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高新技術企業的搜尋結果,共281

  • 包括5名大陸人及相關實體 美制裁支持伊朗導彈和軍事的採購網路

    包括5名大陸人及相關實體 美制裁支持伊朗導彈和軍事的採購網路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6日宣佈,對與伊朗彈道導彈項目有關的位於伊朗、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的7名個人和6家實體組成的網路進行制裁。這7個人中有5名中國人和包括伊朗駐北京的武官在內的2名伊朗人。

  • 解決求職難 陸各地就業政策頻出 「花式」引才聚才

    解決求職難 陸各地就業政策頻出 「花式」引才聚才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2023年,中國高等院校畢業生將達到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招工難、就業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工商聯日前印發通知,5月29日至6月4日在全大陸範圍內同步啓動「就業揚帆・政策護航」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周活動。與此同時,地方人社部門發佈各種政策,高校、企業等也紛紛採取有效措施吸才、引才,為助力高校畢業生實現充分、高質量就業出實招真招。

  • 陸企持續挖我高科技人才    調查局掃蕩8家公司

    陸企持續挖我高科技人才 調查局掃蕩8家公司

    近年陸企密集迂迴來台竊取商業祕密、挖角我高科技人才,嚴重影響國安,法務部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指示台北市調查處6個外勤處站,在台北、新北、士林及新竹4個地檢署於5月22日至25日針對8家違法陸企及在台研發中心同步展開查緝行動,共搜索25處所,詢問48人次,朝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方向偵辦。

  • 湖北 拚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達3萬家

    湖北省近日啟動「科創企業全生命週期培育計畫(2023~2025年)」,著力推動各類科技創新主體競相發展,擬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力爭到2025年,湖北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萬家,在全大陸有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要達到100家。

  • 台企A股掛牌 去年10家創新高

    台企A股掛牌 去年10家創新高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2日表示,2022年共有10家台企在陸上市,數量創歷年新高,大陸支持符合條件的台企在A股上市。此外,長春化工、光寶科技等多家台企進入大陸綠色製造名單,友達光電、敏華汽車等入選智慧製造優秀場景名單。

  • 工商社論》大陸可望成為2023全球經濟的領頭兔

    工商社論》大陸可望成為2023全球經濟的領頭兔

     2023年農曆年後,時序進入兔年,一般認為,全球經濟將面臨諸多挑戰。然而,隨著中共二十大的順利落幕,大陸政治情勢相對穩定,因此,中共今年回歸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路線。換言之,將少一點監管,多一點發展;少一點政治,多一點市場。

  • 北京海澱區 大陸首個GDP破兆人民幣地市級區縣

    北京海澱區 大陸首個GDP破兆人民幣地市級區縣

    《北京日報》用戶端報導,2022年海澱區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2日舉行。經初步統計,2022年海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兆206.9億元(人民幣,下同),海澱區正式跨進「兆元俱樂部」,成為大陸第二個經濟總量破兆元的市轄區、第一個破兆的地市級區縣。

  • 重慶快篩廠無預警裁員 爆衝突

     近期大陸新冠病毒快篩試劑價格猶如坐雲霄飛車,從2022年12月初的一盒人民幣(下同)60多元,最高炒到一盒8,000多元,但目前已跌到每支1.5元至3元。重慶快篩製造商中元匯吉疑因生意大跌而裁員,7日傳出逾千名工人示威衝突,入夜後警民仍對峙。

  • 華孚去年營收增近5成 創高

    華孚去年營收增近5成 創高

     華孚(6235)公布2022年12月營收,汽車需求不差加上長假前提前拉貨,華孚12月營收首度站上4億元,以4.38億元連續第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月增10.09%、年增38.84%,隨著馬鞍山廠二期新產能開出,華孚2022年營收豐收,不僅締造歷史新高紀錄,年增率達47.37%。

  • 防疫鬆綁 大陸各地「出海」 搶訂單 海南率省領導團招商

    防疫鬆綁 大陸各地「出海」 搶訂單 海南率省領導團招商

    大陸疫情防控持續鬆綁,各地組團「出海」搶訂單,近日動作連連。澎湃新聞引述《海南日報》消息,海南省副省長倪強率省政府代表團從海口出發,將先後在香港和德國展開招商推介。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大陸全國首個省領導率團赴境外招商。

  • 2021年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1.345兆元

    2021年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1.345兆元

    澎湃新聞報導,上海23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市政府近期印發的《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指出2021年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3057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1.345兆元)

  • 大陸官方: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在中美科技戰升級,以及國際地緣政治衝突升溫下,大陸工信部等三部門21日發布通知表示,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落實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階段性減半徵收購置稅、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延續等優惠政策;同時強調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大飛機等技術的自主能力等。

  • 證監會發14條舉措支持央企發科技創新債

    大陸證監會、國資委聯合公布「關於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通知」,提出14條舉措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債。「通知」通過優化市場服務運行機制、監管考核標準、融資決策程序等方式,多措並舉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並支持中央企業開展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REITs試點,鼓勵中央企業增加研發投入。

  • 北京將加大製造業引資力道

    北京將加大製造業引資力道

     大陸國家發改委在19日記者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在疫情、戰爭與跨國投資疲勞等因素下,利用外資克服多重困難,實現「流量增、存量穩、品質升」之後,下一步相關部門將以製造業為重點,進一步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品質」,並加大製造業的引資力道,例如鼓勵外資投向先進製造業與中西部地區等措施,同時抓緊推動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

  • 陸國常會進一步加碼穩增長政策:支持就業創業 提振需求

    陸國常會進一步加碼穩增長政策:支持就業創業 提振需求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9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力支持就業創業的政策,拓展就業空間,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和經濟新動能;決定對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階段性財政貼息和加大社會服務業信貸支持,促進消費發揮主拉動作用;部署階段性支持企業創新的減稅政策,激勵企業增加投入提升創新能力;確定依法盤活地方專項債結存限額的舉措,更好發揮有效投資一舉多得作用。

  • 陸國常會:支持就業創業政策 補助高新技術企業購置設備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力支持就業創業的政策,拓展就業空間,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和經濟新動能。同時決定對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階段性財政貼息,和加大社會服務業信貸支持,促進消費發揮主拉動作用。

  • 專家傳真-動態清零下的 大陸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探析

     近兩年來,大陸面對疫情的動態清零總方針,雖然降低了染疫重症的死亡人數,但卻嚴重衝擊了經濟;今年的擴大封控,更讓大陸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 江西南昌發布35條措施 對台經貿交流「加速度」

    江西南昌發布35條措施 對台經貿交流「加速度」

    江西省南昌市台辦主任夏小蘭近日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為全面推進昌台之間經貿交流,江西南昌拿出了最新、最好、最優的35條具體支持政策。日前南昌頒佈《關於加快推進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南昌產業園建設的實施辦法》產業升級、人才合作、資金支持等方面,共祭出35條具體措施。

  • 上海超越北京居首 陸一線城市排名變為「上北廣深」

    上海超越北京居首 陸一線城市排名變為「上北廣深」

    中國大陸城市最新排名出爐,據第一財經周三(1日)發布的「2022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一向穩居龍頭寶座的北京,遭上海超越,2022年一線城市排名變為「上北廣深」。在新一線城市方面,成都在15城中排第一,合肥亦重回新一線之列,瀋陽則首次退圈。

  • 北京擬推動機構設立 投資北交所資管產品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聯合公布「關於推進北京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的意見」指出,鼓勵市區政府投資基金支持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和新三板掛牌企業發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