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瀚諺的搜尋結果,共14筆
朱宗慶打擊樂團今年再度推出「擊樂新世代《玩樂》系列音樂會」,由二團的十五名團員,分別帶來「青春展擊」和「擊樂旅伴」兩主題的音樂會,以獨奏及不同編制的重奏,搭配多元創作主題的曲目編排,一展精湛的演奏實力與豐沛的藝術能量。
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首獎得主高瀚諺,回望30年的人生悲喜,以十段生命故事,譜寫六棒木琴作品《曾經,就是永恆》,透過音樂傳達他所體會到的愛與永恆,9月下旬在台北世界首演。
假想外太空有一座星球,裡面住了好多會演奏打擊樂的精靈,那會是什麼樣熱鬧的景象?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今年推出全新製作《擊樂星球》,以音樂的四大元素打造擊樂童話,8月6日起全台巡演。
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首獎得主、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高瀚諺跨刀擔任編劇,編創作品《擊樂星球》,是豆莢寶寶音樂會的系列作,以打擊樂說故事,打造一個擊樂騎士與精靈居住的打擊樂星球,裡面運用了小鼓三重奏、鐵琴二重奏與鍵盤四重奏等不同組合,和親子觀眾分享打擊樂的樂趣。
7個聲部、14隻手、7位打擊樂手,呈現出菜市場的熱鬧景況與人情味。青年音樂家、同時也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新生代團員高瀚諺,推出全新作品《菜市仔》,靈感是來自他的童年生活,「我們家以前賣自助餐,常常有上菜市場的經驗,我希望呈現這段回憶。」
當拿鼓棒的手變成拿鍋鏟的廚師,在舞台切菜、炒菜,隨著音樂演奏完畢,香噴噴的咖哩飯也料理完畢。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首獎得主、朱宗慶打擊樂團見習團員高瀚諺,年初時父親因車禍驟逝,他特別向母親學習如何煮爸爸的咖哩飯,並把烹飪步驟編創成擊樂劇場作品《一起來吃飯》,獻給父親。
當拿鼓棒的手變成拿鍋鏟的廚師,在舞台切菜、炒菜,隨著音樂演奏完畢,香噴噴的咖哩飯也料理完畢。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首獎得主、朱宗慶打擊樂團見習團員高瀚諺,年初時父親因車禍驟逝,他特別向母親學習如何煮咖哩飯,並把烹飪步驟編創成擊樂劇場作品《一起來吃飯》,獻給父親。
24歲擊樂新秀,也是朱宗慶打擊樂團二團團員的高瀚諺,今(20)日將舉行「QIN」擊樂獨奏會,作為當兵前給自己最大的挑戰。音樂會曲目探索戰爭、親情甚至是種族歧視,曲目多元寬廣,但也可以聽見一個年輕世代對於打擊樂的心靈探索與自我蛻變,「不要叫我擊樂小王子,那已經過去了。」
24歲擊樂新秀,也是朱宗慶打擊樂團二團團員的高瀚諺20日將舉行「QIN」擊樂獨奏會,作為當兵前給自己最大的挑戰。音樂會曲目探索戰爭、親情甚至是種族歧視,曲目多元寬廣,但也可以聽見一個年輕世代對於打擊樂的心靈探索與自我蛻變,「不要叫我擊樂小王子,那已經過去了。」
台灣打擊樂界傳捷報,剛結束的第十四屆義大利國際打擊樂比賽,朱宗慶打擊樂團二團團員高瀚諺獲得木琴組19-25歲級別冠軍,李庭妮則獲同一組亞軍及最佳音樂詮釋獎。
23歲木琴演奏家高瀚諺(見圖,鄧博仁攝)將於下月舉行獨奏會,帶來以木琴樂曲為主的作品。兩年前高瀚諺得到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冠軍,但他並不以第一名為終點,「透過這次的獨奏會,希望讓外界聽見我的成長。」
台灣首位獲得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The Universal Marimba Competition Festival 2013)冠軍的新秀打擊樂家高瀚諺,6月5日將在誠品表演廳舉辦個人第2次獨奏會。這場名為「夢想階梯」的音樂會,高瀚諺除改編鋼琴組曲、探戈名作外,也將發表個人創作的《小王子》木琴協奏曲。
勇奪2013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冠軍的21歲台灣音樂家高瀚諺(見圖,林和生攝),得獎後接獲各大音樂節邀約出席演奏,11日晚上7時30分將於故鄉藝術館舉辦名為「夢想啟程」打擊樂獨奏會,邀請鄉親到場聆賞,感受他對音樂執著與熱情。
台灣音樂家又在國際大賽發光,目前尚在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就讀的高瀚諺(見圖,擊樂基金會提供),廿六日在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中,從來自廿一國的七十位好手中脫穎而出,奪冠及觀眾票選最佳人氣獎。這項被木琴界視為超級大賽的獎項,過去從未有台灣人得到首獎,二○○四年林金丞曾獲得第三名,巧合的是,高瀚諺這次決賽曲目,演奏的就是林金丞的第一號木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