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配息股的搜尋結果,共108筆
不少投資人希望透過股息來達到往後退休的生活所需,高股息ETF可謂台股投資人相當喜愛的商品。法人表示,選擇存股標的時仍應留意,配息金額大起大落的標的相對不適合拿來存股。
根據國發會、主計處等資料預估,未來十年台灣總退休人口數將衝破540萬人,如何做好退休準備,成為國人關注的重要課題。基富通證券建議,退休規劃應依不同人生階段,設定短、中、長期的執行策略,達成安穩退休目標。
儘管飛出美國被降評的黑天鵝,台股也跟著重殺,但因先前一波行情,台股ETF今年來績效表現亮眼,統計至7月28日共11檔台股ETF率先創收盤價新高,其中七檔是台股高息ETF。法人表示,聯準會升息近尾聲,帶動全球股市全面走揚,外資更願意持有風險性資產,資金重新回流包括台灣在內的新興市場,投資人可持續期待高息股資金浪潮帶來的績效紅利。
聯準會(Fed)本周例會宣布升息幾成定局,但投資人嗅到升息循環進入尾聲,資金板塊將重新移動,高配息股重獲關愛眼神。
AI概念股今年漲翻天,尤其電子五哥漲勢凌厲並讓人買不下手!事實上,除了電子五哥,科技股中不乏眾多珍珠股蓄勢待發,例如緯創集團的啟碁、華新麗華集團的瀚宇博、精成科等集團小金雞,另工業電腦廠廣積、半導體封測廠京元電等個股,近期表現強勢,近月漲幅超過10%,遠勝大盤!
根據保發中心的資料顯示,產險業者第一季資金運用總額為2,602億元,資金運用率還不到75%,有的產險公司資金運用率甚至不到6成,因此,在股市氣氛轉佳以及升息到頂之際,產險業者表示,今年投資會略積極些,但仍以收益型投資工具為主,主要會加碼高配息股及投資級債,提高今年利息收入。
6月以來台股表現氣勢如虹,一舉突破「萬七」,從5月底至6月16日共上漲709.95點、漲幅4.28%,激勵台股ETF基金交易更火熱。根據統計,台股ETF基金6月有二檔新上市,總規模統計至16日共增加870.53億,其中高配息台股ETF基金續航力可期。
13日台股大漲261.23點漲幅1.54%,一舉攻上萬七大關,收在17,216.6點,台股大漲連帶也讓受投資人青睞的台股ETF績效與人氣都水漲船高,統計51檔台股ETF13日規模表現,其中股票代號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從5月底的30.9億規模至今短短9個交易日成長252.92%。規模突破百億,來到109億元,成為第12檔百億台股ETF,正式加入百億台股ETF行列。
股市產業百百種,為何有人只對科技股情有獨鍾?原因在於其獲利長期傲視其他產業,且復華投信推出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鎖定台股市值最大、會配息又能填息的科技股,具備股息高、參與企業獲利及月月配息等優勢,讓這支ETF新兵成為市場關注的新焦點。
美國聯準會再次升息3碼,繼續維持鷹派論調,台股持續震盪。法人指出,高股息概念股通常是市場動盪下不錯的選擇,企業體質穩健、財務結構健全,才能支付穩定的現金給股東,股市震盪下選擇有股利保護的價值型投資,不失為好的投資策略。
台灣投資人瘋台股ETF,特別是台股高息ETF為投資人存股的熱門標的,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8月底資料顯示,台股ETF的規模與受益人數均攀升至新高,而其中最受存股族青睞的台股高息ETF,規模也從去年年底的1,848.75億元至8月底增加為3,003.09億元。
「抗跌會不會也抗漲?」這是許多網友對近期高股息ETF表現的疑問。凱基台灣優選高股息30 ETF(以下採證券簡稱凱基優選高股息30 (00915))預定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表示,以往抗跌與抗漲很容易被畫上等號,因為若只靠單一高股息因子為篩選工具,容易落入股息和股價的選擇難題中。
凱基台灣優選高股息30(00915)ETF預定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表示,台灣電子產業在去年疫情中營運表現居全球前段班,獲利相對好,加上上半年股價跌幅較大,使得低波動、具股價動能的電子股能在指數6月的定期審核調整中,自指數採樣之上市櫃市值前300大個股中脫穎而出。
凱基台灣優選高股息30 ETF(00915)預定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表示,00915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多因子優選高股息30指數」,台灣電子產業在去年疫情中營運居全球前段班,獲利相對好,加上上半年股價跌幅較大,使得低波動、具股價動能的電子股能在指數六月的定期審核調整中,自指數採樣的上市櫃市值前300大個股中脫穎而出。
俄烏開戰以來,台股不僅量能急縮,指數未曾再站上萬八關卡,加上油價飆漲、疫情多點爆發,投資腳步陷入亂流,法人建議,今年台股將配出2.6兆元現金股利,迎接高配息大豐收入袋的行情,可挑選EPS優於前年、高現金殖利率及今年營運持續成長的「三高股」,包括中鋼、大聯大、南亞等17檔,伺機承接布局Q2行情。
產險公司去年繳交不錯的獲利成績,使得今年現金配息率有望再提升,其中新光產已率先公布配3.2元現金股息、殖利率逾6%;中再保、旺旺保、第一保以及台產等都將在近期陸續召開董事會通過配息案,使得產險股相對抗跌。
波若威(3163)去年受到疫情拖累,中國5G基建需求遞延,再加上缺料問題橫生,全年EPS急縮只剩下1.09元,與前年的EPS 3.14元大相逕庭,不過,儘管獲利大降,但波若威卻大方給出1元現金股利,配息率幾近百分百,在高配息率的題材升溫下,股價展開觸底反彈,15日更不畏大盤重挫,開平走高,盤中一度寫下43.8元波段新高,尾盤以43.5元作收,收漲6.23%。
台股多頭總司令、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指出,美台股市大跌,已反映美國聯準會提早於第一季升息的利空,隨著疫後景氣逐漸回到穩定成長正軌,台灣上市櫃公司的體質及獲利能力都非常好,建議偏多操作,可以選好股(ETF,基金)過好年。
準備退休金已成投資的火紅話題,不少投資人都透過「存股」來累積退休金及創造每月現金流,法人提醒,存股雖夯,但難達到風險分散,因此,投資組合式基金或多重資產基金應該較佳選擇。
接近年末疫情對股市影響已逐漸淡化,但對於經濟衝擊仍在發酵,除了封城造成消費活動暫停外,全球供應鏈混亂迄今仍未明顯緩和,過去量化寬鬆(QE)的後遺症在此爆發,通膨壓力驟升,迫使聯準會提前調整貨幣政策,因應來的又快又急的通膨巨獸,市場普遍認為,原本2022年底升息將大幅提前,且幅度也可能較之前預測增加。我認為,升息與貨幣緊縮市場風險與對實體經濟影響程度,將是未來3到6個月投資人必須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