,緊急就醫才發現,腎臟有顆2.5公分大的結石。醫師詢問後得知,男子平常不喝白開水、只喝含糖飲料,使得結石在3年內從原本的0.3公分長到2.5公分。醫師表示,若喝水量不足,會使尿液濃縮,增加腎結石發生率。此外,含糖飲料中的果糖會增加草酸鈣濃度,進而增加腎結石風險。
一名20歲男子因常肚子絞痛而就醫,檢查發現,男子兩邊腎臟都有結石,原來是因男子聽說維生素C可美白皮膚,因此喝水都加入維生素C碇,使其單日攝取量超過建議劑量。醫師表示,過量服用維生素C會增加腎結石風險,且導致胃痛、腹瀉等症狀。
一般提到手搖飲,會讓人想到過度攝取熱量、糖分,導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但腎臟科醫師表示,手搖飲的容器與杯口的塑膠薄膜,充滿會傷害腎小管的塑化劑,人體常攝取塑化劑後,腎衰竭程度會隨時間惡化,一名50歲女性因常飲用手搖飲,導致腎臟出現水泡,最後兩顆腎臟內各有4、5粒水泡,導致嚴重腎衰竭。
新竹1名60歲吳姓男子日前健檢時發現右側腎臟,有1顆3公分的腎臟腫瘤,但平時無症狀不以為意,半年後發現腫瘤長至4公分,立即就醫才發現疑似是惡性腫瘤,吳男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部分腎臟切除手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
人體構造複雜,許多病因和其關聯就連當今醫學仍無法查明。就有一名30歲女子,作息日夜顛倒,一段時間後某天臉上長出鬍鬚,就醫後才發現,起因竟是長在腎臟的2公分腫瘤。
正常的人體有兩顆腎臟,位於身體的後腹腔,負責調節體內水分及電解質平衡,代謝廢物及毒素,分泌酵素及荷爾蒙,也是活化維生素D的重要器官。腎臟在體內扮演著「廢水處理場」的角色,過濾、清除代謝後的產物,再經由尿液排出體外,當腎臟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而受傷時,就會造成「腎臟病」,恐出現失眠、疼痛、焦慮等併發症,藉由中醫的輔助治療,可改善病患的不適感,延緩腎衰竭的出現。
在詐欺集團擔任「車商」一角的男子王博右,2021年12月,聲稱「賣腎」可以賺取300萬,吸引積欠債務的陳姓男子上門,陳配合王的要求,交出體檢、防疫資料準備出國,卻在交出存摺、提款卡密碼後,被囚禁在台中一處旅館,陳利用轉換旅館機會逃跑,整起案件曝光。士林地檢署偵結,依照買賣人口未遂罪、詐欺、洗錢等罪起訴王男。
印度一名38歲婦女日前至當地診所進行子宮摘除手術,術後她的病況開始惡化,隨後被送往大醫院治療,豈料才發現她的2顆腎臟都不見了,每天都必須進行血液透析治療,警方介入調查後發現,替婦人動手術的診所根本沒有合法註冊。
台中48歲張男近來腹部明顯隆起,日前因腰痛、高燒、血尿及血壓高掛急診,檢查後除蛋白尿指數偏高,更意外發現超音波影像顯示其腎臟腫成3倍大,外觀如「整串葡萄」,診斷為多囊腎,所幸投藥後症狀大幅緩解,醫師呼籲民眾及早篩檢,避免步上洗腎之途。
花蓮63歲徐先生洗腎將近20載,好不容易盼到腎臟捐贈者時,卻因其年齡過大,腎功能有一定程度的退化,僅移植一顆腎臟恐無法負荷受贈者的身體運作,不過徐先生卻不願錯過這次機會,經與醫師討論,決定進行東部首例且難度加倍的「雙腎移植」手術,所幸過程順利,恢復良好,徐先生除開心笑說自己已重獲新生,並努力維持身體健康,不負器捐者的大愛。
台中57歲林姓婦人,近幾年飽受泌尿道感染所苦,日前如廁時更發現馬桶「滿江紅」,嚇得她趕忙就醫檢查,結果發現右側腎臟有顆約6公分大的鹿角狀結石且肌酸酐數值偏高,若不處理恐影響腎功能,所幸經接受軟式輸尿管鏡和經皮穿腎內視鏡打碎結石,腎功能終於恢復正常。
北榮去年完成國內首例幼童雙腎捐贈移植,成功讓2名女童擺脫洗腎人生,該項手術還創下捐贈者體重最輕的紀錄。北榮外科部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表示,此項手術難度相當高,因幼童器官發育未全,加上血管細小,一旦錯過移植黃金期相當容易引發血栓,機率約大於50%,所幸這次在20人團隊的協助下,仍然完成創舉。
台北榮總今日發表一項困難度相當高的腎臟移植手術,成功完成1歲3個月、體重僅9公斤的幼兒進行雙腎捐贈移植,讓兩名小妹妹重獲新生,脫離終生洗腎的痛苦與辛勞。北榮指出,此項腎臟移植不但打破國內體重最輕的大愛器捐紀錄,也是國內首例幼兒同時捐出兩顆腎臟的案例。
腰痠拖太久恐導致腎臟潰爛!一名60歲男子因腰痛就醫,結果醫師一開刀驚見如同「抹茶奶綠」般的膿液狂流,更恐怖的是,一照電腦斷層後才發現,因為拖太久,整顆腎臟已經爛掉,被細菌吃到像塑膠袋一樣薄。
北部一位52歲男子疑因新冠疫情不敢就醫,強忍腰酸數周才就醫,經檢查發現兩顆約二公分大的結石堵住左腎臟出口,已形成嚴重的腎水腫,幸透過軟式輸尿管腎臟鏡以鈥雷射轟碎結石,僅住院兩天就回家躲疫情,澄清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江冠忠表示,雖然疫情當頭,腎結石病人千萬不能強忍,錯失治療期有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甚至恐因腎衰竭而需終身洗腎。
英國一名男子多年前發現自己罹患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PKD)後,身體便不斷產生病痛,甚至讓他的肚子不斷膨脹、腫大,宛如懷胎10月的孕婦一樣,而且壓迫到心臟與肺部,造成他呼吸困難,只好將兩顆腎臟切除才能保住性命。
端午節將至,民眾抗疫宅在家不忌口、不少人一餐吞兩顆肉粽,竟吃到差點洗腎。醫師提醒,粽子都是高鈉、高鉀、高磷成分,對腎臟負擔大,慢性腎臟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注意均衡飲食。
腎臟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的疾病之一,藝人胡瓜、于美人等就曾受腎結石之擾,最後接受手術取出結石。通常腎結石的症狀不太明顯,多數人經由檢查才會提早或意外發現,否則往往直到出現明顯腰痠、腰痛或血尿症狀時,才被揪出原來是腎結石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