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考工廠的搜尋結果,共21筆
大陸一年一度全國高考(類似台灣的大學指考)7日開鑼,今年再次破千萬的考生昨早奔赴考場,迎來「最終一戰」。試場外除了站滿等候入場考生外,大批家長與老師到場送考。有海南的老師開考前身穿紅衣,與考生擊掌鼓勵;也有家長身穿旗袍,寓意「旗開得勝」。今年北京海淀區考試中心,首次對送取試卷的考務人員採取人臉識別技術,並新增智能識別追蹤器,對考卷位置實時監控。
大陸知名「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今年取消集體送考活動,又引來一陣輿論探討。作為一所超級中學,能夠在這種形象重度包裝上做一些減法,值得肯定。
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作為兩大「高考工廠」,總是有人忍不住把它們拿來作比較,那究竟這兩座工廠的升學率誰更勝一籌?大陸網友眾說紛紜。衡中起床早,但睡眠足,毛坦廠作息更接近普通高中生。除了以上兩所學校知名的高考工廠,還有位於湖北的黃岡中學,但最新消息顯示黃岡中學昔日輝煌已經不再,大約是14年已經沒有出過狀元了。
每年6月5日,是毛坦廠中學高考考生「出征」的日子。每到這時,這個被譽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中學外就擠滿送考的人群,因為場景壯觀,被稱為「萬人送考」,成為鎮上一個盛大儀式。儘管校方宣布今年停止集體送考,本月5日上午考生出發時,還是有人送考,但規模縮減了一大半。
中國大陸本週舉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考試」─高考,今年共有975萬名考生應考。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大陸發生「文化大革命」。據《新華社》香港分社報導,1977年12月10日,大陸正式恢復高考制度,被稱為「一個國家和時代的轉折點」。那一年,關閉了十多年的高考大門重新開啟,數以萬計曾以為生活就是農田和工廠的年輕人,重新找回了夢想和奮鬥的勇氣。
這幾天在大陸最熱門的事情,就是6月7日起連三天的高考,也就是台灣俗稱的大學聯考,今年有將近一千萬考生應試,號稱讓上億人繃緊神經。全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今年就有1萬5千名考生赴考場,但也因為競爭太激烈,警方在考前第二天,就查獲十萬套電子舞弊工具。
高考(大陸大學聯考)在即,被稱為「高考工廠」的毛坦廠中學及衡水中學,再度成為各界關注焦點。毛坦廠中學高三生透露,一周休息時間,只有周日下午3個小時,並且校方規定約3個月才可使用手機上網;衡水中學則是連學生如廁時間都強行限制,不得有一絲放鬆,遭譏在校期間像是活在學生監獄。
據浙江在線報導,位於河北省衡水中學被稱作「高考工廠」,該校以每年百名左右考入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人數及軍事化管理制度聞名。近日,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正式揭牌,這標誌著有「高考工廠」之稱的衡水中學走出河北省,正式進駐浙江。
有「高考工廠」之稱的河北衡水中學,落戶於安徽合肥的新校區取名「衡安中學」,近期已展開招生工作,預計招收3000名國高中新生於9月入學,並將開設「清北搖籃班」,學生若考上北京大學或北京清華大學,最高可獲20萬元(人民幣,下同)現金獎勵;對此教育專家批評,以「清北率」作為終極升學目標,並祭出高額獎學金的辦學方式並不可取,不只助長應試教育歪風,更會傷害教育均衡。
以「軍事化管理」著稱的河北衡水中學,被形容是「高考工廠」、「名校加工廠」,以嚴厲規律作息管理學生,每年「產出」高考(大陸大學聯考)狀元,深具話題性;該校新分校正在安徽合肥興建,預計明年9月開始招生,辦學強調採「全封閉管理」,每月僅放假2天,男女分開用餐,再度引起話題。
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再傳搶奪「高考(大陸的大學聯考)狀元」!來自河北衡水中學的孟姓及袁姓考生,分別為今年河北省的文、理科狀元,22日成績公布當晚,便連夜被兩校接往北京;廣東佛山的理科狀元丰姓考生,也在放榜當日凌晨接到兩校招生老師來電,當下還以為是詐騙電話。
國際知名的安徽六安市毛坦廠中學,5日上午出動近30輛遊覽車,送千名外地考生離校,該校今年高三畢業生則有1.3萬人。此一「萬人送考」特殊景象,每年在毛坦廠鎮上演,被外媒形容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毛坦廠中學,帶動當地發展,成為大陸高考經濟的最佳展現。
安徽六安市毛坦廠鎮毛坦廠中學是名揚海內外的升學名校,小鎮的所有商機差不多都跟高考有關,飯店取名「狀元酒樓」、超市叫「學府超市」,街上橫幅高掛「某品牌伴學子安心踏實馬到成功」,就連三輪車上也掛著高考倒計時牌,皮鞋攤打出「慶高考,大放價」促銷,成為名符其實的「高考小鎮」。
距高考(大陸的大學聯考)僅剩半個月,安徽的「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再成焦點。有學生表示,每天讀書逾16小時,備考過程宛如服刑,期間只有複習、考試及寫作業,「連洗衣服的時間都沒有」;而為防止考生外出遊玩,學校還在鎮上的路口、校門出入口裝監視器,一秒都不能放鬆。
大陸人口為數眾多,莘莘學子若想出人頭地,從激烈的升學考試中突圍並晉身名校生,成為成功的主要途徑。為實現「名校夢」,家長與孩子們不計一切,甚至找黃牛買學籍,讓「文憑至上」的社會歪風又被冷飯熱炒,成為熱議的話題。
多次躍上國際媒體的「高考工廠」安徽毛坦廠中學,以軍事化的魔鬼管理辦法、擁有極高的大學錄取率而揚名於世,但錄取分數不低,入學不易,吸引許多外地家長捧著大筆銀子找上「黃牛」,花費3到4萬元(人民幣,下同)不等的價格,將學生的學籍掛在另一間私校,「借讀」學生入學。
日前英國BBC找來5位中國教師試教英國學生,並製作成電視節目《我們的孩子夠強嗎?》,引發中英媒體關注;無獨有偶,幾乎同時推出的央視紀錄片《高考》,則從大陸著名「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一直談到大陸最近的留學潮,再次引起討論。
大陸有「3大高考工廠」,包括安徽的毛坦廠中學、河北的衡水中學和黃岡中學。為了鍛鍊「金榜考生」,3間學校各擁有一套軍事化魔鬼管理辦法,每天讀書超過16小時。陸媒形容學生生活是「時間被精確分配到每分鐘,生活是一場又一場的考試」。
大陸高考(大學聯考)7日即將登場,為祈求好運,考生無所不用其極透過神祕力量「加持」。1日,安徽一所著名的「神話中學」,數千名考生家長爭相祭拜「樹神」,卻因為香火鼎盛引燃大火。眾人不但沒有驚慌,反而認為「樹神」是因被眾人的誠心感動顯靈,肯定「心想事成」。
在被稱爲「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鎮毛坦廠中學外,從1日零時開始,近千名高三陪讀家長不斷湧入「神樹」所在的窄巷中,趕在零時搶拜「神樹」,搶燒高考前最後一個農曆十五的頭香,祈求孩子在高考中一舉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