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黃花梨的搜尋結果,共15筆
明朝達官貴人行旅時專用的「交椅」,向來非尊貴者不能用,是以自古有「第一把交椅」之說。已故的知名藏家何鴻卿所藏中國家具「明代黃花梨圓後背交椅」,近日於香港蘇富比以逾1.24億港元成交,刷新世界交椅拍賣紀錄,且成交價為原有紀錄近兩倍。
香港藝術拍賣市場不畏經濟衰退疑慮,9日連續飆出2件破「億」港元成交拍品。其中,一件是乾隆御製的洋彩交泰轉旋瓶,以1.77億港元(台幣逾7億元)成交,傳出買家為台灣企業家;另一件明代黃花梨圓後背交椅,以近1.25億港元(台幣逾5億元)成交,一舉刷新世界交椅拍賣紀錄,成交價為原有紀錄近2倍。
古代社會工業化程度很低,因此多半都是依靠手工藝,來滿足生活的樂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家具,從選材到打造,結構上十分細緻講究。而古代富貴人家甚至不惜花大錢,聘請木匠設計一些「奇技淫巧」的木製品,其中讓人臉紅心跳的「春椅」就是其一,並且直至今日仍在使用。
全球疫情持續嚴峻,許多戶外大型跨年活動都須受到嚴控,民眾除在家防疫外,近期還有不少藝術活動可選擇,尤其小型藝廊規畫的藝術展覽,更成了歲末活動的主流,因為既不用擔心群聚問題,且觀賞作品充滿療癒效果,可一解疫情帶來的苦悶。由為於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8-4號的「居意古美術」為女藏家曾音舉辦的器物收藏暨書畫創作聯展,更備受藝術圈矚目。包括藏家為女性、具醫學背景外、師承董橋與曾音被行內譽為最具潛質的素人等因素,都為此次展出更添話題,「華室叠翠~曾音閒情偶寄」展期自2020年12月29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止。
全球疫情持續嚴峻,許多戶外大型跨年活動都須受到嚴控,民眾除在家防疫外,近期還有不少藝術活動可選擇,尤其小型藝廊規畫的藝術展覽,更成了歲末活動的主流,因為既不用擔心群聚問題,且觀賞作品充滿療癒效果,可一解疫情帶來的苦悶。
名嘴許聖梅近日上節目談到曾遇到靈異秘辛,她回憶起過去認識一位住淡水的古董商,古董商間有一位年紀較大的商人,和他們失聯了一陣子,於是其他人一起去探視,沒想到這位老古董商已經過世,且屍水流滿床,而他睡的黃花梨木床卻輾轉高價賣給一位天王男星,事後竟真的發生了衰事。
兩株稀有花梨樹最近在海南省海口市拍賣,從515.2萬人民幣(約合台幣2300萬) 起拍後便出現激烈競拍,連續4小時競價高達698次,最後以令人咋舌的1428萬人民幣(約合台幣6400萬)落槌。
明代宮廷御用黃花梨1把椅子天價3.5億!「海南黃花梨木」即將瀕臨絕種,是相當稀少的珍貴木材,明代朝廷御用的一把椅子,曾經在拍賣市場上拍出3億5千萬的天價。最近在海南海口市發現了2棵野生黃花梨樹,收購價飆破千萬台幣,讓當地大媽不禁感嘆說,早知道就回家種樹了。
大陸海南島海口人民公園內2株樹齡達70年的海南黃花梨樹,2014年因受到颱風「雷馬遜」破壞,經園方多番搶救後,最終還是在去年枯死。園方近日將2株黃花梨樹砍除並申請拍賣,立即引發奇木收藏界轟傳,有業者估拍賣價將達千萬元人民幣,即4000萬台幣。
新聞主播戴忠仁昨(25日)再度擔任藝術品拍賣官,拍品內不但有全球少見的普洛尼(Prunier)1900年的干邑,更有一件以468萬成交的清朝黃花梨提盒,創下台灣拍賣史的新紀錄。
隨著第17屆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大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落下帷幕,紅木再次成為業內焦點,這個被紅木業內視為風向標的大會此次宣布,同意將全部黃檀屬植物列入瀕危保護管制。決議一出,沉寂多時的紅木行業再掀波瀾。
陸媒報導,一根擁有千年歷史、重達400公斤的黃花梨木將在中國大陸廣東省台山市伍炳亮黃花梨藝術博物館公開展出。
北京故宮今開放新區域給民眾參觀,包括寶蘊樓、太后寢宮慈寧宮、午門─雁翅樓、壽康宮等地,展品包含故宮現存最大的黃花梨家具──黃花梨雕龍立櫃、北齊的一佛二菩薩像等,都將與民眾見面,勢必掀起另一波觀光潮。
海南東方市所處的經緯度以及特殊的土壤和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出世界有名的黃花梨木,使其得到「花梨之鄉」美名。其中東方市東河鎮南浪村是一個由南浪和達俄兩個自然村莊組成的黎族行政村,家家戶戶都種植黃花梨樹,被譽為「東方黃花梨第一村」。
沈姓骨董商廿多年前花大錢,向前台鳳公司總裁黃宗宏買了一組六張「黃花梨」圓鼓凳,黃花梨木產自大陸海南島是珍貴木材,這一組行情約千萬元。小偷兩周前潛入沈家將圓鼓凳偷走,沈某焦急報案,因案情未有進展,他印製大量傳單到處散發,只要提供線索破案就給五萬,破案且取回贓物則給卅萬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