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游原材料的搜尋結果,共18筆
中國擺脫連兩月通縮。受益於10月的「十一」長假帶動,再加上擴內需等政策發酵,大陸統計局9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由負轉正;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2.1%,降幅連續第三個月收窄。
過去三個月,台股漲幅前十名中,竟有六檔來自印刷電路板(PCB)族群,多集中於上游材料與鑽孔技術。截至八月二十五日,銅箔廠金居漲幅高居第一,儘管近期遭逢大盤修正,股價仍在短短三個月內翻漲逾兩倍,令人側目。
大陸國家統計局7月31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至49.3%。大陸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7月受到製造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部分地區高溫、暴雨洪澇災害等因素的影響,製造業景氣水平較上月回落。此外,去年大陸「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8.01%。
台股受對等關稅稅率公布倒數計時衝擊,29日盤中跳水,一度重挫逾300點,各類股均出現拉回。然ABF族群風雨中秀肌肉,欣興(3037)、景碩(3189)強漲,僅南電(8046)漲多高檔震盪,在內外資齊升目標價加持下,展現資金集中帶來的抗跌優勢。
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的夢魘猶在,本月2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驟然大幅升值3.07%,讓出口企業一陣心驚膽顫;其後雖經央行解釋並非美國因素,但近幾年來對美貨品貿易順差持續攀升,2018~2024年複合年均成長率高達48%,今年1~4月更來到97%,新台幣升值的壓力高度存在。在美國高對等關稅、匯率夾殺之下,台灣產業將面臨無處可逃的困境。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自10月16日起調漲電價,民生電價凍漲,產業電價平均調漲幅度12.5%、最高上漲14%,引發國人對通膨再起的憂慮。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日表示,已指示經濟部與台電在尊重審議委員會的前提下再做細部了解,並與產業界溝通。莫非是暗示電價調漲還有轉圜的空間?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自10月16日起調漲電價,民生電價凍漲,產業電價平均調漲幅度12.5%、最高上漲14%,引發國人對通膨再起的憂慮。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日表示,已指示經濟部與台電在尊重審議委員會的前提下再做細部了解,並與產業界溝通。莫非是暗示電價調漲還有轉圜的空間?
碳費徵收是否會引發營建業的綠色通膨,近期成為我國推動淨零減碳的關注課題,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碳費徵收對象目前不包括營建業,碳費徵收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也不大,但因牽涉未來上游原材料的價格變動,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陸炤廷希望,政府能夠落實對營建產業上游原料、材料供應商的碳盤查,讓營建業在淨零排放的綠色時代,能更精準掌握營建成本的變動。
近幾年來,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半導體,因此,政府必須致力使產業更多樣化,包括加強縱深(往上游原材料或下游設備延伸)或橫向擴散(應用至農業、醫材、智慧製造、智慧物流等)。在此同時,提高產業附加價值、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也是各行業提升競爭力、促成產業多元化的重要手段。而欲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降低成本,物流產業的發展至為關鍵。
亨達投顧分析師趙彭博指出,上周加權指數隨美股大跌震盪下行,跌破季線重要支撐,更需警惕在美國股市下跌尚未止穩前,不可貿然搶短,投資人必須嚴格做好資金控管,以及個股停損等風控動作。本周選入怡華(1456)、晟鈦(3229),再選入志強-KY(6768)、友輝(4933)、全譜(6228)。
新聞提要■目前大陸乳品業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生乳價格持續下跌,加上主要企業採購量減少,導致原乳業務營收與利潤銳減。另一方面,終端市場上激烈的價格戰,以及不斷上升的產品通路成本,進一步壓縮乳品業者的獲利空間。
美國6月非農就業新增人數趨緩,引起市場正反看法不一,亨達投顧分析師趙彭博認為,小非農就業報告中,就業人數增加15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6.3萬人,連續第三個月下滑並創下今年1月來新低,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加強;本周投組選入力銘(3593)、德宏(5475),再選入建暐(8092)、晟鈦(3229)、凱碩(8059)。
20世紀90年代末,東北亞區域以次第型起飛及多層趕超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地區經濟的飛躍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中國等後發國家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不僅大幅度提高了東北亞區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區域內不同經濟體的經濟規模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而使內部的經濟構成出現了重大改變。東北亞區域經濟深化合作將為全球發展帶來哪些影響?如何應對合作面臨的挑戰?「一帶一路」倡議如何影響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韓國江南大學國際研究生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博士生導師、特聘教授李學成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龍年伊始,萬象更新,中國大陸兩會也將在3月4、5日登場。由於大陸由今年元旦起取消ECFA「早收清單」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優惠,加上近期「金門事件」橫添變數,使得兩岸政經關係益趨緊張。因此,大陸兩會如何定調台海議題,而台灣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又如何因應,各界都高度關切。
龍年開紅盤,投資人莫不期待台股「龍」光煥發。但對於即將執政的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團隊而言,以龍年為始的未來四年任期,有諸多經濟與社會課題亟待解決,絕對不容忽視。
全球鋰電池市場仍低迷,電池廠商庫存仍待去化,生產稼動率處低檔徘徊,各類動力電芯產品均價跌勢未止,TrendForce預期,2月均價仍將下行。
為抗衡以美國主導的科技包圍網,中國開始在自己具有優勢的產業鏈領域進行因應,譬如電動車(EV)。中國一方面限制稀土、石墨等關鍵原材料出口,一方面也鼓勵企業海外布局,打造EV電池材料供應鏈,拓展全球市場影響力,並減緩美歐國家可能的市場抵制與貿易制裁。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5%,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3.0%,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