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PC的搜尋結果,共183筆
PC品牌廠新品逐步於下半年放量,推升AI PC在整體PC市場滲透率較上半年有明顯提升。法人看好,AI PC出貨在自家滲透率高的華碩及微星,可望受惠旗下AI PC及電競產品的出貨增溫,進而推升營運表現成長。
可成(2474)今(6)日公布10月集團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4.53億元,月減7%、年增5.8%。第三季單季營收48.61億元,季減4.4%、年減5%。累計前10月集團合併營收157.4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28億元、年增6.3%。
瑞昱(2379)29日舉行法說會,受上半年提前拉貨高基期影響,第三季財報表現未見傳統旺季效應,單季稅後純益為34.29億元,季減12.3%、年減21.6%,每股稅後純益(EPS)6.69元。展望第四季,瑞昱副總經理黃依瑋認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變動及客戶年終庫存調整,公司持審慎保守態度。
瑞昱(2379)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受到未出現過往旺季效應,加上上半年基期偏高,第三季稅後淨利季減12.3%、年減21.6%,每股盈餘為6.69元。展望第四季,副總黃依瑋表示,因美國關稅政策可能變動,瑞昱將維持審慎保守的態度。
全球PC第三季出貨量季增6%,優於市場預期,估算第四季將優於過往季節性需求,並上修2025年全球PC出貨量預估至年增5%。其中,商用PC需求較為強勁,將有利緯創(3231)、英業達(2356)等供應鏈表現。
市調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第三季全球個人電腦(PC)市場迎來加速成長,總出貨量達7,580萬台,年增9.4%。中國品牌聯想(Lenovo)表現強勁,出貨量年增17.3%至1,940萬台,以25.5%的市占率穩坐冠軍寶座,並拉大與第二名惠普(HP)的差距。
美系外資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直言全球PC半導體市場進入第四季前仍顯疲弱,多數零組件僅有低個位數成長,不過與iOS相關的零組件相對展現韌性,主因在於更具優勢的成本效能比,加上2026年觸控面板導入的預期,將進一步提供支撐。外資同時看好台股族群表現,調升譜瑞-KY(4966)、義隆(2458)評等至「加碼」,目標價分別由747元調升到888元,120元調升到150元,相對下調祥碩(5269)至「減碼」目標價1600元調降到1380元。整體而言,外資預估MacBook出貨量在2025年將成長9%,2026年則仍有3%的增幅。
全球PC市場今年雖有關稅政策、匯率波動與地緣政治等不利因素影響,不過產業界及研調機構多仍對2025全年度PC出貨總量看增長有共識。惟在歷經上半年美國、中國及印度等三大單一市場皆有優於預期的成長後,下半年PC產業動能恐走緩,台系品牌包括宏碁、華碩與微星,則皆積極維穩各自優勢、於有利市場站穩腳步。
聯電(2303)8月合併營收191.59億元,呈現年月雙降表現,隨下半年進入產業傳統旺季,加上公司對第三季出貨與產能利用率預估正向,市場法人認為,聯電第三季營運有望維持小幅成長。
汎瑋(6967)受惠AI筆電訂單發酵、產品組合轉佳,營運加速衝刺。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受惠Windows 10即將退場所帶動的換機需求、AI PC採用率提升,及商用市場需求回溫,第二季全球PC出貨量年增8.4%,多家國際品牌積極擴大AI PC產品布局,包括電競與輕薄筆電等多元機型,皆朝向多風扇、高熱密度、高頻運算的方向設計,對導熱材料的穩定性與加工性提出更高挑戰。
IC設計公司神盾(6462)宣布,與瑞典生物辨識領導廠商Fingerprint Cards(以下簡稱 Fingerprints)簽訂專屬合作協議。除了既有的行動裝置市場外,雙方合作範疇正式延伸至PC產品線,涵蓋 Fingerprints於PC領域的專利與技術授權,為客戶同時提供行動與PC端的完整解決方案。
新單出貨助力,台特化(4772)、新應材(4749)聯袂交出7月、前七月營收年增雙位數表現。台特化7月營收0.88億元,年增31.29%;前七月營收5.7億元,年增20.92%。新應材7月營收3.39億元,年成長18.09%;前七月營收24.51億元,年增33.45%。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在報告中指出,2025年第二季全球PC出貨量市場年增8.4%,創下2022年以來最高年成長率,當時疫情驅動的需求提振了市場。品牌方面,中國企業聯想,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美國對等關稅持續擾亂電子消費市場,研調機構IDC發布第2季全球PC出貨報告,雖然年增6.5%,但美國市場已經出現需求放緩的現象。而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持續碰壁,消費市場也在AMD的急起直追下,CPU市占率續降,5年下跌16%,反觀AMD目前市占率已經成長到4成。
美國關稅連動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下的軍事衝突等不利因素,持續對全球PC產業帶來影響,各界對市況前景看法亦分歧。其中,於今年首季皆展現雙位數出貨增長的美國及印度等三大市場,繼上半年湧現優於預期的成長動能後,下半年恐轉年減,也因此使得部分PC品牌廠下修出貨目標,全年度改守持平以上水準。
金屬機殼廠可成結束經營權之爭,5月營收繳年、月雙增成績單,受惠於關稅豁免期的提前拉貨潮,單月營收達17.75億元,寫最近五個月新高紀錄,較4月大幅成長18.2%。
和碩(4938)5月營收出爐,金額為856.85億元,月減16.7%、年減8%。累計前5個月營收為4609.89億元,年增6.42%。雖然5月營收滑落至千億元以下,不過,和碩共同執行長鄧國彥在上週五的股東會明確表示,今年會有旺季,和碩下半年業績比上半年好。
代工大廠和碩6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童子賢、副董事長程建中以及共同執行長鄭光志、鄧國彥4巨頭出席,針對面對國際變局與市況雜音,對下半年展望採取審慎態度,強調匯率衝擊有限。
和碩(4938)今日(6日)股東會,對營運展望釋出正向看法,下半年受惠於旺季會比上半年好。北美生產基地除了墨西哥持續擴產,對美國設廠評估已至最後階段,在優先考量電力及專業工程師兩大因素之下,地點會與其他業者接近,最快本月或下月就可拍板。
雖然美國關稅對國際貿易與產業市況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未消除,但研調機構IDC仍上修了2025年度全球PC出貨預估數,將年增4.1%、達2.74億台。相對於今年2月間,IDC原預估的年增幅3.7%、約2.73億台,雖僅有微調0.4個百分點,不過IDC認為,換機潮與傳統第三季旺季皆仍可望為市場挹注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