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黨爭的搜尋結果,共429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研究員邵峰21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聲稱會在21日被捕,並號召支持者抗議。這是美國政治極化的又一次凸出體現。政治極化,已成為當今美國政治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從美國內部的政治格局來看,政治光譜正逐漸從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轉為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結構。這種現象根源紛繁複雜,主要包括如下四個方面。
隨著民進黨2024總統初選登記截止,黨主席賴清德定於一尊的態勢確立,反映在民調上也有好表現。媒體人韋安指出,綠營支持者中連原本對賴有意見的人都已經歸隊,在藍營不確定性成為現實的情況下,國民黨若還想在2024有一拚的機會,應該盡快確定人選,總統大選贏了再來爭。
國民黨為因應當前大選創設「中央選戰策略會報」任務型單位,詎料運作短短3日戛然而止,旋即傳出擬另立「中央提名委員會」,預料成員將大幅更動。
國民黨的黨國體制,原是效法俄國列寧式的政黨,也就是所謂「民主集中制」;中國共產黨和俄國共產黨更是系出同門,以實現共產革命;而在台灣的民進黨,為了打倒國民黨,當然要向有成功經驗的「前輩」中國共產黨學習,以至於時至今日,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台灣的民進黨,紅藍綠基本上都是一丘之貉,執政後,洗你的腦,做我的官,刮你的錢,不斷循環。
國民黨為因應當前大選創設「中央選戰策略會報」任務型單位,詎料運作短短3日戛然而止,旋即傳出擬另立「中央提名委員會」,預料成員將大幅更動。
國民黨的黨國體制,原是效法俄國列寧式的政黨,也就是所謂「民主集中制」;中國共產黨和俄國共產黨更是系出同門,以實現共產革命;而在台灣的民進黨,為了打倒國民黨,當然要向有成功經驗的「前輩」中國共產黨學習,以至於時至今日,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台灣的民進黨,紅藍綠基本上都是一丘之貉,執政後,洗你的腦,做我的官,刮你的錢,不斷循環。
南投縣第二選區立委補選今(4)日投票,本次的投票率大約是落在4成5左右,以選舉的門檻來看大概是要4萬5千票才能勝選。下午5時許,蔡培慧約45218票,林明溱約43293票。國民黨候選人林明溱承認敗選。
這幾個月各界熱議「麥卡錫訪台」。彷彿從裴洛西去年「驚天訪台」後,美國議長訪台變成一個「必答題」;尤其習慣於「從自我看世界」的台灣人很容易認為:「他們愛台就應該訪台」!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18日到南投縣為立委補選候選人蔡培慧輔選,連袂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出席百工百業造勢大會,賴清德痛斥,林明溱宣布父子不選2024的立委,大家不用聽, 這場選舉要爭公平正義。對此林明溱反問:「民進黨為了蔡培慧,讓黨內在地經營的民代有志不能伸,這樣就公平?」
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宣布角逐共和黨2024年總統大選提名人,為黨內初選開出第一槍,因為自前總統川普去年底宣布參選以來,共和黨再無人表態。儘管最新民調顯示,海利支持度遠低於川普和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提斯,媒體分析,海利仍具4大優勢。
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昨(10)日正式宣布參選台北市大安區立委,並恐在初選與同樣有意爭取立委提名的台北市議員鍾沛君碰頭。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張斯綱認為,國民黨中央或規劃選舉的人,要有「一盤棋」的概念,並思考要排出什麼樣的隊形面對今年選舉,不能黨內互打。
陳建仁受命組閣,多數蘇內閣的部會首長,大體皆仍能固守其位,連爭議極大的陳吉仲、王美花、薛瑞元等都原封不動,繼續留任,比較令人矚目的,是國安局長陳明通終於下台一鞠躬,等如是為林智堅引發的學倫問題暫時畫下休止符、素來不諳文化的李永得轉任政委,而由「罷韓」健將史哲接手文化部、海洋委員會由管碧玲出任。就整體而言,除正、副閣揆換人擔任外,各部會首長僅僅更換了9%,說是「內閣總辭」,但換湯未換藥,即便有所更換,也都是一些熟面孔,論者譏其為「大風吹」,原班人馬上下輪調,個個多才多藝,左右手可以互搏,倒是一針見血之論。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18日上任,新人事包容黨內各派系成員。黨祕書長一職由高雄市前代理市長許立明擔任,前婦女部主任許嘉恬、正國會龍頭林佳龍重要幕僚楊懿珊、前屏東縣長潘孟安核心幕僚黃建嘉等3位青壯世代,則擔任黨的副祕書長。
總統蔡英文27日才召開國安會議並宣布延長義務役役期到一年,近日傳出消息,蔡又將在12月31日舉辦國安高層會議,並於1月1日發表新年談話。資深媒體人謝寒冰對此怒批,國安會議有每周在開的嗎?台灣是已經要準備打仗了嗎?這根本不是「國安會議」,是「蔡安會議」了。他也指出,蔡英文不放權恐是針對賴,但他還是希望綠營能團結,這樣才能讓國民黨保持警惕。
民進黨台北市立委補選參選人吳怡農拋推動平價、公辦民營的英語學習中心政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質疑,吳的政見就是要開辦政府出資的外語補習班,那為何不針對各級學校正推動的雙語教育問題改良,卻要與民爭利?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後,在黨內究責與卸責聲中,副總統賴清德幾已確定將以「儲君」之姿帶領民進黨迎戰2024總統大選。但反觀九合一勝選的國民黨,至今2024布局卻仍暗潮洶湧,眼看決戰2024戰鼓將擂,及早定於一尊勢在必行。
九合一選舉綠營慘敗,總統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新任黨魁之位誰屬備受關注。媒體盛傳副總統賴清德出面表態參選,前立委孫大千今(5日)在《盧秀芳辣晚報》強調,賴清德做了正確決定,因為他2019吃了蔡英文大虧,就是辭去行政院長、又沒爭取黨主席所致。他指出,黨主席不但決定總統初選遊戲規則,還能決定不分區人選,這代表黨內各派系力量資源的分配,而這些不分區都可望對賴清德投桃報李,全力力挺到底。
國民黨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選前請辭留下立委遺缺,台北市第3選區(中山、北松山)立委補選將在明年1月8日登場,民進黨徵召本屆落敗的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再戰,對陣甫高票當選的國民黨北市議員王鴻薇,民眾黨則未派人參戰。被問及黨內是否會支持特定對象,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3日稱暫時沒有,「這兩個好像不干我們的事。」
新北市議員第六選區(中和)今年11搶6競爭激烈,該選區向來藍大於綠,藍營相較於上屆多提名1人,綠營現任3席力拚連任,但又有民眾黨、無黨加入搶票,藍綠候選人都擔心過度分票,除爭取曝光外,陸戰組織及動員能力將成最後勝負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