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馬卡道族的搜尋結果,共31

  • 睽違2年終開放 陳其邁親赴小林夜祭共樂

    睽違2年終開放 陳其邁親赴小林夜祭共樂

    「小林大武壠族夜祭」於10日在甲仙區小林里平埔文化園區小林公廨舉行,因受疫情影響,連續2年的小林夜祭都只限村民與祭、不對外開放觀祭,此次重新開放觀祭,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親赴參與,穿上平埔族的服飾與族人一起同歡。

  • 睽違兩年 小林大武壠族夜祭10日登場

    睽違兩年 小林大武壠族夜祭10日登場

    受疫情影響2年,不開放觀祭的「小林大武壠族夜祭」將於10日晚間6時於高雄甲仙小林里平埔文化園區小林公廨重新對外開放。活動有小林大武壠族太祖祭祀活動、牽戲及各種傳統民俗表演,重現大武壠族祭儀及古調。台南大武壠族六重溪部落與屏東馬卡道族加蚋埔部落前來牽戲會親,現場亦展出大武壠族工藝特展,展現族群文化交流及復振的成果。

  • 平埔族納平地原住民 花蓮縣10原民議員共同聲明反對

    平埔族納平地原住民 花蓮縣10原民議員共同聲明反對

    憲法法庭6月28日將針對台南西拉雅族人西拉雅族群正名並納入平地原住民案進行言辭辯論,但花蓮縣議會原住民籍笛布斯.顗賚等10名議員,今發布共同聲明,反對平埔族直接納入平地原住民。

  • 平埔文化走進市區 屏東公園上演馬卡道祈福儀式

    平埔文化走進市區 屏東公園上演馬卡道祈福儀式

    「加蚋埔平埔夜祭」被登錄為屏東縣無形文化資產,在高樹鄉泰山村民的傳承下,成為全台保留最完整的馬卡道族傳統祭儀,而6日在部落青年的解說下,經典的河祭、敬祖趒戲現身屏東公園,族人盼平埔文化走進市區、更廣為人知。

  • 屏東內埔老埤走鏢 馬卡道族夜祭揭序幕

    屏東內埔老埤走鏢 馬卡道族夜祭揭序幕

     屏東縣政府推動馬卡道族聯合夜祭活動,19日由內埔老埤夜祭率先起跑,上午鄰近學校學生及民眾一同參與走鏢,下午則是老祖祠祭拜、迎祖靈及平安宴,一整天傳統祭典活動,也為後續高樹加蚋埔、萬巒加匏朗夜祭暖身。

  • 內埔老埤走鏢 為馬卡道夜祭暖身

    內埔老埤走鏢 為馬卡道夜祭暖身

    屏東縣政府推動馬卡道族聯合夜祭活動,19日由內埔老埤夜祭率先起跑,上午鄰近學校學生及民眾一同參與走鏢,下午則是老祖祠祭拜、迎祖靈及平安宴,一整天傳統祭典活動,也為後續高樹加蚋埔、萬巒加匏朗夜祭暖身。

  • 觀策站》影視政治的美化效應-從《斯卡羅》到《金剛川》(蔡哲明)

    觀策站》影視政治的美化效應-從《斯卡羅》到《金剛川》(蔡哲明)

    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播出後引發服膺美國的輿論批判,南韓片商申請《金剛川》上檔也因美化中國掀起國內反彈,由於涉及歷史書寫的角色主體,除了造成「影視涵化」的意識形態,也隱含了主流與回響效果的政治正確。

  • 龜殼是平埔族招呼集合的器物?「牽手平埔」特展南科考古館登場

    龜殼是平埔族招呼集合的器物?「牽手平埔」特展南科考古館登場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29日推出「牽手平埔:台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因新冠肺炎影響,開幕活動儀式延後辦理,但特展仍按原定期程開放民眾參觀。本次特展以「牽手平埔」作為主題,展現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三個族群的合作,共同復振發揚自己的文化,並努力進行正名。

  • 找回消失的平埔族文化 屏東3馬卡道族部落辦夜祭

    找回消失的平埔族文化 屏東3馬卡道族部落辦夜祭

    屏東近年來推動平埔族馬卡道族文化復振運動有成,今年屏東縣馬卡道族聯合夜祭活動依續在內埔老埤、高樹加蚋埔、萬巒加匏朗3部落舉辦夜祭,3部落也有更多青年投入文化導覽,透過接棒傳承,讓更多人認識馬卡道特有的祭儀文化。

  • 道卡斯族為日本人命名 族人要求正名

    道卡斯族為日本人命名 族人要求正名

    苗栗縣後龍新港社平埔族道卡斯族是國內最後一個聚落,每年農曆8月半都會舉辦慶祝秋收的「牽田祭」,祭典的高峰則是「patay」,族人將會在部落中心廣場吟唱傳統祭歌,迎接祖靈下凡。

  • 合力組裝米克斯 闡述台灣多元族群文化

    合力組裝米克斯 闡述台灣多元族群文化

    展間改稱教室,策展人藝術家改自稱為計畫發起人,從台灣特殊的多元族群與文化組成為背景,串聯10組藝術家以「MIX米克斯」為發想,闡述外來與在地族群文化間的混搭,台北當代藝術館今春《合力組裝米克斯計畫》,計畫發起人陳愷璜便指出:「這不是一個展覽!這是一場產生新思想的運動!」

  • 屏東內埔老街過年濃濃客家味 萬巒加匏朗體驗馬卡道族年節

    屏東內埔老街過年濃濃客家味 萬巒加匏朗體驗馬卡道族年節

    想體驗不同風情的新年嗎?屏東內埔陽濟院老街連續10年舉辦迎新春活動,除了有文創市集外,還有客家舞龍、布袋戲、時尚秀等表演,充滿濃濃客家味。萬巒鄉加匏朗社區則準備仙姑祖聖誕,在社區內打造竹橋、茅屋、仙蛋等,是罕見的馬卡道族年節。

  • 屏東馬卡道祭將至 文化處發表文化復振成果

    屏東馬卡道祭將至 文化處發表文化復振成果

    屏東近年來推動馬卡道族文化復振運動有成,為了宣傳內埔老埤、高樹加蚋埔、萬巒加匏朗等馬卡道族年度祭典,縣府文化處發表在馬卡道社區學校推動的扎根傳承成果,包括3校個社區的國小校長及《認識馬卡道族夜祭》作者杜奉均到場參加。

  • 復活的石頭教堂 玉環天主堂成沿山公路新景點

    復活的石頭教堂 玉環天主堂成沿山公路新景點

    復活了!新埤鄉有座52年歷史的教堂「玉環天主堂」,是由德國神父募集經費、閩、客、平埔等族群合力蓋成,經多年荒廢後,終於去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縣府近期大規模整修,不僅將在復活節正式啟用,還將成為沿山公路1處特別的心靈休憩所。

  • 打造園區?馬卡道族籲暫緩

    打造園區?馬卡道族籲暫緩

     位於內埔鄉老埤村的農委會畜產試驗所高雄種畜繁殖場有閒置空間,縣議員潘長成建議縣府打造「平埔馬卡道族文化園區」,復振近失傳的馬卡道族文化,不過未獲場方同意。文化處表示,馬卡道族復振運動才剛開始,目前重要的是先凝聚內部共識。

  • 走春打卡 屏東萬巒馬卡道族竹橋草屋

    屏東萬巒鄉境內近期出現手工搭建的馬卡道族竹橋、瞭望臺與茅草屋,在大武山與東港溪的美景襯托下,成為網友打卡拍照的新秘境。

  • 屏縣府串聯社區學校復振文化 馬卡道族教材面世

    屏縣府串聯社區學校復振文化 馬卡道族教材面世

     內埔鄉泰安國小編纂全國首套馬卡道族文化教材,透過一年級至六年級每學期2至4節本位課程設計,從生活、飲食、歌謠、參訪、祭典等面向,帶領學生認識自己已快消失的文化,希望能向下扎根,找回馬卡道族的傳統與榮耀。

  • 屏東泰安國小 發表全國第一套馬卡道族教材

    屏東泰安國小 發表全國第一套馬卡道族教材

    屏東內埔鄉泰安國小編纂全國首套馬卡道族文化教材,透過一年級至六年級每學期2至4節本位課程設計,從生活、飲食、歌謠、參訪、祭典等面向,帶學生認識自己已快消失的文化,希望能向下扎根,找回馬卡道族的傳統與榮耀。

  • 屏東發表馬卡道族文化教材 全國首套

    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的泰安國小在縣政府的指導下,編纂全國首套馬卡道文化教材,今天舉行發表會。

  • 尋旅屏東社區遊程  春節前6路線出團

    尋旅屏東社區遊程 春節前6路線出團

    屏東擁有美麗的山海景緻與跨族群文化,縣政府以社區營造成果為基礎,推出沿山公路與恆春半島共6條「尋旅.屏東」文化小旅行,還請到作家劉克襄導覽,春節前陸續出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