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階智慧型手機的搜尋結果,共633筆
從大陸科技巨頭華為分拆出來的手機製造商榮耀宣布,計畫上市透過IPO(首次公開發行)方式進入資本市場,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榮耀尚未公開細節,並未透露會在哪個市場IPO,專家分析指出,榮耀此舉展現拓展市場的企圖心,追擊蘋果、三星所在的高端市場,這也突顯大陸企業在制裁背景之下,逐步找到突圍方法。
高通「2023年Snapdragon高峰會」發表旗艦智慧型手機Snapdragon 8 Gen 3行動平台,為年度旗艦晶片大戰揭開序幕。高通在今年高峰會上率先領先對手聯發科(2454)一步,用Snapdragon 8 Gen 3搶鏡全球。綜觀2023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萎靡,為卡位2024年的復甦契機,高通今年早早就確定將年度高峰會提前在10月舉辦,聯發科也預告會在本月推出天璣旗艦,現階段尚未有明確時間點釋出,若無意外應該就在近期,旗艦晶片大戰已悄悄擂戰鼓。
高通「2023年Snapdragon高峰會」在美國夏威夷時間24日正式登場,一如市場所預測,推出旗艦智慧型手機Snapdragon 8 Gen 3行動平台,打出在終端裝置導入生成式AI,成功解鎖生成式AI新時代,力拼捍衛全球高階Android智慧型手機系統單晶片(SoC)領導者地位。Snapdragon 8 Gen 3採用台積電(2330)4奈米製程,雙方合作關係持續深化。
高階智慧型手機需求回升,光學鏡頭廠大立光(3008)董事長林恩平表示,高階手機需求增加,大部分客戶都有加一些單,10月會比9月好,11月會比10月好,由於舊機種價格已沒有下跌空間,且高階機種良率有改善空間,理論上經驗值多了會好一點,有助於第4季毛利率。
根據印媒報導,蘋果計劃在未來5年內,把在印度當地生產的產值提高至5倍以上,達到400億美元。另外,IDC調查顯示,蘋果手機是印度800美元以上的高端智慧型手機最大贏家,上半年市占率達到67%,超過三星的31%。
華為新機上市來勢洶洶,除了已提前線上發售的Mate 60和Mate 60 Pro外,還將發表Mate X5折疊機,這款最新折疊機頂規12GB+1TB售價,高達人民幣1.69萬元,約新台幣7.45萬元,是首台售價突破7萬元的手機,更是史上最貴智慧手機,大陸網友更稱其為「電子茅台」。
專業表面處理大廠匯鑽科(8431)8月合併營收9,401萬元,月增17.95%,寫一年新高,主要受惠美系大客戶9月即將發表第一款全面採用Type C傳輸規格的智慧型手機,帶動公司Type C專用的高階珍珠鎳的表面處理量成長。
近期台股AI狂潮席捲,幾乎有沾到邊的股票都漲翻,但很多個股其實AI含金量不多,比較多是炒作。這是台股要休息的徵兆。再來看美股,至7月底SP已漲19.3%。檢視歷史紀錄,當1~7月漲幅在18~22%之間,下半年的漲幅會介於-3.2%~9.3%之間。以今年的景氣狀況,預期漲幅落在中間偏下緣位置-3.2%~4.4%的機會較高。如果美股漲幅收斂,台股勢必也要休息。
看好摺疊型態快速邁向主流,台灣三星宣布全新Galaxy Z Fold5|Z Flip5正式在台上市,台灣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經理陳啓蒙表示,台灣三星今年上半年高階市占創下2015年來的新高,顯見三星的高階創新符合市場需求,也看好下半年因各大廠新品上市、電信業者投資轉趨積極,樂觀看待下半年手機市場。
中國大陸疫情解封後,消費行為出現大幅改變,Counterpoint Research調查發現,大陸今年第二季智慧型手機銷量寫下自2014年以來的第二季最低數據,4月和5月的銷量持續下降,6月因“618”電商購物節帶來銷量有所提升,總計第二季智慧型手機銷量年減4%。
高通宣布擴展在索尼(Sony)未來的智慧型手機搭載Snapdragon平台的合作,兩家公司同意攜手打造新一代頂級、高階、以及中階智慧型手機。
蘋果iPhone 15拉貨在即,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對營收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指出,6月比5月好,7月又比6月,下半年是傳統旺季,希望今年也是一樣。
亞洲經濟重啟進入最後階段,全球投資人尋求機會轉向亞洲半導體產業。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估計,亞洲半導體行業近期針對全球需求疲弱採取減產行動,成品庫存將從目前的3個月,下降至今年底的1個月左右,「這意味著訂價應有望在這一季(第二季)觸底」,隨後下半年有所好轉。
光學鏡頭廠大立光(3008)新廠將於第3季底完工進駐設備,儘管大立光目前力守高階鏡頭市場,但全球總體經濟不佳,高階智慧型手機賣不好,連帶智慧型手機鏡頭升級速度緩慢,市場擔心隨著大立光新廠產能開出,大立光「動態調整」接單策略,恐加劇光學鏡頭價格競爭壓力。
雖然中低階智慧型手機PA開始補庫存,有助於全新(2455)第2季營運,但美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高階非蘋智慧型手機PA庫存仍高,雖然3月及4月全新有急單,但出貨可否持續仍須視智慧型手機需求能否進一步復甦,將全新今年獲利預估下調29%,由於全新評價已高,將評等降為「減碼」。
感測器業者昇佳電子(6732),受惠客戶端訂單回流,3月業績月增36.2%、達3.58億元,創去年6月以來新高;USB控制IC廠威鋒電子(6756),3月營收則創五個月以來新高,月增29.4%。法人預估,兩家業績成長動能延續,第二季表現皆可望優於第一季。
匯鑽科(8431)2022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2億元,稅後純益4,533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59元,分別較2021年減少16.56%、50.57%與86.06%,主要受到下游終端客戶調整庫存,大陸疫情封控影響上下游零組件供應鏈,整體出貨量減少所致。
測試介面廠中華精測(6510)9日舉行法說會,並釋出後市展望,總經理黃水可指出,第一季由於傳統淡季及客戶需求疲弱影響,營運將會非常辛苦,但他指出由於去年下半年的遞延訂單將可望在今年第二季開始發酵,今年將可望力拚逐季成長。
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統計,聯發科蟬聯今年第三季全球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出貨量第一大廠寶座,但市占率下滑至35%,主要是受到中低階手機需求疲弱及庫存持續調整影響,而第四季因為需求低迷及中國手機廠砍單,預期出貨量將持續下滑,且4G手機晶片出貨季減幅度會大於5G處理器。
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在8月來到今年銷售量低點,不過進入9月後,不僅是高階市場新機輩出,中低階市場也在兩大中國品牌廠vivo及OPPO新機齊發下,顯得熱鬧非凡,預期在高、中、低階新手機接連發布下,9月台灣手機銷售量將明顯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