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體位區分標準的搜尋結果,共08筆
俄烏戰爭爆發、兩岸對抗情勢升高,延長役期的呼聲四起,國防部規畫將役期從現行4個月延長為1年。不過,民進黨立委莊瑞雄昨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時提出,已接受調查的2003年出生役男竟有23.49%屬免役體位,等於4人就有1人不用當兵,他驚呼,「國力怎麼這麼弱」。外界質疑,如果免役的人這麼多,延長役期恐無法達到保台的目標。
國防部近日公告預告修正兵役體位區分標準,調高免役體位的身高與BMI值門檻,身高需低於155公分,BMI值需超過35或低於15才能免役:至於此調整預估可增加多少常備與替代役兵源,軍方人士表示,需由內政部評估。
為了因應作戰型態的改變,國防部預告將修正體位區分標準,免役身高從未滿157公分下修到未滿155公分,也將視力最佳矯正視力未達0.6納入必要條件,而BMI指數則從大於31.5調整到大於35才能免役,消息一公布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哀號這次躲不過了,也有人慶幸自己早就免役,《中時新聞網》實際走訪街頭聆聽民眾的看法。
國防部近日預告修正「體位區分標準」第2條規定附件,將修改免役和替代役標準,此修正草案將公告至明年1月22日,藉此廣蒐各界意見。對此,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表示,贊成放寬服役條件,並指出,兵源、戰力不足本來就應務實面對,而不是美化數字欺騙國人。
國防部近日預告修正「體位區分標準」第2條規定附件,將免役身高自157公分下修至154公分,至於視力部分,最佳矯正視力未達0.6者才達免役資格。此修正草案將公告至明年1月22日,藉此廣蒐各界意見。
內政部考量替代役役男服役期間,因病手術,復原期恐因病情而有不同,昨部務會報通過放寬相關替代役役男停役檢定標準,增列服役期間接受鎖骨、胸肋或四肢骨折等15項手術治療,得予停役;以及簡化惡性腫瘤(癌)等5項停役複檢程序,讓傷病役男能安心休養,相關修正近日發希施行。
國防部今(11)日表示,為使國軍選員政策結合用人實需,同時兼顧兵役公平,爰參照常備兵體格基準,於107年將男性志願士兵身高標準由152公分調整為158公分,女性部分則因部隊嚴整性之考量,同步由150公分調整為155公分,進而落實部隊戰訓需求,以及符合質量並重之目標,特予說明。
扁平足是什麼體位?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是否不用當兵?BMI達到多少才符合替代役或免役?民政局今天(29日)推出「新兵樂」役男體位區分查詢系統,只要輸入身高、體重、視力、聽力或扁平足等數值,馬上可以試算出自己的體位,方便及早進行生涯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