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黃斑部的搜尋結果,共156筆
近來艷陽高照,氣象局表示,今天持續高溫,北部、東半部高溫仍在38度左右,應注意防曬、防中暑,而眼睛是靈魂之窗,眼科醫師提醒,民眾選配墨鏡防日曬時,鏡片要能抗UV400以上,且鏡片並非越暗越具防護效果,「選錯墨鏡對眼睛危害更大。」
一位35歲的外籍移工M先生,平日在苗栗某電線電纜公司從事銅線操作員的工作,近2周覺得右眼出現模糊且有異物感的狀況,至眼科診所就醫,發現右眼視力退化到0.2,進一步檢查竟看見一條銅線穿刺在黃斑部,目前經手術移除,持續觀察其狀況。
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療需求增加。
手機、平版、電腦等螢幕釋放出藍光,擔心傷及視網膜與黃斑部,許多人下載藍光軟體,但真有用嗎?新竹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這絕對不夠的」,除了使用手機保護貼,建議配戴具有防藍光鍍膜的鏡片,避免藍光直射眼球。
近日推特上瘋傳一張「黑色漩渦圖」,詢問大家看到什麼數字?測試眼睛的對比敏感度,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分析指出,若根本看不到數字,或只看到少於3個數字,可能是青光眼或視神經疾病的早期徵兆,眼科醫師則表示,對比敏感度下降可能跟5大眼疾有關,若有相關症狀最好就醫檢查。
一名80歲的周先生過去都維持1.2的好視力,8年前突然發現看不清楚書上的字,檢查後發現是黃斑部病變,打針、吃藥仍不見效果,2年前到大林慈濟醫院接受中醫治療,目前視力已恢復約8成,又能開始閱讀。
科學家研究,當雙眼暴露在強烈的光照下,距離光源愈近、時間愈長,視網膜中小小5%的黃斑部就會受到傷害。當然,長時間使用3C產品,也都是高能量藍光的來源。
為評估食用枸杞對於健康中年人預防、延緩黃斑部病變的影響,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營養系針對逾20名中年參與者,進行為期90天的隨機、公開的平行設計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攝取商業營養補充劑的對照組,每週5天、每次吃1把枸杞(28克)的參與者,眼睛黃斑部色素密度與類胡蘿蔔素都有所提升。研究團隊總結,健康中年人定期攝取枸杞,有助於預防或延緩黃斑部病變的發展。
疫情讓民眾減少跑醫院的次數,加速推動生技醫藥產業及精準醫療市場的發展,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專案支持下,研發多項創新性高值利基的新藥,其中針對濕式黃斑部病變,開發出全球首創的眼藥水治療,讓眼睛免打針,藥效直送至眼球底部。
眼睛看不清楚,除了近視、老花之外,還有許多深層原因。尤其當看出去的視野出現變化時,絕對不要輕忽。新北恩主公醫院眼科劉育舒醫師表示,有不少患者求診時,會描述自己看見的線條好像歪歪的,像是房子的牆壁,看起來直線變成弧線,總覺得整天都頭昏眼花。醫師指出,這時候就要警覺,是否已經罹患「黃斑部病變」。
工研院在「2021臺灣醫療科技展」展示4項創新生醫技術,包含全球首款不必打針,也能治療濕式黃斑部病變的眼藥水;可讓癌症免疫療法提高成功率、甚至免開刀就可治療的「新穎TLR9活化劑傳輸技術」;還有全球第一款針對「AR-V7變異蛋白晚期抗藥性前列腺癌」的口服藥等,透過精準醫療新科技打擊病灶。
現代人不但上班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下班回到家後還會繼續滑手機,導致罹患眼科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其中黃斑部病變患者不但人數增多,年齡也逐漸下降,不少人為了保養眼睛,都會自行購買葉黃素補充,但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服用嗎?外科醫師江坤俊分享3項服用葉黃素的基本重點,更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等到眼睛壞了才開始補充。
隨著年紀漸長,就容易因眼球機能退化而出現眼疾,也可能是導致眼前霧煞煞的關鍵因素之一!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銀髮族常見的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或視網膜病變都可能造成視力受損,若發現有看不清、顏色怪怪、或是影像扭曲變形時,一定要儘早就診接受檢查!
仁新(6696)子公司Belite Bio旗下用於治療乾性黃斑部病變與斯特格病變藥物LBS-008,已於澳洲提出針對斯特格病變青少年病患之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審查申請。與LBS-008進行中之斯特格病變青少年病患臨床一b/二期相同,此臨床三期將招募斯特格病變青少年患者,值得注意的是,LBS-008的斯特格病變臨床試驗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全球唯一招募斯特格病變青少年患者的全球臨床試驗,由於斯特格病變多數發病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急需及早治療,此臨床試驗對病患、家屬及仁新都具重大及指標性意義。
台灣浩鼎生技(4174)3日代子公司-圓祥生命科技發佈,由圓祥研發的眼科首創型雙特異性抗體新藥IBI302,已授權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的信達生物製藥(01801),由其針對與年齡相關的新血管形成型黃斑部變性(nAMD)病患,展開隨機、雙盲、多中心、活性對照的二期臨床試驗,以評估IBI302治療nAMD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並已於日前成功收治首位受試者。
浩鼎(4174)今(3)日代旗下子公司、圓祥生命科技發佈,由圓祥研發的眼科首創型雙特異性抗體新藥IBI302,已授權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的信達生物製藥,由其針對與年齡相關的新血管形成型黃斑部變性(nAMD)病患,展開隨機、雙盲、多中心、活性對照的二期臨床試驗,以評估IBI302治療nAMD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並已於日前成功收治首位受試者。
我們每天3C產品的使用時間已經超過10小時,過度用眼的狀況,容易出現乾眼、酸澀情況,甚至會有用眼焦點難以聚焦的問題,帶來許多眼睛健康風險,眼睛疲勞(digital eye strain)的問題越趨嚴重,更是護眼保健食品銷量在近年來大幅增加的原因。
國光生技日前宣布與韓國第一大眼藥廠SCD簽約,合作生產黃斑部病變注射新藥Eylea的生物相似藥,成為SCD進軍生物相似藥市場的生產夥伴。SCD看準國光先進無菌充填製程及國際合作經驗,簽訂10年合約合作生產生物相似藥,從製程開發到產品上市依階段支付製程開發費用,第1筆簽約金已入袋。
國光生技(4142)宣布與韓國第一大眼藥廠SCD簽約,合作生產黃斑部病變注射新藥Eylea的生物相似藥,成為SCD進軍生物相似藥市場的生產夥伴。SCD看準國光生技先進無菌充填製程及國際合作經驗,簽訂十年合約合作生產生物相似藥,從製程開發到產品上市依階段支付製程開發費用,第一筆簽約金已入袋。
科技進步讓低頭族滿街跑,眼睛使用過度已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演變造就「葉黃素」在保健食品的詢問度名列前茅,但它真的這麼神奇嗎?對眼睛相關疾病是否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