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高齡照護的搜尋結果,共843

  • 中風後就會失能? 醫護透露急性後期照護很重要

    中風後就會失能? 醫護透露急性後期照護很重要

    全球進入高齡化社會,在人口快速老化的狀況下,越多人在急性醫療處置後出現失能情形,若能在急性後期治療黃金期間給予積極性的整合性照護,讓失能情形改善,可減少日後再繼續住院醫療費用,也能減輕家屬及社會照顧的負擔。

  • 彰銀 為高齡長者築信託防護網

     部署超高齡社會,如何養老已成為重要的議題。彰化銀行積極推廣安養信託業務,除舉辦多場說明會向高齡長者及照護業者傳達安養信託理念外,並於日前與屏東縣私立椰子園老人養護之家及旗下5間長照機構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建立信託及安養照護的合作機制,為高齡長者築起信託防護網。

  • 布建高齡醫學門診 難追人口老化速度

    布建高齡醫學門診 難追人口老化速度

     台灣老年人平均每年看病26次,近年來各大醫院紛紛設置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讓老人家免於在各科間奔波看診,同時避免重複用藥,今年醫學中心評鑑首度將相關項目列入試評,醫師和民團都表示樂見。但台灣老年人口已突破400萬,預估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醫療資源布建能否趕上人口老化的速度,恐怕還有待觀察。

  • 專責醫師計畫 守護雲林ㄟ寶貝囡

    專責醫師計畫 守護雲林ㄟ寶貝囡

     5月是溫馨、感恩的月分,雲林縣府團隊在這個月啟動「給孩子專屬醫師,守護雲林ㄟ寶貝囡」的幼兒專屬醫師計畫,讓雲林的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能獲得最佳健康照護,平安快樂地長大,做為送給媽媽的母親節禮物。

  • 少子化加劇扶老問題 中壽:高齡長者保護刻不容緩

    少子化加劇扶老問題 中壽:高齡長者保護刻不容緩

     台灣400多萬高齡長者的經濟韌性成為國安議題,少子化加劇扶老問題,高齡長者退休後,隨著體況持續老化,當產生重大醫療、長照費用支出時,若缺乏經濟韌性,生活即可能受到影響,成為社會上的弱勢者,對高齡長者的保護刻不容緩。

  • 中壽三大陪練 助長者幸福無憂

    中壽三大陪練 助長者幸福無憂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據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CA)「公平對待弱勢客戶指引」指出,導致消費者成為金融弱勢者的因素,包括身心健康狀態、退休、收入不穩定、欠缺財務知識等。中國人壽以「公平同理,待客如己」的企業精神,結合保險及金融服務的核心職能,針對可能的衝擊因素,發展出知識、保障及健康的三大「陪練行動」,助高齡長者提升經濟韌性,邁向幸福無憂的生活。

  • 預防長照悲歌再發生 民眾黨籲導入修復式司法、放寬外籍照護員限制

    預防長照悲歌再發生 民眾黨籲導入修復式司法、放寬外籍照護員限制

    母親節前夕,台北市一名79歲婦人照顧臥病在床的兒子40年,疑不堪照顧的精神壓力,以膠帶纏繞身障兒口鼻致死,也讓長照議題受到關注。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賴香伶、立法委員吳欣盈、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今召開記者會,呼籲刑罰之外也能運用「修復式司法」概念,修復人際與社會關係,另外政府應積極提升長照量能,引入外籍照護員填補人力,推動更貼近長輩需求的政策,並推廣「社區換工」及「鄰里互助」制度化,多管齊下,修補社會安全網,避免人倫悲劇一再發生。

  • 823炮戰讓爸終身失明 她當白衣天使40年 救人無數獲獎

    823炮戰讓爸終身失明 她當白衣天使40年 救人無數獲獎

    112年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於今(11)日下午在臺北市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蔡英文總統親臨頒獎表揚台灣傑出護理人員。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副部主任林秋子於全國多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是長期深耕於臨床第一線的獲獎人,她也是知名暢銷書「待宵花:阿祿叔的八二三」主角阿祿叔的女兒,由於從小耳儒目染父親823炮戰雙眼失明長期住院經驗,因為尊敬終身失明的父親,從小立志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是她一生執著的大願。

  • 暢銷書《待宵花 》主角阿祿叔的女兒 獲傑出護理人員獎

    暢銷書《待宵花 》主角阿祿叔的女兒 獲傑出護理人員獎

    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11日下午在台北市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副部主任林秋子於全國多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台灣傑出護理人員專業貢獻獎」,她也是知名暢銷書「待宵花:阿祿叔的八二三」主角阿祿叔的女兒,由於從小耳儒目染父親823炮戰雙眼失明長期住院經驗,因為尊敬終身失明的父親,從小立志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是她一生執著的大願。

  • 疑不堪照護壓力高齡母悶死身障兒 北市社會局:曾電聯關懷

    疑不堪照護壓力高齡母悶死身障兒 北市社會局:曾電聯關懷

    母親節前夕傳悲歌,北市松山區1名罹患重度小兒麻痺的林姓男子,12日被同住家人發現他口鼻被膠帶封住而報警,警消獲報到場,林男已明顯死亡,對此,北市社會局表示,案主家中有哥哥和大嫂及母親同住,並有請外籍看護員,非經濟弱勢關懷戶,近期也曾電聯關懷。

  • 創造就業好環境 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標章即日起開放申請至6/30

    創造就業好環境 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標章即日起開放申請至6/30

    臺北市就業服務處引導企業打造友善職場環境,推動「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標章」,不但讓求職者勇於向獲認證企業投履歷,更促成健康勞動,營造出勞雇雙贏。即日起受理企業報名至6月30日止,只要公司登記或立案在臺北市、設有據點、有執行業務,經審核通過皆可申請認證。

  • 銘傳財金系與優照護 簽MOU

    銘傳財金系與優照護 簽MOU

     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與國內首家第三方照服員媒合平台「優照護」今年起展開合作,雙方於日前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持續運用雙方研究及市場實務資源,共同進行市場調研與產學合作相關事宜,此次合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盡一份心力。

  • 彰化 截肢罹癌家扶勇媽 逆境重生當居服員

    彰化 截肢罹癌家扶勇媽 逆境重生當居服員

     母親節倒數,彰化家扶中心從全縣1700多個服務個案中,遴選出10名年度自強母親,其中47歲林鈺珮在工作時遭沖床機台夾斷手而截肢,後來又罹患乳癌,但一家人齊心協力、逆境重生,2018年參加彰化家扶「家長生涯發展方案」,2020年從仁德醫護畢業,如今成為居服員,展現出不凡力量,成為孩子們最佳的榜樣。

  • 高齡照護金融大調查:近7成對照顧長者感到壓力

     根據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與國內首家第三方照服員媒合平台《優照護》共同主辦的一份《高齡照護金融大調查》顯示,台灣社會中照顧長輩的責任已經不再只由長子或所有兒子們輪流承擔,現在有高達44%的家庭改由所有子女一起共同分攤照顧長者的責任,占最高比例。而依孩子的能力負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占有32%,位居第二;甚至有12%的填答者認為應該自己養自己,形成「自力更生型」的照養方式。這些數據結果顯示台灣原生家庭負擔長者照護的概念已經悄悄在改變。

  • 嘉縣再增6家高齡友善診所 長輩就醫更安心

    嘉縣再增6家高齡友善診所 長輩就醫更安心

    因應高齡化時代來臨,嘉義縣衛生局致力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積極輔導醫療院所加入友善隊伍,繼3家診所通過高齡友善服務診所自我評核後,近期又多了6家「高齡友善診所」,分別為朴子市祥和診所、水上鄉昭安診所、中埔鄉施昌德耳鼻喉科診所、民雄鄉安馨民雄診所、竹崎鄉林光診所及活泉診所。

  • 苗縣健康促進系列活動啟動 鼓勵長輩參與延緩老化

    苗縣健康促進系列活動啟動 鼓勵長輩參與延緩老化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結合各鄉鎮市社區規畫辦理18場「鍾意樂活.苗栗健康遊」系列活動,藉以帶動社區自助互助、共享共好的理念,讓長輩就近在熟悉的環境中健康、快樂的生活,延緩老化。

  • 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聚焦五大主題

     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將於6月8日至1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二館登場,共250家企業參展,聚焦因應不同疾病症狀的各類醫材、科技與醫療技術,為業者一次呈現台灣整合醫療與資通訊產業的跨域優勢。歡迎業者線上登記參觀,掌握展覽最新動態及海內外產業商機。

  • 幸福進行式 社會福利再升級

    幸福進行式 社會福利再升級

     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嘉義市,是敏惠與市府團隊的信念。市府團隊跨局處整合,積極推動的十大旗艦策略計畫中,「青世代磁吸」為孕育新生兒的家庭提供優質的生育及托育服務,打造安居城市的支援系統;「樂齡勇壯城」實現在地安老的勇壯世代城市,整合醫療照護資源,務實穩健建構樂齡健康的生活好環境,營造具備居住權、健康、尊嚴的生活圈,為嘉義市奠定宜居樂活的厚實基礎。

  • 部立苗栗醫院輔導 2診所獲高齡友善診所認證

    部立苗栗醫院輔導 2診所獲高齡友善診所認證

    衛福部國健署整合衛生局與健康照護機構共同推動「慢性病預防管理及健康促進整合計畫」,強化社區公共衛生健康促進業務發展,營造社區高齡友善健康照護環境。衛福部苗栗醫院與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招募苗栗市天恩診所與楊國君診所加入,經部苗積極輔導與協助,2家診所順利通過高齡友善照護機構自評認證,獲得國健署頒發標章肯定與鼓勵。

  • 《科技》思科+陽明交大+晉泰 用科技實現樂齡目標

    思科、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晉泰(6221)今(7)日宣佈三方合作,推動連續照護與樂齡生活,將便利且無縫地連接民眾與醫護資源,解決高齡長輩及偏鄉醫療照護需求。此次合作計畫結合科技應用與產學研究,並引進思科「台灣數位加速計畫」的經費投資與資源,內容涵蓋銀髮健身、視訊診療及遠距會診等多個面向,透過科技將照護資源深入到有需要的角落。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