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高油脂食物的搜尋結果,共122

  • 中秋烤肉吃得安心看這裡!營養師「5指南」健康不NG

    中秋烤肉吃得安心看這裡!營養師「5指南」健康不NG

    迎接新冠疫情解封後第1個中秋節,許多民眾摩拳擦掌想要找親朋好友烤肉、吃月餅、嗨歌去,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特別提醒,中秋烤肉謹守多蔬菜、少油等「5指南」,可以健康不NG。

  • 練健身發現吃更重要 黃威杰強調營養觀念

    練健身發現吃更重要 黃威杰強調營養觀念

     1998年出生的新生代營養師黃威杰,是一名健美選手,因體格健壯,過去一般人對他的印象往往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在他成為營養師後,身邊的人對他刮目相看,連飲食習慣不好的阿嬤,也開始翻轉了飲食觀念。面對台灣民眾健康認知度不足,他期許自己能發揮影響力,解決周遭人的飲食問題。

  • 竹筍降血脂、解便秘 但少1步驟會中毒!醫:嚴重可奪命

    竹筍降血脂、解便秘 但少1步驟會中毒!醫:嚴重可奪命

    近來白天氣溫仍高,許多人會想吃些消暑食物,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竹筍富含粗纖維,能提供相當大的飽足感,還能降血脂,且可刺激腸道蠕動,解決便秘困擾。但毒物科醫師提醒,生竹筍含有氰酸,可能會造成氰化物中毒,嚴重會抽筋死亡,因此竹筍一定要煮熟後才能食用。

  • 八點檔男星只吃水煮仍罹大腸癌! 醫示警8高危險群

    八點檔男星只吃水煮仍罹大腸癌! 醫示警8高危險群

    男星涂晨洋曾演出許多熱門八點檔戲劇,儘管已51歲依然保養得宜,未料卻在今年發現罹患大腸癌。讓他相當感概的是,明明平常不碰菸酒,也幾乎都吃水煮,還有定期運動的習慣,沒想到仍被癌症盯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曾指出,大腸癌發展初期無明顯症狀,特別呼籲若為50歲以上、飲食較精緻、大腸癌家族病史等8類高危險族群,應盡早安排大腸鏡檢查。

  • 早餐9地雷吃完想睡又餓得快! 專家曝最佳活力組合

    早餐9地雷吃完想睡又餓得快! 專家曝最佳活力組合

    早餐是一天活力來源,但小心錯誤早餐選擇恐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營養師趙函穎表示,有許多門診案例,從早餐開始就有營養攝取不均衡的問題。並列舉9款地雷選擇,包括中式的燒餅、油條、鹹粥、水煎包與麵線,以及西式的炸豬排、卡拉雞腿漢堡、鐵板麵和大冰奶茶等,都是高碳水化合物加上高油脂。她建議早餐應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如無加糖高纖豆漿、地瓜與水果沙拉,就是很好的搭配組合。

  • 濕疹反覆好不了!5食物恐是隱藏元凶 1常喝飲品入列

    濕疹反覆好不了!5食物恐是隱藏元凶 1常喝飲品入列

    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尤其夏天多汗更易誘發,癢起來令人非常不適。營養師李婉萍就指出,引起濕疹常見原因有3種,包括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遺傳及免疫失衡。她並列出5種可能導致濕疹反覆發作的食物,分別為牛奶、高油脂與甜食、麩質、甲殼類海鮮及食物添加物。其中,牛奶因含有酪蛋白和乳清蛋白2種成分,很多濕疹患者都會對其產生過敏反應。

  • 健檢注意1數字!過高會釀發炎 醫嘆:最後慘罹癌王

    健檢注意1數字!過高會釀發炎 醫嘆:最後慘罹癌王

    健檢日益普及,醫師表示,健檢報告中的三酸甘油酯是一項重要指標,若過高,會引起急、慢性胰臟炎,兩者都是癌王「胰臟癌」的致病因子。此外,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若三酸甘油酯數值變化太大,易引發急性胰臟炎,因此高血脂的人,勿連續吃太多高油脂食物、酒精,萬一突然劇烈腹痛,就要儘速就醫。

  • 40歲男爽嗑3物 腹劇痛掛急診 醫:嚴重會喪命

    40歲男爽嗑3物 腹劇痛掛急診 醫:嚴重會喪命

    一名40多歲男子平常三酸甘油酯已過高,某次連假中連吃兩次大餐又喝啤酒,導致急性胰臟炎。醫師表示,突然吃進太多高油脂食物、酒精會導致三酸甘油酯過高、引發急性胰臟炎,除了急性胰臟炎嚴重可致命外,長期胰臟炎者有10%會罹患癌王「胰臟癌」。

  • 不只甜食 緩解胃食道逆流 醫曝別碰6類NG食物

    不只甜食 緩解胃食道逆流 醫曝別碰6類NG食物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又不正常,飲食不健康,容易引發腸胃問題。胃腸肝膽醫師楊子緯表示,若是想改善胃酸逆流問題,建議別吃高糖、難消化、高油脂、辛辣、酒精、咖啡因及茶鹼等食物。

  • 壯陽藥吞了沒效?泌尿醫曝原因:吃錯這1餐

    壯陽藥吞了沒效?泌尿醫曝原因:吃錯這1餐

    浪漫燭光晚餐安排了一頓豐盛的牛排或龍蝦大餐,再吞下壯陽藥,以便為激情夜晚做準備,未料實戰時,效果不如預期。泌尿科醫師表示,問題就出在「吃壯陽藥的最近一餐內容」,因為高油脂或高蛋白食物會影響壯陽藥物的吸收。

  • 每4人就有1人快得糖尿病 上班族高危!4招可逆轉

    每4人就有1人快得糖尿病 上班族高危!4招可逆轉

    糖尿病前期沒有症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全台灣有將近600萬人是糖尿病前期卻不自知,依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前期盛行率達25%,每4人就有1人處於糖尿病發生的高風險。

  • 少吃還是胖 9類食物害的!醫點名「都有1特點」:超乎想像

    少吃還是胖 9類食物害的!醫點名「都有1特點」:超乎想像

    少吃多動是減重的原則,但有些人已經少吃,卻仍瘦不下來,醫師表示,減重者要避開生活中常見的「地雷食物」,也就是許多食物看似不肥膩,實際上卻高糖高油脂,且這類食物分量不多,讓人吃下去也不會飽,熱量卻讓人超乎想像,這類食物可分為9類,例如餃類、配料類等。

  • 3種飲食習慣「吃出大腸癌」 2營養素可預防!每口咬20下

    3種飲食習慣「吃出大腸癌」 2營養素可預防!每口咬20下

    大腸癌連續15年為國內癌症發生率第1名。日本大胃王菅原初代日前也因大腸癌病逝,享年59歲。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指出,大腸癌與飲食有很高的關聯性,平時攝取過多高油脂食物、加工類食品及酒精,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

  • 血糖飆高原來是每天吃雜糧麵包惹禍 病患:以為很營養

    血糖飆高原來是每天吃雜糧麵包惹禍 病患:以為很營養

    蔡先生罹糖尿病8年,平時不喝酒、忌口高油脂食物、規律運動,透過服藥並定期回診,血糖控制良好,但近1年三酸甘油脂數值頻頻超標,他也不明所以,營養師發現,原來是蔡先生每天吃的「雜糧麵包」惹禍,令他意外表示「還以為雜糧麵包很健康營養」。

  • 除了內分泌影響孩子身高 家長更要注意這器官

    除了內分泌影響孩子身高 家長更要注意這器官

    「醫生,我的小孩長不高怎麼辦?」許多家長重視孩子身高,不過醫師表示,影響兒童成長最重要的先天條件為家族遺傳,後天生長因素則包括賀爾蒙、營養、身心理健康或藥物使用,且除內分泌影響,腎臟功能亦會影響身高成長,呼籲家長勿隨意在奶粉中添加太多營養品,以免增加腎的負擔,且少吃高鹽、高油脂的食物和零食,日常注意男女童局部清潔,減少便秘並預防泌尿道感染。

  • 52輕斷食「消脂」成風潮 比168更強?專家這樣說

    52輕斷食「消脂」成風潮 比168更強?專家這樣說

    過完史上最長的10天年假,緊接著又連放4天228連假,許多人終日吃吃喝喝,一回神竟發現體重跟著狂飆嗎?專家建議熱門的「52輕斷食」最適合快速瘦身,就連大陸女星楊冪與貝克漢老婆維多莉亞,也靠這個方法維持窈窕身形。

  • 油脂堵塞下水道 新北年均1600件

    油脂堵塞下水道 新北年均1600件

     碗盤的廚餘殘汁易導致下水道堵塞,新北市水利局統計,2019至2022年間,新北市因油脂結塊所導致下水道堵塞案件年平均約1600件,其中有8處重複通報堵塞3次以上,調查後發現,堵塞熱點都是用戶排放油汙含量較高所致。

  • 吃多小心慢性發炎!醫曝3類食物少碰:肉鬆也上榜

    吃多小心慢性發炎!醫曝3類食物少碰:肉鬆也上榜

    飲食不當會引發身體慢性發炎,最後可能引發全身更大的傷害,例如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癌症等。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表示,有3類食物容易導致身體慢性發炎,包括高糖類、高油脂、加工肉品,其中加工食品包括肉鬆、肉乾、香腸、臘肉等。

  • 吃酪梨減肥?別被它外表騙 醫揭3點:你身上油夠多了

    吃酪梨減肥?別被它外表騙 醫揭3點:你身上油夠多了

    酪梨被譽為「森林中的奶油」,營養成分高,能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不少人認為吃酪梨可瘦身,對此,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提醒,酪梨雖長得像水果,但在營養學上卻屬於「油脂類」,不論好的油脂或壞的油脂,吃太多一樣都會變胖。

  • 舍利子是結石?醫PO「真正結石照」:差很多

    舍利子是結石?醫PO「真正結石照」:差很多

    星雲大師荼毘(火化)後燒出大量光滑圓潤的舍利子,但有部分人認為舍利子就是體內結石,對此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認為,直接把舍利子當成結石,這推論成立機率不高,過於武斷,並貼出腎結石、膽結石的照片,都是不規則形狀,顏色也不一樣「明明差很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