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馬太鞍的搜尋結果,共27

  • 馬太鞍濕地改造友善棧道 阿美族家屋迎客

    馬太鞍濕地改造友善棧道 阿美族家屋迎客

    水保局今天表示,長達3年在地溝通、規劃設計及分期修繕棧道等設施,馬太鞍風華重現,遊客炎炎夏日除可饗宴美食,還可探尋濕地生態、阿美族部落家屋、走訪木棧道。

  • 花蓮離家60年 馬太鞍部落文物返鄉展出

    花蓮離家60年 馬太鞍部落文物返鄉展出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是花東縱谷阿美族古老部落之一,中央研究院60多年前前往學術調查,並帶回500多件文物研究、保存,由於部落近年萌生「文物返鄉」念頭,經雙方溝通協調,有48件文物及1件田野筆記手稿將於9月3日回鄉展出,包含末代領袖Sapalengaw大禮冠頭帽,盼藉此喚起部落耆老記憶,讓部落青年延續文化。

  • 離家60年文物將返馬太鞍部落 盼喚起耆老記憶讓青年延續文化

    離家60年文物將返馬太鞍部落 盼喚起耆老記憶讓青年延續文化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是花東縱谷歷史悠久的阿美族古老部落之一,中央研究院60多年前前往學術調查並帶回500多件文物研究保存,由於部落近年萌生「文物返鄉」的念頭,經雙方溝通協調,49件文物將在9月3日回鄉展出,包含末代領袖Sapalengaw的大禮冠頭帽,盼能藉此喚起部落耆老記憶,讓部落青年延續文化。

  • 花蓮趣-精品‧經典之旅 美學列車驚豔啟程

    花蓮趣-精品‧經典之旅 美學列車驚豔啟程

     尊榮的黑與記憶中莒光號的橘,象徵著新舊融合的情感,醞釀已久的臺鐵美學新能量,在「鳴日號」啟程那日拉開序章。火車將不再只是運輸的工具,而是成為穿梭在島嶼上移動的風景。一起搭上鳴日號,深入花蓮北中南區各地、在縱谷間奔馳,與在地的純粹相遇,展開一段驚豔的精品之旅。

  • 雜誌精選》盡賞生態之美  馬太鞍休閒農業園區

    雜誌精選》盡賞生態之美 馬太鞍休閒農業園區

    光復車站以「塑造原始之自然車站」為概念重新打造,運用錯落的柱列呈現編織風格,月臺使用抿石拼貼圖騰,極具原民文化藝術的特色,並保留車站四周的溼地景觀,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廣達12 公頃的馬太鞍休閒農業園區。

  • 花蓮縣府斥資1.9億 光復馬太鞍打造原住民族文化驛站

    花蓮縣府斥資1.9億 光復馬太鞍打造原住民族文化驛站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為全台最大阿美族聚落,縣府提出「原住民族傳統藝術豐羽計畫」,預計在當地打造文化驛站,包括典藏區、表演廳及原民文化研究基地,多年來覓地爭取經費,2019年獲原住民族委員會核定經費後,經15次工程招標終發包,總經費約1.9億元,預計明年3月開工、後年年底完工。

  • 花蓮馬太鞍溼地特有捕魚工法「Palakaw」 首度授權公部門藉以傳承文化

    花蓮馬太鞍溼地特有捕魚工法「Palakaw」 首度授權公部門藉以傳承文化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濕地獲行政院水保局補助經費,整修芙登溪的捕魚區,進行湧泉環境改善工程,部落與水保局為使濕地特有捕魚工法「Palakaw」傳承下去,透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的合作授權予公部門,盼能再現傳統捕魚技藝榮景。

  • 找回釀酒記憶 馬太鞍的「紅米」傳奇

    找回釀酒記憶 馬太鞍的「紅米」傳奇

    深愛卻淡忘的好味道!花蓮馬太鞍部落今年找回古老「黑芒紅米稻-cilipeday」品種,引出耆老對於釀酒的記憶,卻無法想起製作方式,在花蓮農改場與輔導師協助下找回作法,深入田野調查,找回當年長輩釀造時所用植物。82歲的吳連妹阿嬤特別懷念美酒滋味,如今終於重溫舊夢。

  • 花博后里園區「水中花園」展現原民生活智慧

    花博后里園區「水中花園」展現原民生活智慧

    台中市府與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主席代表拉藍‧吾那克簽署「Palakaw傳統捕魚技藝工法」授權書,為中央審定公告的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授權,花博后里森林園區打造「原生祕境-Palakaw水中花園」專區,仿生態池呈現馬太鞍部落傳統捕魚智慧「Palakaw」,傳遞原住民族與土地和諧共存的生活哲學,展現珍貴的原鄉文化。

  • 馬太鞍返鄉青年心繫部落  卡拉斯年齡階層受人景仰

    馬太鞍返鄉青年心繫部落 卡拉斯年齡階層受人景仰

    張寶文為馬太鞍部落的拉富德年齡階層(民國61-65年出生),從小在部落成長,即便現在在外打拼,走出了部落,但那塊曾經赤腳學步的土地、母親句句哼唱的歌謠、頭目每每講述的故事,那份深厚的情感,仍在心中牽繫思念著。

  • 原住民部落文化式微  馬太鞍部落年齡階層所承擔的責任與意義

    原住民部落文化式微 馬太鞍部落年齡階層所承擔的責任與意義

    現今部落豐年祭已逐漸受到現代社會化的影響,過去部落的傳統祭典多數以原住民族語為主,各部落都有各自獨特的豐年祭祭歌、古調或舞蹈,但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傳統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與消逝。

  • 原住民保留地權利回復頒狀 族人:告慰祖先

    原住民保留地權利回復頒狀 族人:告慰祖先

    花蓮縣光復鄉長謝忠淵今日在鄉公所主持權利回復頒狀典禮,發出土地他項權狀五十筆,面積計約十七公頃。

  • 菜市場金馬獎 金門1市集13攤摘星

    菜市場金馬獎 金門1市集13攤摘星

    金門縣有1處市集及13個攤位通過經濟部105年度「菜市場金馬獎」的「星」級評鑑,陳福海縣長今(6)日頒發獎牌表揚,肯定業者創新求變、用心經營,讓傳統市場呈現亮眼的新面貌。

  • 遊馬太鞍溼地 穆斯林踩線團 訪部落開眼界

    遊馬太鞍溼地 穆斯林踩線團 訪部落開眼界

     交通部擴大國旅穆斯林踩線團14日造訪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溼地,部落精心安排講解部落文化,並示範特有的阿美族捕魚方法「巴拉告」,讓踩線團人員大開眼界。部落業者表示,已做好萬全準備,有信心能接待來自全球四面八方的遊客。

  • 辜仲諒愛相隨 陪野球孩子一起跑

    辜仲諒愛相隨 陪野球孩子一起跑

     「Home Run Taiwan愛就跑!9天8夜不斷電環台馬拉松」活動進入第3天,沿線各棒跑者完成路況最艱難的蘇花公路,挺進景色優美的花蓮縱谷,愛棒球的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也現身與「野球孩子」富源國小少棒隊加入熱血陪跑行列,傳達每一球都全力以赴,永不放棄的精神。

  • 環島不斷電馬拉松 辜仲諒也跑了

    「Home Run Taiwan愛就跑!9天8夜不斷電環台馬拉松」活動邁入第3天,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熱血加入第28棒,與花蓮富源國小棒球隊12位小球員一起跑。

  • 馬太鞍部落豐年祭  萬人共舞情人夜

    馬太鞍部落豐年祭 萬人共舞情人夜

    原住民豐年祭開始在各部落展開,上萬名部落族人齊聚的馬太鞍部落豐年祭,8月18日起一連三天登場,將以不同主題呈現阿美族風情,第三夜情人夜全程開放遊客參與。

  • 大尾鱸鰻 溜出馬太鞍溼地

    大尾鱸鰻 溜出馬太鞍溼地

     蓮花颱風裙裾輕掠,沒為花蓮縣帶來充沛雨量,馬太鞍溼地內芙登溪水位仍持續降低,使得潛伏溪中的「水怪」紛紛現蹤;溼地內欣綠農園老闆朱進郎意外在芙登溪捕獲一條重達23台斤、長154公分的鱸鰻,較之溪內的小小鱸鰻,可謂名副其實的「大尾鱸鰻」。

  • 「I  Na之愛」馬拉松 大雨澆不熄熱情

    「I Na之愛」馬拉松 大雨澆不熄熱情

    花蓮縣光復鄉公所3日在「馬太鞍文化廣場」舉辦「I Na之愛」馬拉松活動,路線包含馬太鞍部落溼地區、太巴塱部落稻田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公園,是國內少見濕地結合森林的馬拉松,雖然天公不做美,飄著絲絲細雨,但仍澆不熄參賽選手熱情,幾乎全都堅持跑完全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