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飛翼船的搜尋結果,共06筆
美國川普政府決定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俄羅斯專家預測,未來5年大國都將發表新武器,美俄勢必展開新一波軍事技術競賽,而在後新冠肺炎時代,私營軍事公司可望在國防上占更大聲量。另一方面,打擊敵人的方式也會產生變化。
海軍情報網(navyrecognition)報導,俄羅斯軍方開發似乎有意重新啟動地面效應飛翼船(ground effect vehicle,GEV),而且尺寸相當大,令人聯想到它的前身「裏海怪物」(Ekranoplan)。
俄羅斯海軍司令部的高級官員近日宣稱,俄羅斯將重啟武裝「翼地效應機」飛行器生產項目。但有俄羅斯專家指出,俄羅斯研發的「翼地效應機」並不適合在俄羅斯周遭海洋環境使用,因此重啟該生產線主要是為了出口給中國,而中國則會用於南海,其戰略價值將如同俄羅斯的「Tu-160」超重型戰略轟炸機。
一個12座的仿機身客艙,配上兩側機翼,頭部頂著兩個大型螺旋槳,底下兩排浮筒。這個造型奇特的「會飛的船」學名叫做地效翼船。它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原理能貼近水面進行低空飛行的船隻。
地效飛翼船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飛行的飛行器,結合普通飛機與氣墊船的特點。與前者差異是,此種飛行器是在貼近地面、水面飛行;與後者差異是,氣墊船靠自身動力產生氣墊,該飛行器靠地面效應產生氣墊。
大陸第一艘12人座海洋地效飛翼船(wing-in-ground-effect vehicles),日前在南海海域試飛取得成功,為大陸地效飛翼船領域研發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