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黃綠紅蔬果的搜尋結果,共22筆
高齡者因身體虛弱、抵抗力差,使得感染covid-19的致死率相對年輕人高,不過彰化1名98歲的徐老阿嬤,之前感染covid-19住院,但經治療沒什麼大礙後出院,阿嬤說,她10幾年沒有看病了,長命健康沒有撇步,就是少吃肉多吃菜,多吃蔬果。
為讓偏鄉學童從小了解金錢使用概念,及懂得感恩及珍惜資源,「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日前一同辦理全聯水果探險隊購物闖關活動,已是連續三年與台東縣友善關懷協會合作,結合台灣癌症基金會之蔬果579教材,讓學童了解均衡飲食,與食用蔬果的重要性,在購物活動中讓學童進行闖關任務,帶著偏鄉學童到賣場,培養正確飲食與健康觀念。
夏天到了,不少人加入減重行列,但是一想到減肥餐,情緒就跌到谷底。對此,營養師余朱青特別在臉書發文破解迷思,直言減肥不是只能吃白白的、沒味道的食物,相反的,許多天然蔬果中充滿各種顏色及香氣,這些色彩含有數千種不同的天然化合物「植化素」,對人體有不同作用,像是可以抑制細菌、抗發炎、抗過敏以及降低病毒感染等。
隨著3C產品的發展,再加上疫情影響,居家上班、上課的對象增加,導致許多人每天近距離看螢幕的時間都超時,對雙眼的健康造成不小影響。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除了適當地暫停使用3C產品、看看遠距離以外,透過飲食也能夠保護眼睛,並列出8個能有效護眼的營養素。
為評估食用枸杞對於健康中年人預防、延緩黃斑部病變的影響,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營養系針對逾20名中年參與者,進行為期90天的隨機、公開的平行設計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攝取商業營養補充劑的對照組,每週5天、每次吃1把枸杞(28克)的參與者,眼睛黃斑部色素密度與類胡蘿蔔素都有所提升。研究團隊總結,健康中年人定期攝取枸杞,有助於預防或延緩黃斑部病變的發展。
過去衛福部曾公布十大不分區癌症名單,排名第一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形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要注意的就是「PM2.5空氣汙染」問題,PM2.5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懸浮微粒,只要呼吸就會接觸到的危險因子。
為了解長期攝取類黃酮(具有抗氧化能力,廣泛儲存於水果、蔬菜與穀物之中)是否有助於減緩主觀認知退化,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針對近8萬名中年人展開長達20多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因食用大量蔬菜、水果與全穀物而涉入較多類黃酮的參與者,晚年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較低。即使考量其他風險因子(如肌力與體能訓練)後,與食用類黃酮較少的參與者相比,大量攝取類黃酮的參與者主觀認知下降的機率也少了20%。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溫不減,政府已公布10類公費優先接種對象,包括:醫療院所執業醫事人員、中央及地力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因特殊情形必須出國者、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照顧者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75歲以上長者與孕婦、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警察、憲兵)、65至74歲長者、19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50至64歲以上成人等;除了還排不上順位像是50歲以下的一般人外,18歲以下的兒童也赫然在列,不是排不排得上順位的問題,而是根本無法接種。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空氣品質不良期間盡量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兒童、年長者、呼吸道、心血管疾病患者等敏感族群及高雄、屏東地區民眾,建議改以室內活動,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之暴露。另外,民眾如有必要外出,建議全程配戴口罩。
食道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不痛也不癢,高達7成以上的患者在發現時,已經屬於中晚期的階段,主要原因是食道沒有感覺神經,當腫瘤阻塞食道一半以上,才會發生吞嚥困難而就醫檢查。
面對武漢肺炎,不須焦慮恐慌,現在反而是重新檢視健康飲食、運動習慣的關鍵時刻。靠著調節免疫力,居家運動解悶,重建防疫新生活。
物價漲、生活忙,讓現代上班族只能餐餐當「老外」,除了吃進高油、高鹽、高糖,生鮮蔬果更嚴重攝取不足。
高雄漢來美食積極揮軍北上,繼去年在台北敦化SOGO新開「漢來海港」自助餐引發排隊熱潮後,旗下素食品牌「漢來蔬食」也預計將在11月8日在台北忠孝SOGO 11樓開幕。
寶寶四個月大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而用蔬菜與水果製作是最好的選擇,蔬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花青素等等,是寶寶成長的重要營養,如何選擇與製作更好呢?
颱風過後,不少蔬果價格上揚,讓許多原先就蔬果攝取不足的民眾,更加的飲食不均衡。董氏基金會建議,民眾除了可選擇當季盛產的水果外,還可以「彩虹顏色」方式來挑選蔬果,包括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等,均能充分的攝取到。
不少民眾喜歡買含葉黃素保健食品,眼科醫師呂大文說,葉黃素可補充視網膜色素層,降低有害光源傷害,可從天然食材取得,若要吃保健食品,應飯後吃。
農曆年快到了,氣象單位預告今年春節前後可能還會有一波寒流,並可能挾帶PM2.5細懸浮微粒,恐影響民眾呼吸道,奇美醫院營養師薛伊均建議,婆婆媽媽在準備年菜的過程中,可以增加黃綠紅蔬果來增加維生素A、C攝取,不但營養,還可強化呼吸道功能。
農曆年快到了,但氣象單位已經預告,今年春節前後可能還會有一波寒流,並可能挾帶PM2.5細懸浮微粒,恐影響到民眾呼吸道,奇美醫院營養師薛伊均建議,婆婆媽媽在準備年菜的過程中,可以增加黃綠紅蔬果來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不但營養,還可強化呼吸道功能。
國人所提倡的「健康五蔬果」,指的是吃足量五種顏色的蔬菜,研究發現,蔬菜水果攝取不足,是慢性疾病的重要成因,甚至與多種癌症的成因有直接相關性,吃足量的蔬菜水果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糖尿病等疾病。而食物有紅、黃、紫、綠、黑、白等多種顏色,你知道其實不同顏色的蔬果各藏著不同的「健康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