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黃軍儒的搜尋結果,共46筆
隨美國疫苗施打普及率攀升,經濟復甦比預期快,通膨風險也隨之攀升,根據美國聯準會官員最新談話,2022年底前可能提早進入升息循環,但刺激政策不斷、經濟復甦力道增強,若就業市場持續改善、通膨壓力加大,預估最快今年第4季「升息」議題會浮上檯面討論,將迫使聯準會將升息時程再提早一些;而經濟前景優於預期,也將帶旺高收益債市的報酬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含有ESG概念的債券相對抗震,成為市場追捧的新寵兒,什麼是ESG?投資ESG債券要注意哪些細節?柏瑞投信投資長黃軍儒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大家了解何謂ESG債券基金。
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投資趨勢上也出現明顯變化,「抗疫」主題的投資順勢興起;其中,最受市場矚目的是ESG浪潮來襲,簡單來說,投資時挑選重視Environmental(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3面向的企業為投資標的,因為重視ESG的企業債券的信用評等較佳,在疫情催化後經營也更穩健。
觀察中國經濟走勢,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呈現緩步減速,而底部的形成端賴政策利多刺激,消費仍是主要撐盤因素,零售銷售因汽車有所反彈,社融增速持續回升,通膨壓力依舊溫和。
近日中美貿易談判再度成為焦點,兩國互徵關稅的範疇逐漸擴大,事實上,談判的內容已超出貿易層面,涉及到科技、公平競爭及國家安全等議題,金融市場更是持續受到新階段貿易衝突的影響,市場價格已逐漸反應企業獲利以及經濟成長放緩所造成的下檔風險。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政府積極推出各項刺激需求的舉措,促使當前宏觀經濟出現回穩的跡象,儘管部份地區的表現仍較為疲軟,但整體消費正在以健康的速度增長,並從傳統商品型轉向新興服務型消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持續可靠的動力。
近年來,中國正在加速推動亞洲區域內貿易流通的步伐,並正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各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不僅如此,來自中國的投資計畫和旅遊人數的激增,也進一步支撐全球的經濟成長,其中包括從韓國到泰國的亞洲區域。事實上,無論是日本的科技生產商,或是馬來西亞的零件製造商,在中國的需求皆十分旺盛。
3月初以來,由於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資金流動性改善以及中美貿易關係緩和,有效帶動整體市場信心,加上美國聯準會態度轉向鴿派,搭配海外資金陸續回流新興市場,A股表現逐漸由歷史低位回升。
開春之際,受惠於中美貿易談判與美政府停擺的憂慮減退,市場氣氛較為改善。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宏觀背景下,投資人更為關注的是聯準會等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
自2018年第四季以來,陸股大致是處於反覆築底的階段,目前絕大部分的估值指標可以看出陸股皆是在歷史低點的區域。但是,大陸官方進入2019年1月後接連釋放出一系列的利多政策,包括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中國人民銀行預計將全面降準等,讓陸股市場暫時略見曙光。
2018年即將進入尾聲,投資人的憂慮卻是有增無減,除了中國股市仍處底部,亦擔心當地消費力是否因經濟放緩以及中美貿易戰僵局而受到不利影響。但是,從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在最近數個月一直表現穩健,從整體零售數據中的細項來看,今年前9個月銷售成長(汽車銷售除外)未受到影響且年增率達12%,較2017年全年成長11%高出一個百分點,反映出國內消費市場的成長動力仍在提升。
面對中美貿易戰加劇、大陸信貸成長減慢,以及中美利差縮小(基於貨幣政策差異)等多重因素,大陸上半年的經濟成長仍維持一定水平,但復甦步調已逐漸趨緩,再加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所帶來的影響,預計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反應在進出口數據上,對整體經濟成長的壓力也將更明顯。
美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令多數資產類別在2018年迄今的表現相對不穩定。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的言辭更加強硬,其中向中國進口貨品課徵關稅的措施,使投資人對環球經濟前景與貿易緊張局勢的進一步升級更顯憂慮。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SCI)正式於本月份納入226檔A股,中國境內股票以2.5%的納入因數,成為全球最受追蹤的股票基準指數中的一部分。納入因數將於9月3日進一步調高至5%,令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比重上升至0.8%。
近期A股市場走勢相對波折,融資餘額回落,風險偏好不高;一方面是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另一方面可能來自於中國加強金融監管下,對部分無法遵循法規的產品進行清理,所帶來的資金層面影響。
上月舉行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會議)揭示政策方向,儘管全球其他地區的保護主義增加,但中國將繼續開放經濟及市場。中國計劃全面向外資開放製造業,擴大市場進入服務業(包括金融服務)的管道,並選擇性地削減進口關稅。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3月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宣讀政府工作報告,簡述2018年的經濟與社會目標、總體政策態度及改革綱領。其中,中國已確立透過推行降低長期金融風險、財富再分配及控制污染的措施,改善經濟成長的品質,儘管有關措施可能會對成長造成短期的負面影響。
MSCI中國指數在1月上升12.6%後,2月跟隨全球股市下跌,但此波調整並沒有改變強勁的經濟前景及中國改善中的企業獲利能力,主要可歸因於境外中國股市經過2016年初以來的強勁升勢後,波動性上升及股市調整是有必要的喘息。我們相信,受經濟成長因素高度影響的股票將受惠最多,而短期回跌可望提供入市機會。
中國股票2017年牛市收高,總報酬達到56%,主要是受到強勁的獲利成長及全球經濟復甦帶動,另在貨幣中性偏緊的基調下,資金多抱團取暖。次級市場表現優秀,初級市場亦同樣熱絡,2017年內發售活動急升至405項,集資額達到2,130億元人民幣。
本周在美國聯準會(Fed)決議升息1碼後,中國人民銀行跟進調高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延續美國3月升息後貨幣政策趨向緊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