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不運動的搜尋結果,共128筆
連鎖健身事業柏文(8462)受惠健身需求持續成長,10月營收5.44億元、再創單月歷史新高,月增 1.38%、年增 21.59%。其中「健身及娛樂服務收入」3.35 億元,亦歷史新高,月增 3.01%、年增 22.04%;「運動保健服務收入」1.91 億元,創同期新高,月減 0.41%,年增 18.72%。1至10月累計營收 49.73 億元,年增 18.06%。
香港「金牌綠葉」男星許紹雄上月28日因腎臟癌引發多重器官衰竭離世,享壽76歲,他生前人緣好,不少藝人都湧到醫院見他最後一面,而他過去也喜歡玩社群網站,最後發文是在10月10日,他曬出影片勸網友不要虛度人生,時間對每個人都很公平,要努力生活,似乎早知不久於人世。
還記得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奪下冠軍的激動瞬間嗎?如今,這部橫跨臺、日、美,訪談近70位受訪者、累積300小時影像素材的紀錄片《冠軍之路》確定要在明年1月1日全台正式上映,今(7日)也正式釋出預告片,不只是重現臺灣奪冠榮耀的關鍵時刻,更是一場屬於全民的信念之戰。
連鎖健身服務業者柏文(8462)受惠規模經濟效益顯現,2025年第三季合併營收15.99億元,季增8.39%、年增18.9%,營業利益2.31億元,季增7.58%、年增達73.66%,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68億元,季增8.07%、年增達77.43%,全數改寫新高,每股盈餘2.15元。
黃沐妍是演藝圈中非常愛運動的女星,她熱愛的運動項目包括三鐵、馬拉松、健美、皮拉提斯等運動,並將興趣轉化為事業,與朋友合夥開設皮拉提斯教室,積極參與各種賽事的她也常傳遞正能量,鼓勵粉絲一同運動,還會分享簡單的居家運動方式,讓不運動的人也能輕鬆入門。
31歲網美謝侑芯曾是護理師,因亮麗的外型而被封為「護理系女神」,最近卻驚傳她因心臟病驟逝,震驚許多人。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年輕人易因壓力大、睡眠不足及無固定運動習慣,增加心因性猝死(SCD)風險,若有不時胸痛、心悸等症狀,務必加以留意。
32歲女星昆凌已是3個孩子的媽媽,身材仍相當苗條,她最近分享早餐只吃蛋白質食物、香蕉,搭配黑咖啡,午餐則在不全飽的情況下正常吃,晚餐則以蔬菜和雞蛋為主,不吃澱粉類食物。不過醫師劉家嘉對此提醒,若有胃食道逆流、血糖不穩、久坐不運動等情況,並不適用此食譜。
長榮航空一名孫姓空服員工作時身體不適,返台後不幸過世,引發全民譁然。中醫師表示,民眾若長期高壓、睡眠時間錯亂、飲食不規律,都可能讓身體免疫系統混亂,以致於突然倒下。
英國長壽專家拉薩魯斯教授(Norman Lazarus)年屆84歲,體能與免疫力堪比20歲青年,他在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揭露「青春不老」關鍵,這位曾經發福的胖教授靠自律重拾健康,證明老年狀態並非宿命,而是選擇。
不吃甜、體型偏瘦一樣可能得糖尿病。家醫科醫師劉彥伶分享有一名48歲的女子,體型纖細、不吃甜點,自認與糖尿病無緣,但日前健檢卻發現血糖高,糖化血色素也位居糖尿病前期,讓女子十分意外,詢問後她發現女子早餐只吃水果,常久坐不運動,些習慣都讓女子在不自覺中陷入糖尿病危機。
「最美麗的節目主持人」白嘉莉,29日接受王偉忠於中廣《欸?我說到哪裡了!》專訪,罕見談起當年閃婚引退內幕。王偉忠盛讚她是演藝圈傳奇,回憶當年她突然宣布結婚退出主持,讓許多觀眾「呼天搶地」。對此,白嘉莉笑說:「那時候真的太多人找我工作,累到想逃開台灣演藝圈。去到印尼,發現大家一時找不到我,就乾脆留下來休息!」不久便與印尼木材大王黃雙安相識、閃婚,震驚演藝圈。
提到減脂運動,很多人腦海先浮現的是超慢跑、跑步。減重醫師蔡明劼表示,如果是體重過重或肥胖的人,一開始就挑戰跑步,確實可能會傷害膝蓋,建議先從低衝擊的有氧運動開始,例如快走、踩滑步機或游泳,提高體能後再跑步,對膝蓋健康才會更友善。
腳底踩地就痛,即使有緩解也別當小毛病。醫師朱家宏指出,足底筋膜炎初期若不理會,會從踩地才痛一路惡化到神經痛,許多人以為多走健康步道、穿氣墊鞋或按摩就能改善,但可能讓狀況雪上加霜。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自己也曾罹患足底筋膜炎,靠著做運動、攝取蛋白質維持肌肉量來改善,自此再沒發生過。
早發型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腎病變。腎臟科醫師林正浩分享有一位28歲女子,19歲確診糖尿病,最近因心情不好,飲食無節制,造成體重與血糖都飆高,卻未視為警訊就醫,直到下肢水腫、泡泡尿才就診,發現已併發糖尿病腎病變,兩顆腎臟都萎縮與硬化,面臨終生洗腎的命運。
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人壽攜手遠見雜誌於28日舉辦2025《樂齡友善調查暨論壇》,邀請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緯創醫學科技董事長黃俊東、Curves可爾姿執行長林宏遠,以及金鐘獎視帝李天柱等跨產業界專家與會。現場發布「樂齡友善調查」,同時進行專題分享及關鍵對談,探討高齡運動的最佳解方。
台灣人壽28日舉辦2025「樂齡友善調查暨論壇」,緯創醫學科技全新研發的AI運動輔助機器人「iKneego」驚喜開箱,台灣阿龍也帶大家跳阿龍動動保健操,簡單手指穴道操強化免疫力,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倡議健康活、快樂活更重要,正確且有效運動才能扭轉超高齡危「肌」、累積健康資產。
台灣人壽28日舉辦2025「樂齡友善調查暨論壇」,緯創醫學科技全新研發的AI運動輔助機器人「iKneego」驚喜開箱,讓大家看「健」智能科技、友善樂齡;台灣人壽超人氣吉祥物台灣阿龍也帶大家跳阿龍動動保健操,簡單2分鐘手指穴道操強化免疫力,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倡議健康活、快樂活更重要,正確且有效運動才能扭轉超高齡危「肌」、累積健康資產。
健身風潮興起,就算你沒有在健身,應該也有聽過「健身完要吃雞胸肉」吧?其實,補充蛋白質不是健身人的專利喔!蛋白質是支撐身體健康的基本營養,因此就算有沒有在健身,平時還是要補足蛋白質,才能讓身體的『基本建材』正常運作。營養師阿罐於個人FB粉絲團發文提醒,有5種人特別容易缺乏蛋白質,必須要特別注意。
中信金控子公司台灣人壽攜手遠見雜誌預計8/28論壇中共同發布2025「樂齡友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逾三成40歲以上熟齡族很少或從不運動;即使是愛「動」族,仍有35.2%僅做散步、走路等無效運動,甚至把家務或工作勞動當成運動,顯示民眾對正確運動認知不足,老後健康可能危「肌」四伏。
你做對運動了嗎?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攜手遠見雜誌共同發布2025「樂齡友善調查」,結果顯示逾三成40歲以上熟齡族很少或從不運動;即使是愛「動」族,仍有35.2%僅做散步、走路等無效運動,甚至把家務或工作勞動當成運動,顯示民眾對正確運動認知不足,老後健康可能危「肌」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