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健康管理部的搜尋結果,共10

  • 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醫揭「誘發」關鍵

    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醫揭「誘發」關鍵

    57歲主持人沈玉琳驚傳疑似罹患猛爆性肝炎,被送往台北內湖三軍總醫院接受治療,一度有消息指出他病情惡化至腦水腫並陷入昏迷。胃腸肝膽科醫師說,猛爆性肝炎禍首多為肝炎,另外B型肝炎復發、飲酒過量、服用不明偏方、中草藥濫用及代謝異常、熬夜、過勞等也會誘發,醫師提醒,一旦出現噁心、食慾不振、異常疲倦、皮膚或小便變黃等症狀更是危險警訊。

  • 1日3抽連14天 醫:恐致血管瘤

    1日3抽連14天 醫:恐致血管瘤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教練遭爆強迫選手配合研究抽血,有學生一天被抽3次血、連抽14天,更傳出執行抽血者非醫事人員。醫師指出,非專業人員扎針,次數可能較多,若連續單點扎針3次以上,血管會變得非常脆弱、甚至出現血管瘤;醫檢師譴責,抽血應由專業執行,否則可能感染。

  • 1天被抽3次血做研究?專家揭恐怖後遺症

    1天被抽3次血做研究?專家揭恐怖後遺症

    台灣師範大學周姓女足教練被爆要求選手配合研究抽血,甚至有學生1天被抽3次血,涉違反《人體研究法》。專家指出,目前不確定受害者是1天被扎3次,還是扎1次抽3管血,假如不是專業人員,可能會增加扎針的次數。長期之下,可能如同毒癮患者,出現下針處硬化、受傷癒合不良的問題。連續在單點扎3~5次之後,血管就會變得非常脆弱,甚至會出現血管瘤。

  • 大腸鏡篩檢 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95%

    大腸鏡篩檢 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95%

     預防癌症定期健檢是關鍵,昕新智慧診所院長兼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醫師 呼籲,民眾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例如大腸鏡篩檢、肺癌篩檢等,提早發現病灶進行妥善處理,更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

  • 健檢報告認真看 遠離共病威脅

    健檢報告認真看 遠離共病威脅

     「健康是投資,不是成本」,已成琅琅上口的口號,其中最重要的貢獻在於預防醫學。專家提醒民眾定期做檢查,務必記得自身重大疾病,熟悉自己的用藥,尤其有藥物過敏問題者。收到檢驗報告切勿丟在抽屜內,須認真看待。長輩平時也可以進行超慢跑,改善心肺功能。

  • 器官如泡糖水 血糖沒控好恐洗腎

    器官如泡糖水 血糖沒控好恐洗腎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全台目前有超過200萬名糖友,每年以2.5萬人的速度增加。許多糖友會擔心吃藥傷腎,未遵從醫囑控糖。專家點破迷思指出,糖尿病患的器官如同蜜餞泡在糖水中,每個器官都會受損,在眼睛會出現視網膜病變,在心臟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腎功能也會變差,甚至得洗腎。降血糖藥不會傷腎,不規律用藥才傷腎。

  • 器官泡糖水 不規律用藥最傷腎

    器官泡糖水 不規律用藥最傷腎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全台目前有超過200萬名糖友,每年以2.5萬人的速度增加。許多糖友會擔心吃藥傷腎,未遵從醫囑控糖,專家點破迷思指出,糖尿病患的器官如同蜜餞泡在糖水中,每個器官都會受損,在眼睛會出現視網膜病變,在心臟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腎功能也會變差,甚至得洗腎,降血糖藥不會傷腎,不規律用藥才傷腎。

  • 「生醫竹北健康管理中心」 提供個人化優質精準的健康服務

    「生醫竹北健康管理中心」 提供個人化優質精準的健康服務

     「用心築健康!」新竹台大分院在竹北生醫院區成立「生醫竹北健康管理中心」,21日由院長余忠仁、台大副校長張上淳等人剪綵開幕,並安排健康管理中心導覽運用科技結合智慧醫療,為民眾提供個人化優質、精準的健康服務。

  • 健檢像投資 精準預防疾病

    健檢像投資 精準預防疾病

     預防勝於治療,是現代人不可不知的重要觀念,高齡化世代來臨,健檢需求也和過去有所不同,醫師分析,腦心血管檢查、癌症篩檢、失智風險評估、肌少症風險評估、骨質密度檢測,都是維持身體功能的重要項目。

  • 銀髮族練起來 預防肌少症 減緩肺阻塞

    銀髮族練起來 預防肌少症 減緩肺阻塞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在南港展覽館登場,本報和新光醫院共同舉辦「健康達人講座」,2日邀請新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鎮均主講「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肌少症的關係」、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主講「預防醫學於健檢的進階展望」、昕新智慧診所醫師江建昌分享「21世紀合適的健檢項目和AI內視鏡的功效」。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