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鵬華基金的搜尋結果,共24筆
面對持續震盪的次級市場,大陸基金的分紅動作仍在持續。Wind數據顯示,截至4日,2023年以來,共有2,628檔基金實施分紅5,035次,與2022年同期大致持平,但是分紅總額則從人民幣(下同)2,235.4億元,下降至1,853.73億元,降幅達17.07%。
2021年第1季陸股市場劇烈震盪,不少「網紅基金」近期跌幅超過20%,第1季才進場的新基民(基金投資者)賺錢難度驟升,甚至出現虧損。以支付寶理財平台精選近100檔產品為例,持有基金時間在3個月以內的投資人,超過7成都是虧損的。
被業界稱為「螞蟻戰略配售基金」的五檔創新未來基金,自21日轉為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重新上市以來,經歷連續四個交易日漲停後,26日出現上下劇烈震盪行情。分析指出,高溢價加上五檔基金淨值增長率最高可達60%,不少券商人士趁機賣出。
儘管螞蟻集團未能成功上市,但五檔原螞蟻戰配基金仍成為基金市場上最搶風頭的焦點,繼上周五(22日)後,25日五檔基金一早又被上交所停牌一小時,恢復交易後一度跌停,但中午前再起飛奔漲停,午後也維持漲停收盤。
上交所22日早公告,於當日早10時15分至11時30分暫停五檔原螞蟻戰配基金的交易業務。
受到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影響,五家基金公司為其量身打造的人民幣(下同)600億元戰略配售基金熱度銳減。截至14日,五檔基金認購戶數自發行以來減少258.87萬戶至1,100.85萬戶,共退出194.76億單位(初始認購1單位為1元),整體規模已縮水三分之一(約200億元)。
原本搶搭螞蟻集團首次公開發行(IPO)列車之便,包括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鵬華基金和中歐基金旗下5檔創新未來基金等,陸續向投資人招手吸金,不料螞蟻IPO受阻,上述基金可能面臨被贖回的壓力。據了解,這5檔基金已對外公告,從即日起,共1360萬投資戶可隨時辦理贖回的動作。
螞蟻集團全球規模最大IPO讓不少投資人搶著認購戰略配售基金,如今螞蟻暫緩上市也潑了這些認購者一頭冷水,但如今這五檔螞蟻戰配基金也宣布,將開放基金持有人退出贖回,不額外收費,讓多達1,360萬基金持有人有了新選擇。
備受市場關注的螞蟻戰略配售基金又迎來新進展。11月20日,華夏、易方達、匯添富、鵬華、中歐旗下5檔創新未來基金齊齊發佈「增設B份額並修訂基金合同及招募說明書」公告,這也意味著,前期5家聯合聲明正式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阿里巴巴關聯企業螞蟻集團上市在即,市面上五檔主打螞蟻集團戰略配售的基金已全部售罄,根據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9日公告,上述五檔基金共獲得超1,000萬人認購,共募集資金人民幣(下同)600億元。
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A+H股」上市在即,許多散戶透過購買螞蟻A股首次公開發行(IPO)戰略配售基金(簡稱戰配基金)的方式,參與投資。截至5日晚間,五檔戰配基金中已有第四檔售罄,合計銷售規模超過人民幣(下同)480億元。此外,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傳將對螞蟻IPO投資10億美元。
螞蟻集團上市引發各界關注,不少普通投資人透過購買戰略配售基金的方式參與其中,而在5日晚間,匯添富螞蟻戰配基金宣布售罄,已是五檔螞蟻戰配基金中第四檔宣布售罄的基金,反映螞蟻的搶手程度。
隨著大陸A股市場逐步成熟,聰明錢太多,以及基金產品規模迅速增長,過去百倍、千倍的驚人收益漸行漸遠,在近5年市場行情中,明星基金經理戰勝指數的難度正在提升,甚至具體統計5年業績排行榜中,佔據冠亞季軍前三強位置沒有一個是基於明星基金經理的操盤,反而清一色屬於為指數基金。
隨著大陸A股市場逐步成熟,聰明錢太多,以及基金產品規模迅速增長,過去百倍、千倍的驚人收益漸行漸遠,在近5年市場行情中,明星基金經理戰勝指數的難度正在提升,甚至具體統計5年業績排行榜中,佔據冠亞季軍前三強位置沒有一個是基於明星基金經理的操盤,反而清一色屬於為指數基金。
螞蟻集團的全球最大IPO案正緊鑼密鼓進行中,不少投資人盼望能成為螞蟻股東,卻止步於極高的認購新股門檻。不過也因此讓五檔參與螞蟻新股戰略配售的基金遭投資人瘋搶,出現一小時狂賣人民幣(下同)百億、一天售罄的盛況。
繼4月底大陸證監會下發文件徵求意見至今僅3個月,大陸證監會7日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讓基礎設施REITs制度體系正式確立。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各大基金公司最快將於10日上報此類產品,讓公募REITs問世,並藉此達到刺激基礎設施存量資產、拓寬社會資本投資管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目標,並被預估市場規模可達6兆元(人民幣,下同)、約25.6兆台幣。
大陸民眾理財意識普及,帶動公募基金愈來愈受到投資者追捧。行業權威機構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末,大陸公募基金規模已攀升至人民幣(下同)約16.6兆元,較2019年底增加1.84兆元。
儘管A股籠罩在武漢新冠肺炎風暴下,但是投資人熱情不減,宅在家拚命炒股,甚至有多檔公募基金的募資都很快就額滿,反而像理財產品或是保險商品受到追捧的熱度,都不如搶買基金的盛況。
受大陸經濟下行壓力、貿易戰加劇及資管新規約束等影響,大陸基金代銷市場一片陰霾,包含基金代銷主力軍的銀行在內等主要基金代銷機構,今年上半年代銷業務經營慘淡。上市銀行半年報顯示,無論國有銀行還是股份制銀行,代銷基金銷售量均較去年同期呈現下滑。
雖然外有貿易戰烏雲罩頂,但今年前五個月,滬深兩地股市仍然有兩位數增長,帶動公募基金獲利亮眼。據Wind統計,截至5月31日,大陸所有377檔主動股票基金前5月的平均收益率為18.07%,其中355檔取得正收益,占比超過9成;特別是持股著重在農業、消費、保險領域的基金取得不凡的表現,其中銀華農業產業基金繼續保持領先,前5月收益率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