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利潤的搜尋結果,共73筆
台中43歲盧姓女士日前到銀行欲匯款9萬2千元,還聲稱是購物用,行員詢問下才知盧女在臉書社團看到「微型創業代理代購、靠一支手機就能多一份收入」廣告,他想大量叫貨壓低本賺取高利潤,唯該帳戶已遭警示,行員報警,在警方及行員合力勸阻下,也成功攔阻她的荷包繼續失血。
OPEC+4日舉行會議決定維持目前產量不變,此外,俄油禁令已於12月5日生效,法人預期,油價可望維持較高水準區間整理。
佳世達(2352)11月合併營收191.93億元,月增1.4%、年減7.9%,累計今年前11個月合併營收達到2,218.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0億元,年增8.8%。
華爾街金融巨擘高盛集團計劃將主要業務整併為三個部門,這將是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業務重組,其中旗艦投資銀行與交易部門將合而為一。
高雄22歲陳姓男子為販毒集團的中游,因去年同伴被捕時暫避風頭,之後重操舊業,因跑腿看到毒品利潤極大並萌生出當整合上游的想法,期間召募24歲吳男、23歲黃男、28歲李男等6名成員,購買大量制毒大量原料,想進行生產到宅配販售一條龍服務。但還未開始,吳男等人月前就在警方循線追查下逮捕,陳男則借住女友家躲避查緝。警方利用動之以情的招數,請陳男母親遊說陳男自首,陳男日前主動投案。警方將陳男等人訊後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市場預先反映未來聯準會可能放緩升息步伐,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自高檔回落,第二季財報結果及財測不弱,使科技股近期大反彈。法人認為,雖看多科技股長線多頭走勢,但是科技股股價波動大,且未來仍有變數,千萬別過度追高,只有質優企業可抗波動並留意股價合理性。
立隆電(2472)29日舉行股東會,完成董事改選並通過盈餘分配案。立隆電表示,第三季車用與工業自動化產品訂單仍佳,第四季訂單能見度較為保守。受惠於新台幣近期貶值,有利於出口並且提高利潤,對立隆電下半年整體營運成績有不錯的挹注。
台塑(1301)首季EPS為2.60元,優於市場預期,受惠主力產品液鹼及EVA利潤轉佳。法人看好今年歐洲能源價格大漲,帶動液鹼及EVA雙產品獲利走揚。
印度財政部21日宣布調降汽油稅,並把煉鋼原料的進口稅率調降至零,以抑制通膨壓力。同時對部分鋼材課徵出口稅率達15%,22日正式生效,藉由抑制出口來降低國內鋼價,導致印度鋼鐵股23日全面暴跌。
7日在三星電子帶動下,科技族群上漲,韓股也走揚收高,KOSPI收2954.89點,漲34.36點或1.18%。同時,韓元卻走貶。
全球股市出現一波漲幅之後,法人認為,2022年投資股票,精選持股是創造超額報酬的關鍵,而科技股更是標配。
過去十年科技股表現遠高於其他產業,不僅那斯達克指數報酬率明顯擊敗標普500指數,科技股佔標普500指數的比例也從十年前約19%,一路穩定攀升到28.6%;換句話說,科技股的重要性逐年增加。
高雄老牌酒商、知名潘朵拉紅酒製造商「國本製酒」董事長林金順為了降低稅率支出,謊稱潘朵拉紅酒是以天然釀造的蒸餾酒,並向國稅局申報較低價的蒸餾酒稅率,隨後被國稅局補課4億1851萬餘元的菸酒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但林金順拖欠5年仍拒繳,16日遭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聲請管收獲准。
報價、訂單走堅,台聚集團6月營收連袂續揚,支撐第二季獲利穩健豐收。其中,華夏(1305)因PVC價量穩健支撐,6月業績16.85億元,月增20.61%,年成長77.62%,表現最佳;上半年營收95.54億元,年成長62.54%。
中國大陸江蘇省近日公告撤銷220家位於南京、蘇州、無錫等地的高新技術企業優惠資格,追溯年度最早可到2019年,稅局將對被撤銷優惠的公司追繳稅款;無獨有偶,廣東省最近也對數個協助企業編造虛假資料騙取高新技術優惠的顧問公司進行起訴,企業除被追繳外,顧問公司相關人員也被判刑。
大陸江蘇省上週公告撤銷220家位於南京、蘇州、無錫等地的高新技術企業優惠資格,同時廣東省最近也對數個協助企業編造虛假資料騙取高新技術優惠的顧問公司進行起訴。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合夥會計師段士良提醒,現階段大陸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已經轉為「重質不重量」,同時若沒有真的研發投入只在帳務技術性改變名目,一旦被稅局識破,就算是鼓勵產業也一樣會面臨追稅。
檢測分析大廠閎康(3587)今年針對三大營運主軸積極拓展高利潤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實驗室搶攻5G相關應用、日本實驗室爭取車用電子燃料電池相關應用、以及台灣實驗室鎖定先進製程相關應用等。法人看好閎康建置亞洲最大檢測分析產能並獲國際大廠訂單,受惠先進製程及第三代半導體強勁需求,樂觀看待今年營運逐季成長及獲利將續創新高紀錄。
福特汽車(Ford Motor)25日(周四)表示,在密西根州廠的高利潤F-150皮卡車產線即將暫停至周日,歸因於全球半導體晶片缺貨。
BMW 已設立 2023 年前要達成電動車銷售佔比達 20% 的目標,但去年電動車僅占 BMW 全車系銷量的 8%,為總銷售量的一小部分,因此砸大錢推動電動車轉型的初期銷售獲利並不高。
檳榔為高經濟農作物,每逢農曆春節其單價隨需求量飆升,加上寒流影響減產,目前每粒單價最高約2.9元,較往年同期高出近3倍,不少有心人士覬覦其高利潤,趁機竊取變賣獲利,日前還發生員警因在寒天追捕檳榔竊盜犯而不幸身亡的憾事。鳳林警分局啟動「護檳榔專案小組」,保護農民血汗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