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功率半導體元件的搜尋結果,共26

  • 《產業》工研院攜手三菱電機 打造高韌性綠能電網

    因應淨零轉型與AI用電大幅成長趨勢,可靠的電力供應將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工研院宣布與日本三菱電機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推動百萬瓦級功率轉換系統(PCS)的驗證與應用,推進先進功率半導體在電網中的應用布局,為綠能併網與產業升級奠定基礎。

  • 利空夾擊 永光8月續虧

    利空夾擊 永光8月續虧

     永光(1711)受到整體需求減緩及新台幣升值拉低毛利率影響,自結8月本業虧損0.38億元,稅前虧損850萬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累計前八月本業虧損0.89億元,稅前淨損0.84億元。

  • 電子化學品出貨支撐 長興、永光8月營收來了

    長興(1717) 隨電子化學品出貨支撐,8月營收33.65億元,月增1.85%,但較去年同期減少15.01%;前八月營收271.35億元,年減7.41%。下半年下游電子業旺季需求正面看待;PCB高階產品受惠AI伺服器、高速運算平台、衛星通訊等應用暢旺,需求良好,將挹注乾膜光阻等電子材料增長。旗下長廣(7795)真空壓膜機台產品也積極佈局半導體面板封裝領域,有望成為下一波成長動能。

  • 電子化學品夯 永光H2動能俏

     永光(1711)受惠AI、半導體需求活絡,旗下電子化學品營運展望連動看好。永光總經理陳偉望日前於法說會表示,電子化學品展望最為樂觀,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佳,尤其在半導體前端製程化學品、後端封裝PSPI(感光型聚醯亞胺)及面板低溫材料的布局都在發酵,後市需求看好。

  • 營運失色 永光H1轉虧

     永光(1711)受制對等關稅議題未明,市場需求減緩,加台幣升值衝擊毛利率降低,5月本業、業外齊陷虧損,6月匯兌波動雖趨緩,仍出現連續第二個月虧損;自結6月營收5.98億元、年減15.5%,營業虧損0.45億元,稅前虧損0.58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影響所及,永光上半年營收39.28億元,年減4.2%,營業淨損780萬元,較去年同期大減1.15億元,稅前虧損0.5億元。

  • 永光 特定買盤進駐

    永光 特定買盤進駐

     永光(1711)隨特定買盤進駐,股價止跌反彈,11日以15.6元收盤,漲幅2.63%,成交張數1,800張,比前一交易日增加29.4%。其中,外資、自營商買超377張、103張。股價站上5日均線之上。

  • 強茂40億元聯貸案 土銀主辦

    強茂40億元聯貸案 土銀主辦

     響應「五大信賴產業」願景,金融業力挺半導體產業。土地銀行於7月3日與功率半導體元件大廠強茂共同舉行「強茂股份有限公司五年期新臺幣40億元永續績效連結聯合授信案」簽約典禮,由土地銀行攜手九家本土銀行共襄盛舉,最終超額認購比率達157%。

  • 台幣強升爆擊!永光5月營運轉虧 長興獲利月年雙減

    永光(1711)受制新台幣大幅升值,導致整體毛利率降低,加上認列較大匯兌損失,5月自結營收年減17%,本業轉盈為虧,營業淨損0.15億元,較去年同期淨利減少6,458萬元,稅前淨損0.76億元,較去年同期淨利減少1.28億元;前五月營收年減2%,營業淨利0.37億元,年減4,785萬元,稅前淨利大幅縮水至816萬元,較去年同期淨利翻倍減少,達1.64億元。

  • 永光、長興布局新領域 營運穩健

     永光(1711)因出貨持穩推進,4月營收年增4%,惟受新台幣升值造成匯損影響,以及去年同期有匯兌利益墊高基期,自結4月營業淨利0.28億元、年減0.1億元,稅前盈餘0.27億元,年減0.5億元;累計前四月營業淨利0.52億元、年增0.17億元,稅前盈餘0.84億元、年減0.36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15元

  • 匯損來!永光、長興前4月每股稅前盈餘出爐

    永光(1711)因出貨持穩推進,4月營收年增4% ,惟受制台幣升值之匯兌損失,以及去年同期台幣貶值有匯兌利益之差異,自結營業淨利0.28億元,年減1,030萬元,稅前淨利0.27億元,年減5,349萬元;前4月營收年增3%,營業淨利0.52億元,年增1,672萬元,稅前淨利0.84億元,年減3,615萬元,每股稅前盈餘0.15元

  • 電動車、AI 博盛半導體兩大戰力

    電動車、AI 博盛半導體兩大戰力

     Mosfet新兵博盛半導體(7712)專注於功率半導體元件的研發與製造,董事長孟祥集指出,博盛Mosfet產品開發齊全,高壓元件更顯優勢,滿足電動車、AI伺服器等領域之高效能需求。他透露,今年AI伺服器帶動原先在PC、NB 及Server的應用功能提升,相關產品已通過伺服器領導廠商之驗證;車用產品也打入日本及韓國車用零件廠商供應鏈,有望成為推升營運動能之兩大引擎。

  • 《半導體》台亞感測營收 H2拚增高個位數

    台亞(2340)周二舉辦財務業務概況座談會,台亞新任總經理蔡育軒表示,受益於2024年AI熱潮擴大進入智慧生活應用,台亞的發射、感測及功率元件等產品帶來穩定成長的營收動能。不過獲利方面,台亞轉骨期間面臨大量資本支出與產品驗證等攤提而侵蝕獲利的陣痛期,不過後續等待新產品新技術認證後將會持續貢獻財報。下半年重點目光為感測元件,稼動率提升,感測營收可望成長高個位數。

  • 台亞旗下星亞 每股45元重返興櫃

    台亞旗下星亞 每股45元重返興櫃

    台亞(2340)27日召開法說會,集團旗下星亞視覺(7753)將確定於8月29日以每股45元價格重返興櫃,為集團積極轉型與專業分工邁出重要的第一步。

  • 《櫃買市場》博盛半導體送件申請上櫃

    博盛半導體(7712)送件申請股票櫃檯買賣。

  • 《電零組》國巨參與力智私募 成最大單一策略股東

    國巨公司(2327)宣布將參與力智(6719)私募普通股認購,全數認購2100萬私募普通股,若此次私募普通股認購程序完成後,國巨將持有力智新發行普通股後20.23%股權,成為力智最大單一持股的策略股東。

  • 力智高效整合電源產品 吸引國巨注資

     完整電源解決方案,力智備受上下游供應鏈關注。少數同時兼備電源管理IC及分離式功率元件技術,力智提供高整合、高效能與高密度之電源解決方案,國巨此番策略投資,凸顯其進軍主動式元件企圖心。

  • 國巨參與力智私募 持股20.23%成最大單一股東

    國巨公司(2327)與力智電子(6719)經雙方董事會決議,國巨將參與力智私募普通股認購,全數認購2,100萬私募普通股,若本次私募普通股認購程序完成後,國巨將成為力智最大單一持股的策略股東,持有力智20.23%股權。

  • 看好車用龐大商機 合晶中科廠投資 上調至173億

    看好車用龐大商機 合晶中科廠投資 上調至173億

     合晶(6182)看好車用市場商機龐大,預計投資173億元,於中科二林園區建置新廠,較原先規劃的150億元上調投資額,主因土建成本增加之故。

  • 材料與元件技術並進 氧化鎵商業化腳步漸近

     隨高壓、高溫、高頻等應用場景增加,氧化鎵Ga2O3作為一種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已經被認為是下一代功率半導體元件的有力競爭者,特別是在電動車、電網系統、航空航太等領域。相較於氣相生長的碳化矽與氮化鎵,氧化鎵單晶製備可透過類似矽單晶熔融生長法來完成,因此擁有較大降本潛力。

  • 蔚華科新品 最快H1出貨

     半導體設備廠蔚華科(3055)2023年推出新產品JadeSiC-NK非破壞性缺陷檢測系統,由於切入市場痛點,目前和多家國內外矽晶圓廠客戶接觸中,部分客戶進入已最後階段,第一季有望取單,上半年可望開始出貨,2024年新產品出貨展望樂觀,公司力拚2024年全年營運轉虧為盈。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