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低碳化的搜尋結果,共373

  • 捷綠盟科技 推循環經濟產業鏈

    捷綠盟科技 推循環經濟產業鏈

     捷綠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宏權表示,他的職涯並非一開始鎖定環保產業,他早年在不同領域累積經驗,逐漸摸索出自己的方向。他坦言「自己個性上喜歡服務群眾」,這份特質延伸到後來的醫療與環保產業。 從醫療器材到循環建材,跨度看似遙遠,但是核心精神始終一致,希望能藉由產業的力量帶來正向影響。他沒有刻意營造宏大的使命,而是以務實態度,把服務精神轉化為具體事業,從個人層面的「幫助人」到社會層面的「造福群眾」。

  • 告別進口稀土!工研院攜手2大廠 推超省電EC風扇 年省電少蓋一座電廠

    告別進口稀土!工研院攜手2大廠 推超省電EC風扇 年省電少蓋一座電廠

    工研院攜手傳恆綠能科技與聯昌電子發表「廣域高效電子換向(EC)風扇」新品。技術採用工研院自研的「零稀土IE5永磁馬達」與「高效率無電解電容驅控平台」,打破稀土磁材進口依賴、實現臺灣關鍵零組件自主製造,可讓空調、資料中心及半導體廠之氣流循環設備的能源效率提升逾6成,每年節電超過1.5億度,相當於少蓋一座電廠。

  • 賴總統:投9千億拚能源轉型

    賴總統:投9千億拚能源轉型

     總統賴清德5日出席中國生產力中心(CPC) 70周年感恩論壇開幕式,肯定CPC長期扮演產業升級重要推手,引導產業提升附加價值與國際競爭力。他並表示,政府預計在2030年前挹注9,000億元,帶動民間共同投資4兆元,加速引導綠能、儲能、節能等能源轉型,以加速產業升級。

  • 宏于電機戰略性整合 迎戰AI浪潮

    宏于電機戰略性整合 迎戰AI浪潮

     台灣智能配電盤的領導廠商(曾獲玉山獎及新品獎肯定)宏于電機(7869)在10月29日至31日的Energy Taiwan 2025中,總經理詹家榮宣布,公司正加速從單純的設備供應商,戰略性轉型為一站式「電力系統整合商」,面對AI產業爆炸性的電力需求,以及全球淨零轉型的共同目標,公司將以其在智能配電網、低碳網上的領先技術,搶占未來電力基礎設施的核心地位。同時,預計於今年12月完成興櫃,預計明年完成上櫃。

  • CPC歡慶70周年 賴總統親臨祝福

    CPC歡慶70周年 賴總統親臨祝福

     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 CPC)於昨(5)日歡慶70周年,舉辦「成長、共好、信賴的CPC」感恩論壇。總統賴清德親臨現場祝福。總統致詞時表示,董事長許勝雄事業經營相當成功,他將自己成功經驗,透過CPC輔導能量擴散到各個產業,對台灣貢獻,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總統也說,CPC不僅僅服務在地產業,更透過亞洲生產力組織(APO)參與,讓會員國看見台灣的經營管理服務能量,讓世界看見台灣。

  • 《傳產》石化業利空夾擊!工研院估2025年產值衰退近13%

    工業技術研究院最新產業分析指出,台灣石化產業正面臨全球產能過剩、復甦緩慢及國際貿易風險交錯的嚴峻挑戰,預估2025年整體產值僅約1.3兆元,較2024年衰退達12.8%。工研院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台幣升值與全球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導致國內製造端趨於謹慎保守。工研院建議,台灣石化業應加速朝向高值化、低碳化與循環化發展,以強化長期競爭力。

  • 石化產業多壓夾擊2025年估衰退12%   應提高用料自主躲低利紅海

    石化產業多壓夾擊2025年估衰退12% 應提高用料自主躲低利紅海

    慘!產能過剩與復甦緩慢,附加美國對等關稅、台幣升值影響,工研院預估2025年台灣石化產業產值約1.3兆元,較去年衰退12.8%。面對國際政經局勢快速變動,該院建議要大步朝向高值化、低碳化、循環化發展,維持競爭力。另外危機也是轉機,如可掌握循環經濟趨勢,提高用料自主能力,也是能區隔低利紅海市場的策略。

  • 金印獎頒獎 見證台灣印刷工藝

    金印獎頒獎 見證台灣印刷工藝

     堪稱全台最具代表性的印刷界盛事「第19屆臺灣金印獎」於10月31日假高雄翰品酒店盛大舉行。

  • 《其他電》大客戶積極擴產 迅得半導體營收續成長

    半導體大客戶積極擴產,迅得(6438)董事長王年清表示,今年半導體相關營收佔比已逾一半,2026年半導體相關營收會持續成長,營收佔比可望接近60%,2025年營收有望創下歷年新高,明年亦可望維持今年水準。

  • 越創×航銓 打造商用LEV CLEVER平台

    越創×航銓 打造商用LEV CLEVER平台

     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與城市物流對「最後一哩路」的迫切需求,輕型電動載具(LEV)的開發門檻成為市場痛點。越創科技與航銓科技正式宣布策略合作,聯手打造專為商用LEV量身設計的次系統平台-CLEVER(Commercial Light Electric Vehicle Enlightening Resources),此平台整合模組化動力、先進車控輔助與智慧車聯網技術,目標是提供高效、安全且可彈性擴展的「一站式技術資源庫」。

  • 產學共創永續價值!南華大學與久隆機械攜手落實碳盤查與智慧製造

    產學共創永續價值!南華大學與久隆機械攜手落實碳盤查與智慧製造

    在全球淨零碳排與永續轉型浪潮下,南華大學永續中心日前與深耕汽機車維修工具與保養設備製造的久隆機械工業有限公司攜手,成功執行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製造業轉型推動計畫」碳盤查加值應用。此合作不僅協助久隆機械導入精確的碳盤查與低碳技術,更有效推動其智慧化升級,大幅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 東元:與鴻海合作效益明年顯現

    東元:與鴻海合作效益明年顯現

     東元(1504)董事長利明献22日指出,東元與鴻海(2317)合作在已鎖定全球AI基建、鴻海在全球200多個廠區推行智慧工廠廠務節能管理,及鴻海、電電公會在海外設立科學園區等,都是合作方向。對於東元近期股價大漲,利明献表示也很意外,顯示市場對東元的期待很高。

  • 東元股價瘋漲!董座利明献稱「很意外」與鴻海合作明年發酵

    東元股價瘋漲!董座利明献稱「很意外」與鴻海合作明年發酵

    東元電機參加「2025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暨人工智慧物聯網展」,展現在智慧製造與永續能源領域的技術力與創新成果。東元董事長利明献受訪時指出,與鴻海合作已鎖定全球AI基建、鴻海在全球200多個廠區推行智慧工廠廠務節能管理,以及鴻海、電電公會在海外設立科學園區等,都是合作方向,對於近期股價大漲,他表示,自己也很意外,顯示市場對東元的期待很高。

  • 智慧製造、勞安環境雙軸升級 幸記工業打造MIT新典範

    智慧製造、勞安環境雙軸升級 幸記工業打造MIT新典範

     成立於1971年的幸記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敲擊工具製造超過半世紀,是台灣少數兼具設計、鍛造與製造整合能力的專業大廠。產品涵蓋鎚、斧、木工鑿刀、拔釘器、鈑金工具組、六角板手等全系列工具,長年以「堅實耐用、精準手感」的品質深受國內外買主信賴。

  • 第138屆廣交會登場 大陸綠色智造產品吸引全球客商

    第138屆廣交會登場 大陸綠色智造產品吸引全球客商

    中新社報導,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一期正在廣州舉行。眾多中國企業攜綠色低碳及智慧製造產品亮相,憑藉創新實力「圈粉」全球客商。

  • 上緯攜手氫谷動能 推氫能產業鏈

     上緯投控(3708)與台灣首台氫能巴士領導廠商氫谷動能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在「氫能巴士及特種車輛的動力系統」領域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氫能產業生態鏈發展;雙方結盟象徵氫能技術跨界整合,透過氫能供應與應用技術的整合,加速推動低碳交通與氫能產業發展,打造永續交通新藍圖。

  • 《綠能環》上緯投控攜手氫谷動能 簽署MOU深度合作氫能巴士動力系統

    上緯投控(3708)今(16)日與全台灣第一台氫能巴士領導廠商氫谷動能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在「氫能巴士及特種車輛的動力系統」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氫能產業生態鏈的發展。

  • Lean3衝刺量產!台日合作電動三輪車募得4.5億日圓

    Lean3衝刺量產!台日合作電動三輪車募得4.5億日圓

    都市微型電動車新創 Lean Mobility 宣布完成Pre-A輪4.5億日圓募資,並於日本愛知縣設立總部,加速首款三輪電動車「Lean3」量產及全球布局。該車主打前雙輪轉向、主動傾角控制等技術,鎖定都市短程通勤市場,預計2026年台日同步交車。公司採「日本研發、台灣生產、全球銷售」模式,並以數據平台打造循環型移動服務。

  • 經部參與台北紡織展 打造專館

    經部參與台北紡織展 打造專館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10月14日於2025台北紡織展(TITAS)打造專館並舉行開幕儀式,整合工研院、紡織所、紡拓會、鞋技中心、塑膠中心及印研中心六大法人,展出台灣紡織產業在數位製程、循環再生與產品創新三大領域的42項創新成果。

  • 英飛凌供電方案 AI伺服器靠山

    英飛凌供電方案 AI伺服器靠山

     隨著人工智慧(AI)的快速演進,全球各行各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從智慧製造、醫療診斷到智能車等領域,AI的應用正改寫無數產業的未來版圖,然而在AI帶來無限可能的同時,其背後龐大的運算負載亦對能源體系帶來了巨大挑戰,特別是支撐AI運行的資料中心和伺服器架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