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船的搜尋結果,共162

  • 航運巨頭:陸汽車製造商已從成本領先者變成技術領先者

    航運巨頭:陸汽車製造商已從成本領先者變成技術領先者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憑藉先進的技術和實惠的價格席捲國際市場。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9日報導,全球最大的滾裝船運營商華倫威爾森表示,中國企業已進入創新和擴張的新階段,競爭力不足的歐洲汽車製造商正迅速失去全球市場份額。

  • 陸船舶工業向綠而行   前6月承接全球近7成綠色船舶訂單

    陸船舶工業向綠而行 前6月承接全球近7成綠色船舶訂單

    大陸央視財經1日報導,中國大陸近日公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鞏固提升礦業、冶金、化工、輕工、紡織、機械、船舶、建築等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截至今年6月,大陸已承接全球近七成的綠色船舶訂單。10月30日與10月31日,大陸接連交付兩艘自主研製的第五代LNG大型運輸船,彰顯中國大陸製造硬實力。

  • 陽明砸逾210億 與日簽造船合約

    陽明砸逾210億 與日簽造船合約

     陽明海運高達逾210億元造船合約正式簽定,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與日本造船董事代表檜垣幸人,28日在日本共同簽署購入三艘建造中新船與三艘新船建造合約,預計2028年起陸續交付,有助陽明船隊汰舊換新,確保中長期運力穩健供給與強化核心航線營運。

  • 美對中船隻開罰 中國前三季新接造船訂單量年減23.5%

    大陸工信部數據顯示,2025年1~9月,中國造船完工量3,853萬載重噸,年增長6%;新接訂單量6,660萬載重噸,年減23.5%;截至9月底,手持訂單量24,224萬載重噸,年增長25.3%。

  • 非美中船舶變搶手!貨櫃三雄 將迎轉單紅利

     中美貿易戰火延燒至海運領域,美對中國營運船舶或中國製造船舶開徵「港口服務費」,14日生效,中國也不甘示弱,同日起對美國擁有、運營、建造或懸掛美旗的船舶課徵「特別港務費」,推升美國線運價暴漲逾5成,「非美中」航商迎轉單紅利。

  • 中美海運戰升級!美國線運價 盼趁勢漲足

    中美海運戰升級!美國線運價 盼趁勢漲足

     中美14日開始互徵港口費全面開戰,從貨櫃、散裝航運到油輪等全在打擊範圍,從造船業一路燒向資本鏈,遠超過航運領域,激起一波波漲價潮,貨櫃航運界也面對共同問題,美國線運價已逼近或跌破成本線,船公司有志一同全力拉漲基本運價,貨櫃一哥MSC、長榮所屬OA聯盟、陽明所屬PA聯盟等船公司,計劃15日喊漲美西線運價600~800美元(每40呎櫃)、美東線約700美元,漲幅逾4成,船公司主要透過加大空白航班減少供給,挽救運價。

  • 美中港口費開戰 航運鏈告急、掀漲價潮

    中美14日開始互徵港口費全面開戰,從貨櫃、散裝航運到油輪等全在打擊範圍,從造船業一路燒向資本鏈,遠超過航運領域,不僅激發漲價潮,中國鎖定美國上市船東與未上市航商、租船營運商船舶開徵港口費,也傳出部分國際航商告急與美劃清界線,等在華南外海觀望暫不進港或取消靠港的消息。航運界強調,川習會預計10月底登場討論對等關稅、航運等貿易議題,整個市場情勢與運價走勢還會有變化。

  • 租屋需求強勁!租賃住宅服務業者 三年來增七成

     自2018年租賃專法上路,包租代管業蓬勃發展,據內政部不動產平台統計,目前全台租賃住宅服務業者共1,947家,比三年前大增70%,北北桃三都就占全國一半,反應北台灣租賃市場旺盛;高雄租賃住宅服務業者數近三年增逾1倍,成長最快。

  • 中美航運戰 成運價強心針

    中美航運戰 成運價強心針

     美國對中國船東與中國船廠建造船舶開徵天價港口費,即將在14日生效,劍指中國造船業,將重擊中國航運巨頭中遠海運(COSCO);中國也已修改《國際海運條例》新增反制措施,未來有權向美國船舶收費或禁止進入中國港口,提供受影響中國船東或航商有效救濟等。

  • 基隆列管蔣公銅像僅剩1座 目前暫無移置計畫

    基隆列管蔣公銅像僅剩1座 目前暫無移置計畫

    依內政部統計,基隆市錄案列管的威權象徵共有11件,截至今年8月底,列管11件之中,已有10件完成處置,迄今只剩下台船基隆廠內一座蔣公銅像還留存。台船基隆廠表示,這座銅像已經在廠區矗立46年,目前並沒有移置銅像的計畫。

  • 委國2武裝F-16戰機逼近美驅逐艦 反毒夾雜政治高度緊張

    委國2武裝F-16戰機逼近美驅逐艦 反毒夾雜政治高度緊張

    隨著川普政府加強在加勒比海打擊販毒集團,情勢進一步緊張。美國國防部官員證實,兩架委內瑞拉武裝F-16戰機5日稍早飛近一艘美國驅逐艦。

  • 《港股》恆指收挫153點 中資券商受壓

    香港股市在下跌一天之後,周三先升後跌,11時過後維持全時低走。儘管北京舉行九三大閱兵,陸港股市仍全數收黑。

  • 全球海運業急尋非中船舶、融資

    全球海運業急尋非中船舶、融資

     全球海運美國線去「中」化,從船隊擴大到金流。美國預計10月14日起對中營、中製船舶徵收天價港口費,船公司和海運聯盟大規模調派非中船隊跑美國線,同時急忙尋找非中資融資規避潛在風險。業界估,中國機構提供航運業約1,000億美元融資,大部分是售後回租協議,也有可能被視為中資船舶,恐難逃每次靠港需繳交百萬美元港口費。

  • 陽明董事長蔡豐明:扎根利基市場 抗海運四挑戰

    陽明董事長蔡豐明:扎根利基市場 抗海運四挑戰

     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上任至今滿周年,帶領團隊歷經美國關稅大戰,美國線價量動盪最大的一年。蔡豐明表示,目前看8月底、9月訂艙有增加,審慎期待第三季耶誕節等年終需求拉尾盤,但第四季關稅通膨可能影響美國線消費端,仍需觀察。

  • 澎湖漁港管理失靈 停航多年漁船傾斜漏油 岸巡忙鋪攔油索

    澎湖漁港管理失靈 停航多年漁船傾斜漏油 岸巡忙鋪攔油索

    澎湖馬公第三漁港繼端午節時,港內一艘2023年即已申請停航未出港的漁船宏勝富號在龍舟開賽前,被發現傾斜半沉在港內後,今日上午又一艘也是停航多年的CT4漁船瑞豐富號傾斜。但更傷腦筋的是,這漁船船主因助重大經濟罪犯徐少東偷渡在押中,船隻又積欠貸款抵押被拍賣不成,所以雖然開始漏油,但還找不到人出面處理。

  • 楊柳颱風路徑偏南 基隆仍現9級強陣風 吹倒看板、圍籬

    楊柳颱風路徑偏南 基隆仍現9級強陣風 吹倒看板、圍籬

    颱風楊柳雖然侵台路徑偏南,不及基隆市陸地範圍,但依中央氣象署的測報資料顯示,13日中午基隆測站仍測得高達9級的最大陣風,影響所及,基隆市中正區三沙灣及基隆轉運站都發生強風吹倒看板及鐵皮圍籬的零星事件。

  • 陸A股史上最大規模交易!中國船舶合併中國重工

    陸A股史上最大規模交易!中國船舶合併中國重工

    大陸觀察者報導,大陸A股「中國船舶」、「中國重工」股票13日開始停牌,A股史上最大規模交易——中國船舶吸收合併中國重工再進一步。根據此前公布方案,中國船舶將以37.84元(人民幣,下同)/股的發行價,向中國重工股東發行A股,換股比例調整為每1股中國重工股票換0.1339股中國船舶股票,交易金額達1151.50億元。

  • 疑夾擊菲船 陸海警船直撞自家驅逐艦 專家憂「最糟局面」

    疑夾擊菲船 陸海警船直撞自家驅逐艦 專家憂「最糟局面」

    近日一艘中國大陸海警船疑似在追逐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船隻過程中,意外撞上一艘中共海軍導彈驅逐艦後,船首嚴重受損。多位專家警告,此類過度激進的動作,容易引發超級大國的軍事衝突。

  • 高雄籍漁船捕魚遭撞沉 肇事船顧著找秋刀魚釀禍判賠4400萬

    高雄籍漁船捕魚遭撞沉 肇事船顧著找秋刀魚釀禍判賠4400萬

    高雄籍遠洋漁船「瑞盈號」在日本海域進行撈捕作業時,遭同為高雄籍「再發8號」漁船撞擊後沉沒,獲保險理賠4400萬元,但保險公司認為「瑞」號沉沒與「再」號有關,提告索賠4400萬元,高雄法院認為「再」號當時只顧著找秋刀魚,沒注意而肇事,法官審理後判定船公司、船長及輪機長需連帶賠償給保險公司。可上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