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飛行測試的搜尋結果,共131筆
中科院研製的騰雲無人機上月22日發生測試意外,於空軍花蓮基地起飛時衝出跑道受損。中科院航研所長齊立平今表示,事故發生當下「整合導航模組」出現失效代碼,追查後發現是工程師在程式編建時輸錯參數,目前失效狀況已掌握改正,很快便能執行復飛。
俄羅斯持續使用號稱10馬赫的Kh-47「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飛彈,打擊烏克蘭境內的目標,從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這些飛彈造成巨大的破壞,同時美國也在計算它們的存量與科技程度。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種飛彈應用了相當多西方與東亞的技術產品。顯然俄國利用非法管道,進口了幾百項俄國無法生產的晶片與控制單元,這些零件源自20多個電子技術國家,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等,甚至還有台灣。
由中科院研製的騰雲無人機發生測試意外。1架騰雲大型無人機,22日在空軍花蓮基地進行測評,突然失控衝出跑道,衝入草坪區,造成機身毀損,由於騰雲無人機相當龐大,人力無法搬動,基地出動大型吊車吊離,目前失控原因由中科院調查中。
中科院表示,騰雲無人機今(22)日11時45分,於花蓮基地進行飛行測試,滑行起飛過程中因機件顯示異常,依標準程序放棄起飛,於煞車減速中無人機滑出跑道。
中科院騰雲無人機今(22日)上午11時許在空軍花蓮基地進行飛行降落時,突然發生衝出跑道到草坪區的狀況,造成機身毀損,後來經由大型吊車吊離,還有拖板車運送,有航迷意外拍下畫面,目前已返回佳山基地,原因將由中科院進調查中。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宣布,進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改造的F-16戰機「VISTA X-62A」,完成了一系列的飛行測試,它自主飛行了17小時,還能夠模仿其他戰機的飛行特徵。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剛剛委託艾羅拉飛行科學 (Aurora Flight Sciences,),製造一種無需傳統副翼或其他機械舵面裝置的飛機,稱為「X飛機」(X-plane),它的方向、俯仰、左右傾都以噴氣小孔的推動,與太空船類似。
美國空軍裝有「更新技術3」(Technology Refresh 3,TR-3)新電腦骨幹的F-35戰機6日已首度試飛,而這對未來「閃電II」(Lightning II)隱形戰機升級舉足輕重。
美國排名第一的軍事武器集團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表示,AGM-179 聯合空地飛彈(Joint Air-to-Ground Missile ,縮寫JAGM) 已可全速生產。JAGM是著名的AGM-144地獄火飛彈的繼承者,外型沿用地獄火的設計,只是尺寸略長 。
前中科院長龔家政在回憶錄指出,中科院花了60億元研製的彈道飛彈,試射前,國防部長李傑喊停,他去找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柯向陳水扁總統報告,計畫才恢復。
剛剛亮相的B-21 突襲者(Raider)轟炸機正在準備試飛,已經指定了駕駛B-2多年的克利夫頓‧貝爾中校(Clifton Bell)擔任試飛員。在新聞發布上,被問到「B-21 舷窗很怪」的問題時,貝爾中校不認為看起來不對稱的舷窗,會形成視野問題,因為在實際操作中,眼前的儀器更為重要。
韓國自行研發的超音速戰鬥機KF-21 2號機今天首次試飛成功,飛行35分鐘並完成各種飛行性能實驗;3及6號機預計在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陸續進行試飛。
轟炸機的飛行表演能展示什麼樣的動作? 美國B-1B「槍騎兵」(Lancer)轟炸機在愛德華空軍基地(Edwards Air Force Base)航空展表演了側翻滾,如此龐大的飛機,竟表演了戰鬥機的招牌動作,飛行員的藝高膽大令人佩服。
同溫層航太空公司(Aerospace company Stratolaunch)有著世界最大型的雙體飛機「大鵬」(Roc),上周完成了第8次試飛,這次飛行在機身中段的寬闊地帶,掛載著小型高超音速飛行器,而且飛行過程順暢,是個相當有里程碑意義的試驗。
美國國防部表示,美國海軍和陸軍今天從維吉尼亞州的海濱發射台發射一枚火箭,以測試近12項極音速武器實驗,協助研發這種新型武器,並說這場測試成功。
全球首支具導控能力混合式火箭10日在屏東旭海升空,ARRC團隊今天表示引擎提早熄火原因為氧化劑填充不足,但有達成測試重點目標,可進行下階段雙節火箭全箭飛行測試。
中、俄相繼成功發展各型極音速武器之際,美國也加速迎頭趕上。美國空軍12日成功測試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AGM-183A 」空射極音速飛彈,美國陸軍也於13日首次成功試射「作戰火力」(Operational Fires)陸射極音速飛彈。
在中國和俄羅斯發展極音速武器獲致更多成功之際,五角大廈今天指出,美國近期成功測試2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極音速飛彈。
台灣首支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今天清晨順利升空,國研院國家太空中心表示,這次發射是太空發展法通過以來,首次在屏東旭海發射場域發射成功,期待各校火箭科研成果移轉至業界,助攻台灣太空產業發展。
台灣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順利升空。民進黨今天表示,本次發射任務是陽明交大ARRC團隊執行探空火箭「HTTP-3A」第二節箭體的第一次飛行測試。這也是全世界第一支擁有導控技術的混合式火箭,雖然飛行高度不高,但在技術面卻是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