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香港房地產的搜尋結果,共391

  • 富比士香港富豪榜 李嘉誠蟬聯首富

    富比士香港富豪榜 李嘉誠蟬聯首富

     富比士發布最新2023香港50富豪榜,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再度連莊,以390億美元資產位居榜首;人稱「四叔」的恒基地產創辦人李兆基則以303億美元淨資產排名第二。台灣出生的阿里巴巴副主席蔡崇信,以85億元資產位居第九。全球最大玩具製造商、近年在房地產開發上加大投資的旭日國際創辦人蔡志明,以82億美元淨資產躋身富豪榜第十位。

  • 港銀行間流動性 跌至2008年來新低

     香港資金外流情勢愈加嚴峻。4月起,香港金管局多次進場承接市場的港幣賣盤,讓香港市場流動性持續下降,最新銀行間總結餘已降至港幣492億元,不僅較2021年的高點縮水近90%,更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低水位。

  • 李嘉誠蟬聯港首富 財產續增

    李嘉誠蟬聯港首富 財產續增

     富比世23日公布「2023年度香港50大富豪榜」,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再度蟬聯香港首富寶座,資產達390億美元。然而,2022年香港經濟收縮3.5%,在近半上榜香港富豪財富縮水背景下,李嘉誠身家不減反升,年增30億美元。

  • 《港股》地產股領跌 恆指收低26點

    香港股市周一低開280點;投資人對於周二即將公布的美國通膨資料感到不安,美元在周一上漲。

  • 標普看大陸房地產業 2023年將緩慢復甦

    港媒12日報導,信評公司標普最新指出,自大陸地產商恒大集團在2021年下半年首次遭遇流動性困難以來,大陸房地產市場就危機不斷,直到大陸政府2022年底啟動扶持措施,為近來的低迷畫上句號。

  • 《國際產業》香港房價跌跌不休 估最快明年H2趨穩

    根據官方28日數據,香港民宅售價11月跌幅為3.3%,並創2017年8月來最低。同時,房價高得離譜的香港,今年也有機會出現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頭一年價格不漲反跌的情況。

  • 星港澳行之有年 現金共享帶動消費

    星港澳行之有年 現金共享帶動消費

     新加坡自2006年起,多次從財政盈餘中提撥經費,於2008、2011、2014、2018年向民眾發放金額不等的紅利。2018年2月,新加坡基於2017年經濟成長率3.6%,創下3年來新高紀錄,決定在農曆春節發紅包給年滿21歲公民,最多300新加坡元(約折合新台幣6847.95元)。

  • 人行:研究推出新政策 改善房企資產負債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王一鳴24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年會上表示,針對房地產企業持續下滑,採取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 吳怡農應用這招當最強政見?媒體人驚曝:身家3年增1200萬

    吳怡農應用這招當最強政見?媒體人驚曝:身家3年增1200萬

    台北市第3選區立委補選將於1月8日投票,中選會日前依規定公開候選人財產申報,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的存款為4289萬多元,與上次參選時做的財產申報相比看似減少,但媒體人黃揚明指出,吳還借了1960萬元給人周轉,身家在3年內其實是暴增了1200萬元。

  • 富力董座涉賄被捕 股價重挫

    富力董座涉賄被捕 股價重挫

     港股上市中國地產商富力地產聯席董事長張力12日傳出,因涉嫌在美國行賄被英國警方拘捕,面臨引渡到美國的程序。受此消息衝擊,富力地產13日盤中股價一度大跌15.6%,終場收跌11.5%至港幣2.15元,但近一個月股價累計上漲6.97%。

  • 海納百川》中國房地產發展面臨兩考驗(易憲容)

    海納百川》中國房地產發展面臨兩考驗(易憲容)

    中央政治局對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安排是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也就是說,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部署及安排的重心及實質就是保證經濟整體上的一個「穩」字或經濟「穩增長」。

  • 陸地產大亨張力在英被拘 將面臨美方引渡調查

    陸地產大亨張力在英被拘 將面臨美方引渡調查

    大陸觀察者網13日報導,大陸地產大亨、富力集團聯席董事長兼總裁張力在英國被應美國要求、因在舊金山涉嫌行賄被拘留後交保,面臨引渡美國接受調查。大陸微信公眾號「富力集團」12日晚間證實近日外媒對該公司聯席董事長張力的負面報導,富力集團聲明「正針對此錯誤指控採取法律行動」。

  • 傳陸下周四舉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住房不炒定位恐鬆動

    面對以房地產行業為首的經濟考驗,傳大陸將在下周四舉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會釋放更多支撐房地產市場發展的訊號,全力扭轉房地產下滑態勢。

  • 救房市 陸鬆綁上市房企再融資

    救房市 陸鬆綁上市房企再融資

     大陸積極搶救房市,大力推動房企「保交樓」,自10月以來,房地產行業融資終於出現修復跡象。證監會28日再發聲,允許上市房企非公開方式再融資,引導募集資金用於政策支持的房地產業務,並允許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要求募集資金投向主業。

  • 中國高股息ETF 規模衝破256億居首位

    中國高股息ETF 規模衝破256億居首位

     受惠於政策激勵,大陸地產、金融近期反彈力道強勁,連帶推升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的表現,11月以來報酬率達13.14%,總規模突破256億元,今年來增加13億元,居市場首位,除此,國內14檔陸股原型ETF僅有兩檔成長增加,另一檔則是中信中國50(00752)。中信投信表示,中信中國高股息ETF具備高配息水準,受到投資人青睞,適合穩健的投資人長期持有,每半年都有享紅利的機會。

  • 社評/穩房地產更要穩消費

    社評/穩房地產更要穩消費

     大陸10月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代表企業生產活力的工業生產,從前月6.3%滑落至5%,減幅1.3%,象徵企業未來動能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樣自前月5.9%續降至5.8%。更糟糕的是,作為經濟增長主力的內需消費,繼4、5月嚴重衰退後,本月再次衰退0.5%,顯見封城效應餘威猶存。值得注意的是,疫後表現亮麗的出口,受到全球景氣下滑波及,在需求急速萎縮下,本月罕見看到-0.3%的負成長數字,是兩年多來首見。

  • 旺報社評》穩房地產更要穩消費

    旺報社評》穩房地產更要穩消費

    大陸10月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代表企業生產活力的工業生產,從前月6.3%滑落至5%,減幅1.3%,象徵企業未來動能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樣自前月5.9%續降至5.8%。更糟糕的是,作為經濟增長主力的內需消費,繼4、5月嚴重衰退後,本月再次衰退0.5%,顯見封城效應餘威猶存。值得注意的是,疫後表現亮麗的出口,受到全球景氣下滑波及,在需求急速萎縮下,本月罕見看到-0.3%的負成長數字,是兩年多來首見。

  • 中國房地產企業發生審計師大量出走潮

     中國房地產企業發生審計師大量出走潮。據路透報導,今年至少有14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公司出現上述情況,這些債務纏身的開發商引發外界擔憂其公司治理問題,其中有幾家甚至尚未公布外界期待已久的財務報表。在很多情況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外的公司都被找來取而代之。

  • 新加坡REITs 股利率誘人

     疫後復甦的報復性消費逐漸崛起,亞洲地區各類商務活動及國際觀光復甦帶動下,更是激勵邊境開放較早的國家提高經濟增速機會,如新加坡,觀察其觀光客房收益年成長30%,而商戶辦公、餐飲、停車收入也逐步回升。

  • 陸銀保監副主席:房地產業在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陸銀保監副主席:房地產業在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銀保監副主席肖遠企今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預錄形式與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對話,談及中國房地產和銀行業發展。他說,中國房地產業在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佔銀行整體借貸水平的26%,有信心銀行對房地產市場的曝險仍然很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