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五盤的搜尋結果,共163筆
台股上周五收跌248點,收27651點,成交量4691億元,分析師陳威良表示,主要來自於台積電修正的壓力,不過不用焦慮於指數的變化,反而要找其他冒出頭的個股,大盤記憶體和PCB是兩大熱門族群,在PCB族群當中他點名看好尖點(8021)、精成科(6191)、昇貿(3305)與南俊國際(6584)四檔。
台股上周以下跌116點、27532點作收,跌幅0.42%,5日線失守,分析師陳威良表示,台積電(2330)、鴻海(2317)收黑,主要是受累台幣貶值權值股被外資當提款機之故,而盤中被動元件族群齊步走揚,國巨*(2327)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第4季被動元件一定要買」,點名日電貿、鈺邦、三集瑞等6檔領頭羊。
10/17(五)盤後時段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僅供參考)
2025上海網球大師賽出現歷史等級的爆冷,世界排名第4的傳奇球星喬柯維奇(Novak Djokovic)在準決賽敗給世界排名204的瓦舍羅(Valentin Vacherot),這位來自摩納哥的選手以6-3、6-4直落二獲勝,成為史上最低排名的大師賽決賽選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中國祭出新關稅,並取消10月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計畫,中美緊張關係急速升溫,恐慌指數VIX飆升,華爾街股市10日先漲後跌,道瓊工業指數盤中一度升283點,其後崩跌887點,那斯達克指數一度瀉逾3.5%,終場四大指數盡墨,緊貼全日低位收盤。
09/26(五)盤後時段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僅供參考)
台股於22日再創歷史新高,大漲302點至25,880點、漲幅1.18%。國巨*(2327)、南電(8046)等被動元件與載板等概念股各擁題材,且搭上AI趨勢,於近期開始出量上攻,不僅於上周五盤勢震盪中攻上漲停,在22日台股攻高時也延續漲勢,漲幅更勝大盤,且站於所有重要均線之上,表現強勢。
日經指數周收在上漲近1%,並從前一個交易日的下跌中彈升;主要是因為市場對日本央行(BOJ)拋售高風險資產的擔憂,已經有所緩解。
台亞(2340)上周五盤中股價衝上33.6元,改寫10個月高價,上周累積漲幅共達16.93%,台亞今年8月虧損年減4成,單月每股虧損0.08元,台亞本周一股價翻黑下跌近3%。台亞旗下和亞智慧(7825)自主開發的自動化光學對位(Active Alignment, AA)系統,為AR眼鏡實現高解析度、亮度均勻與沉浸式體驗,和亞智慧周一股價衝上76.80元最高,改寫興櫃以來新高,大漲36.75%。
09/19(五)盤後時段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僅供參考)
09/12(五)盤後時段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僅供參考)
輝達(Nvidia)GB200 NVL72伺服器機櫃出貨加速,GB300也採用完全液冷式機架規模設計,市場正式迎來「液冷時代」;液冷散熱不再是配角,而是產業升級的關鍵主軸,後續對散熱能力與穩定性將有更高規格要求,散熱股奇鋐(3017)、雙鴻(3324)、台達電(2308)、勤誠(8210)等將迎來AI伺服器肥單。
上周五加權指數盤中觸24,570點創高,但收黑K跌破5日線,KD指標向下,短期偏整理。統一投顧分析師陳立委評估,9月蘋果新機、半導體展、台積電提前動工助攻,指數有望再創新高。本周選入健策(3653)、台虹(8039),再選入銳澤(7703)、南電(8046)、富邦金(2881)。
8/29(五)盤後時段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僅供參考)
此前投資人大舉押注於客製化晶片,為微軟和亞馬遜等的雲端AI工作提供動力;然而由於晶片製造商的資料中心需求前景未達預期,邁威爾(Marvell)股價目前在週五盤前大跌11.3%。
俄羅斯前世界球王麥維德夫(Daniil Medvedev)在今年美國網球公開賽首輪爆冷出局,並在場上因攝影師亂入「情緒失控」,痛罵裁判、猛砸球拍,遭協會開罰4萬2500美元(約新台幣130萬),這筆罰款甚至佔了他本屆獎金約三分之一。
8/22(五)盤後時段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僅供參考)
70歲資深媒體人馬西屏7月在社群坦承10年前就陸續出現失憶症狀,雖然後來澄清不是失智,且目前一切都好,病況仍引發粉絲擔憂。如今時隔1個多月,馬西屏日前宣布拿到圍棋冠軍,還成功取得段位證書,令網友不禁表示佩服。
台股上週續漲313點,持續朝歷史高點24,416 點邁進,雖然技術指標RSI已有市場過熱的疑慮,但多方仍是一波推一波,今日台達電、聯發科、奇鋐續扮多頭一軍,成功沖淡台積電以1,170元、開跌10元的空頭氣氛,惟加權指數仍未能順利翻紅,加權指數繼以24,272.55點、下跌61.93點開出後,一直陷入盤下整理,惟跌點仍得以控制在百點以內,顯示多方控盤力道仍強。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股價目前在週五盤前交易中暴跌了約14%。該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在週四盤後公布業績,指由於中國需求低迷,預計第四財季(8~10月)表現疲軟,引發人們對關稅相關風險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