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颱風菜價的搜尋結果,共410筆
瑪娃颱風過境帶進降雨量,經濟部將北部地區水情燈號全降為藍燈,也就是穩定供水狀況,中部水庫也進帳不少,但曾文水庫蓄水率6.98%,仍在低檔徘徊。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公布的「季長期天氣展望」,未來3個月雨量為偏少到正常,從氣候平均(1991至2022年)來看,7、8月分別有3.7、5.5個颱風生成,侵台颱風則分別是0.7和1.0個。
瑪娃颱風過境,於昨日解除海警,台北仍要留意間歇性降雨,雙連市場蔬菜店主王先生表示,菜價持平,除了菠菜因為非產季每台斤落在100元;攤商林小姐則說,颱風外圍環流仍讓菜價稍漲,高麗菜、白菜起伏大,高麗菜約漲3成、白菜約漲1成,北農副總路全利表示,這次颱風未對中南部蔬菜產區帶來太大影響,目前蔬菜供應量都正常。
瑪娃颱風外圍環流30日影響台灣,東部沿海掀起大浪,台11線花東海岸公路56.8公里沙灣路段綠帶路基,遭浪襲掏空長達56公尺,台東縣蘭嶼鄉昨下午停班停課,出現13級瞬間陣風,有豬舍屋頂遭吹走。中央氣象局表示,瑪娃颱風路徑不斷往東修正,今日至明日將脫離颱風暴風圈,最快今晚可解除海上颱風警報。台東縣蘭嶼、綠島今停班停課。
瑪娃颱風來襲,從今天起至周四,迎風面北部、東半部將有局部陣雨,在消費者預期心理作用下,台東中央市場一早就出現買菜潮,指標性的高麗菜批發價微幅上漲1成,其餘蔬菜價格持平,台東果菜市場業務課長表示,雨後漲價最兇的恐是瓜藤類。
高麗菜因量多產銷失衡,民進黨雲林縣黨部包下水林鄉3、4分地高麗菜田,5日邀民眾自採,10元可採2顆高麗菜,1顆自己帶回家享用,1顆捐給水林鄉公所為長青食堂加菜,吸引上千人前來。民眾說,菜市場1顆高麗菜約賣2、30元,自採10元非常便宜還可幫助長者,一舉兩得,花了100元帶回10顆高麗菜,夠吃1星期。
高麗菜因量多產銷失衡,民進黨雲林縣黨部包下水林鄉3、4分地高麗菜田,5日邀民眾自採,10元可採2顆高麗菜,1顆自己帶回家享用,1顆捐給水林鄉公所為長青食堂加菜,吸引上千人前來,民眾說菜市場1顆高麗菜約賣2、30元,自採10元非常便宜還可幫助長者,一舉兩得,花了100元帶回10顆高麗菜,夠吃1星期。
全國最大的黃檸檬生產農場「悠綠客」,型農莊承翰操縱無人機,飛翔在檸檬園上空進行病蟲害防治,在廣大農園迅速飛馳繞轉,不到1小時,就把1公頃農地噴灑均勻。莊承翰說:「以前採人工噴灑,要花8小時才能噴完,用藥量甚至還比無人機高。」
受尼莎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的豪雨影響,根據農糧署統計,截至今(18)日中午11時止,農業產物估計損失計401萬元,以宜蘭縣損失379萬元(占94%)及桃園市損失22萬元(占6%)較為嚴重。
主計總處6日公布物價統計指出,9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2.75%,連續第二個月在3%以下,但較上月回升,主因颱風豪雨造成菜價上漲,若10月天候正常,預期通膨率會下降。惟受台幣匯率貶值影響,進口物價高漲,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並未明顯趨緩。
軒嵐諾颱風來襲,台南市學甲區傳統市場隨處可見一顆150元以上的高麗菜,來自高山的甚至要價300多元,每台斤60至90元不等,讓不少主婦和餐飲業者大嘆「吃不消」,不過產地農民指出,根據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資料,北農今天拍賣價最高每公斤45元,換算每台斤才27元,直言「漲得有點不合理…」。
中央氣象局發布軒嵐諾颱風陸上警報,雲林縣口湖、台西等沿海地區蚵農擔心牡蠣被颱風收走,3日展開搶收牡蠣工作,丁姓蚵農表示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大家烤肉時會買帶殼牡蠣或牡蠣仁,為避免牡蠣受損,全家總動員搶收牡蠣;蔬菜方面,西螺果菜市場指出葉菜類約漲1成左右,還算平穩。
軒嵐諾颱風逼近台灣,菜價也跟著漲,北市果菜市場2日每公斤蔬菜批發價格為38.1元,較1日34.6元約漲10%,其中,包心白菜、小白菜都漲25%,不少民眾也預先去買菜,為颱風做準備。北農表示,後續菜價走勢,要看颱風是否影響蔬菜產區而定。
中颱軒嵐諾逼近台灣,菜價稍有漲聲,北市果菜市場2日每公斤蔬菜批發價格為38.1元,較昨日34.6元約漲10%,其中,包心白菜昨日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22.5元,今日是28.1元,約漲25%,不少民眾也預先去買菜,為颱風做準備。
強颱軒嵐諾目前在台灣東方海面,預計接近台灣時將有強風大雨。不過明明軒嵐諾還沒開始發威,有民眾逛超市時卻發現,一袋300多克的青椒竟飆破400元,讓他驚呼難道是業者趁著颱風坐地喊價?不過網友指出,即使沒有颱風,每年中秋節接近時,烤肉會用到的蔬菜都會特別貴。
蘇東坡於元豐七年結束黃州流放的生活,赴汝州途經泗州寫下浣溪沙一詞:「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在全球貿易自由化及氣候變遷影響下,糧食供應不穩定及價格波動正劇烈衝擊民生,《食農教育法》目的讓農業經營擔負提供穩定安全農產品之責任。農委會表示,6月起將和農漁會、超市通路共同推出國產食材平價專區,減少弱勢以及薪水較低族群的壓力,執行方案預計下周公布。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日前在臉書曝光一張對話圖,提到有民眾跟她抱怨菜價,光是茼蒿就3天3價,從一斤80元、100元,又漲到120元,更稱「許多婆媽們在罵政府都不關心人民之苦,只知道選舉」。引發不少網友在該篇貼文留言。
璨樹颱風路徑偏東,菜價不漲反跌!台北果菜市場在颱風前夕每公斤均價飆上49.4元,但12日買氣轉弱均價為39.7元、較前日下跌9.7元,更是8月豪雨農損後,首次跌破3字頭;新北果菜公司也指出,批發均價從41.3元降到33.8元,大約下跌2成。農糧署表示,主要是大宗蔬菜產區受影響不大。
璨樹北上風雨影響北台灣,然而中南部受到影響有限,也間接影響蔬菜買氣,根據台北果菜市場統計,今(12)日平均價格從昨日每公斤49.4元跌至今天39.7元,為8月上旬西南氣流農損以來首度跌破40元。農委會表示,因為颱風導致承銷人囤貨,但颱風路徑並未登陸,導致買氣不佳造成價跌,預計下周菜價會逐漸回穩。
台北果菜市場9月上旬蔬菜每公斤交易均價為44.2元,璨樹颱風來襲,因各地有菜價上漲的預期心理,蔬菜每公斤均價格11日飆上49.4元,但隨著颱風路徑東移,以及水門關閉、3成承銷人不進場情況下,12日買氣轉弱回跌,均價來到每公斤39.7元,是今年8月3日以來首度下探3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