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鴻海美國的搜尋結果,共784筆
路透16日引述2位知情人士報導,台積電與德國東部薩克森邦(Saxony)有關設廠的協商已進入最後階段,目前討論焦點在於支持這項投資的政府補貼方案。據報導指出,由於在德國設廠成本較高,台積電一直在商討德方能提供哪些補貼。
《華爾街日報》今天(16日)報導,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主要供應商之一的台灣科技製造商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Co. 2354.TW)表示,該公司估計在美國倒閉的科技貸款機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有1億美元的間接風險敞口。
鴻海(2317)宣布與美國威斯康辛在地企業WEC能源集團子公司We Energies簽署兆瓦級太陽能發電合作專案,由We Energies在威州園區內安裝約2千塊太陽能板,預計每年發電逾150萬度,供應園區發展營運所需能源,未來亦將逐步提高全球廠區綠電使用率。
前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昨接受專訪,呼籲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要更明確表態參選2024,更爆料「馬路消息」指出駐美代表蕭美琴將是民進黨2024的副手人選。柯文哲今回應,表示不知情,「民進黨的家務事我怎麼知道?」但他也說,蕭跟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的互補性滿高的。
通膨壓力持續影響終端需求,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鴻海有高達7成以上營收來自智慧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相關,面臨通膨高漲的逆風,勢將不利營收表現,終結多頭看法,將投資評等降評「中立」,並研判2023年營收將呈年衰退。
MIH開放電動車聯盟(MIH Consortium)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23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3)中,宣布計畫於美國俄亥俄州建立創新基地(Innovation Hub),讓供應鏈夥伴進駐,就近支持OEM車廠,加速合作及創新腳步。
三大法人12月來已賣超276億元,加權指數也拉回267點,所幸官股券商逢低加碼72億元,鎖定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及鴻海(2317)等權值股加碼。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3奈米先進製程晶圓廠,400億美元的龐大投資讓美國總統拜登親自站台,這是美國史上最大外商投資案之一,更是「美國重返製造」的最佳象徵。只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5年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川普前總統親暱地在白宮開記者會,還飛到威斯康辛州動土,宣布4年要投入100億美元建構10.5代面板廠的案子。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3奈米先進製程晶圓廠,400億美元的龐大投資金額讓美國總統拜登親自站台,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外商投資案之一,更是「美國重返製造」的最佳象徵。只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5年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川普前總統,兩人親暱地在白宮開記者會,還飛到威斯康辛州動土,宣布4年要投入100億美元建構10.5代面板廠的案子。
台積電美國亞歷桑納州新廠安機儀式,董事長劉德音將於12月率隊前往美國;同時,台積電證實美國二廠將啟動最先進3奈米製程,在產業界投下震撼彈。另外,前台積電營運長蔣尚義重出江湖,老驥伏櫪,將出任鴻海半導體事業群策略長。
鴻海近期頗積極延伸電動車產業觸角,本月初宣告和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PIF 合資成立純電車品牌 Ceer,雙方會在沙烏地阿拉伯生產各式純電車;隔沒多久鴻海又於 11 月中挹注 1.7 億美元資金成為新創車廠 Lordstown 最大股東,將和 Lordstown 合作開發新款純電車產品。
據媒體Automobilwoche在周二引用來自福斯的消息指出,福斯集團(VAG)正與鴻海進行談判,討論為Scout品牌生產電動車的事宜。Scout為福斯集團旗下的汽車品牌之一。
路透社報導,一名直接知情人士透露,在工人暴動打亂運作之後,鴻海鄭州廠的蘋果iPhone手機11月產量可能大減「至少」30%。
美國新創公司Lordstown Motors與鴻海旗下創投公司Foxconn Ventures達成協議,Foxconn Ventures將投資Lordstown高達1.7億美元以取得近20%股份,這將使鴻海成為該電動車製造商的最大股東。
鴻海(2317)與美國俄亥俄州揚斯敦州立大學(YSU)今(27)日宣布將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目標攜手打造當地電動車人才培育及創新中心,以滿足未來電動車產業對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進一步合作細節會在簽訂備忘錄(MOU)後再對外公布。
首次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及外貿協會主辦的「2022年美國台灣形象展」,本周五於華盛頓特區雷根大廈會展中心圓滿閉幕,展覽3天共吸引超過8300人次,期間吸引到美國各政府部門,包括交通部、商務部、國防部、衛生部等官員來訪,重要買主GM、Ford、Rivian等汽車大廠及知名電信商Telamon、國家兒童醫院、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到場觀展,主辦單位並逐一安排專屬導覽員完整解說,讓貴賓體驗了一場精緻的文化、時尚、科技與創新的饗宴。
美國台灣形象展於美東時間12日在華府登場,鴻海電動車開放平台MIH執行長鄭顯聰指出,台美合作最好時機是在2025年,美國剛通過通膨削減法案(IRA),對電動車會是很大商機,以MIH目前累積產能,三年內有望在美國達到一年10萬輛的經濟規模。
鴻海(2317)積極落實「3+3」策略發展布局,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芬卉觀察,鴻海針對電動車製造採用營運本地化(BOL)模式,已與許多海外業者展開合作計畫、走向全球,並積極布局電池、半導體製造等2大電動車相關零部件,以滿足供應鏈客戶需求。
布局電動車再下一城!鴻海集團6日宣布與美國新創車廠INDIEV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INDIEV將透過鴻海俄亥俄州工廠團隊協助INDIEV打造INDI One原型車,同時針對進一步的代工製造合約進行協商。
鴻海(2317)今(6)日宣布與美國新創車廠INDIEV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鴻海美國俄亥俄州工廠團隊將協助INDIEV打造INDI One原型車,同時針對進一步的代工製造合約進行協商,將有助INDIEV向客戶交付車輛的時程邁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