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加速器計畫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台端(3432)正式發表全新微電車TUKU,不僅象徵集團在電動二輪市場的全新布局,也揭示本土品牌推動綠色移動的新方向。該公司近年積極發展「綠能×智慧移動×永續科技」三大核心事業,旗下品牌橫跨電動輔助自行車、微電車與智慧通勤載具,包含SOKER、ASPADZ、COSWHEEL、DUKY、TUKU等。
經濟部產發署的「AI信賴加速器(TAA)」計畫宣告成立,大同(2371)旗下大同世界科技(8099)獲邀參與,並成為核心夥伴暨「產業AI架構師」代表。TAA計畫目標是兩年內完成100個具代表性且可驗證的AI產業落地案例,大世科表示,將會以關鍵技術與整合能力,協助實現AI的「可運作、可維運、可擴充」願景。
由全台最大產業加速器StarFab與新竹縣政府共同成立的「新竹AIoT加速器」計畫,4年來累計吸引上百家海內外新創團隊參與,今年更首度啟動「竹夢領航,智匯星國」海外創新交流活動,前往新加坡透過實地參訪、媒合交流,驅動雙向合作契機,助新創接軌國際市場,預計創造千萬商機。
AI浪潮席捲世界,全球產業乃至國家城市競相投入巨量資源,推動新一波創新浪潮。新北市政府將於8月22日舉辦「2025新北智慧城市國際論壇」,今年主軸為「AI賦能、永續共融」(AI Empowerment: Building a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City),聚焦AI科技創新對於智慧城市以及城市永續發展的未來圖像。
台灣企業面對全球競爭,亟需升級營運模式。好食好事基金會日前成功舉辦「國際成長策略實戰營」,邀請全球頂尖的美國百森商學院教授文森‧奧涅瑪(Vincent Onyeama)來台,吸引逾50位台灣企業與新創決策者參與,這場實戰營旨在為台灣企業全面強化營收結構、提升銷售效能,並提供邁向國際化成長的具體策略與工具。
全球最大規模的生技展會「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BIO 2025) 於6月16至19日在美國麻州波士頓登場,經濟部與各相關部會設立臺灣館,盛大參與。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指出,本次展示超過50項技術或產品,以新藥、器官晶片、AI輔助癌症篩檢等開發為特點。
為加速國內淨零新興產業發展,環境部長彭啟明22日宣布,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專案辦公室23日正式揭牌,總統賴清德將赴環境部出席「台灣綠色成長啟動暨亞洲綠色成長論壇開幕儀式」,後續待資金到位,第二季就會正式受理企業申請並進行案件審查。
台灣首個專注於人工智慧(AI)領域的加速器計畫「TAI1」,5月21日於InnoVEX國際新創展會正式啟動,由全台最大企業加速器StarFab Accelerator聯手NVIDIA Inception計畫共同推動,並且攜手國內外指標產業資源,共同打造全球最具影響力的AI新創培育平台。
第8屆好食好事加速器正式啟動,11家聚焦食農科技、供應鏈服務與新型飲食體驗的新創團隊齊聚亮相,包括AI選址、虛擬人客服、冷鏈保濕、衛星倉儲、食材流通、減碳實踐,再到新型食物與傳統美食標準化,全面串聯食農上中下游價值鏈。這群新創用技術驅動解決現場問題,同時也用創意回應人們對飲食與生活的期待與情感,突顯食農科技能有溫度、融入日常的創新特色。
台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智雲)致力打造主權AI數位經濟生態系,協助臺灣產業快速取得高效益、低門檻的AI智慧應用及雲端架構解決方案。透過提供AIHPC雲端運算資源,支援企業數位為研發所需,讓新創與企業能更迅速、靈活地建置、訓練、管理與部署AI智慧應用,加速數位轉型成果實現,同時兼顧ESG減碳的永續發展目標。
亞馬遜全球開店首屆「新銳品牌加速器計畫」正式開跑,該計畫共同攜手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中華開發資本、STARTUP101及重量級業界專家,針對具備自主產品研發與設計能力並希望擴展全球市場的臺灣新創品牌,尋求規模擴張、未來有對外募資需求的品牌,以及具備本地電商經驗並希望進軍海外市場以尋找更多業務增長機會的品牌,提供為期6個月的扶持,包括一對一官方輔導、創業資源連結、專業導師對談、社群活動及募資機會等,在協助臺灣業者加速品牌成長、提升募資能力、拓展全球市場。
環境部去年成功向國發基金爭取100億元成立「綠色成長基金」,昨公布相關要點,要求被投資對象為,執行淨零永續相關國內非上市櫃企業,或主要營業活動在我國的境外企業,如果是6大重點投資對象,或與特定中央單位有合作、受委託、研究計畫補助獲核定的關係,可分別獲國發基金最高2、3倍的投資金,但限制單一企業被投資總額不超過1.5億元,單次投資也不能超過1億元,盼今年第2季受理投資申請。
為達成2050淨零轉型,環境部爭取百億基金投資淨零永續新興產業。環境部10日說明,日前已發布相關作業要點,另也同步推動成立專案辦公室及信託專戶,未來將展開一連串說明會廣邀共同投資人,持續朝今年第二季受理投資案件申請之目標邁進。
環境部去年成功向國發會爭取100億元成立綠色成長基金,以投資淨零永續新興產業,今天進一步公布相關要點,明訂被投資對象為執行淨零永續相關國內非上市櫃企業或主要營業活動在我國的境外企業,並限制單一企業投資金額不超過1億5000萬、單次投資不超過1億元,預估最快今年第2季受理投資案件申請。
以扶植台灣飲食、農業創新作為使命的好食好事基金會,在食農產業中推動「青年人才育成」、「飲食研究發展」各項計畫,盼創造「更透明」、「更健康」、「更永續」的飲食環境,近期更有兩位優秀團隊榮獲第34屆全國十大神農獎的肯定!基金會也期待未來攜手更多夥伴,共同開創台灣農業新篇章。
國科會精準運科暨擴能研究團隊前進法國巴黎,探訪巴黎奧運的成功經驗,並尋求兩國更多的合作可能,經過五天馬不停蹄的密集參訪行程,團隊成員收穫滿滿,不但得到交流單位的善意回應,更為未來的相互交流,打好堅實基礎,讓團隊獲得更多不同想法衝撞,期盼醞釀出更好的研究成果。
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66歲社工陳慧美,曾在美國生活深刻體會新移民的處境,返國後努力完成大學,以研究新移民女性創業歷程取得碩士學位,投入社工行列6年,設身處地服務新住民姊妹,協助解決各種難題,用行動證明「人生沒有終點站,只有新的起點!」
醫療系統聯盟(Healthcare Systems Consortium, HSC)為表彰在醫療領域與教育行政優秀的個人及團體,2024年首度舉辦醫療科技系列獎項評選,其中「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日前由中山醫學大學(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獲得,成為該獎項的唯一得主。
醫療系統聯盟(Healthcare Systems Consortium, HSC)為表彰在醫療領域與教育行政優秀的個人及團體,2024年首度舉辦醫療科技系列獎項評選,其中「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由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獲得,成為該獎項的唯一得主。黃建寧帶領的中山醫大暨附設醫院在智慧醫療應用與高齡健康照護方面的創新突破,成為獲獎的重要關鍵。
高雄新住民有6萬多人,高市社會局在地推動新住民家庭支持、經濟支持與培力工作,目前已有37位小資老闆創業圓夢,包含成立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獲得創業獎金開果汁店、加入多元文化市集設攤行銷;此外還有培植再生布縫紉學員製作手作兔子布娃娃等商品,並媒合企業認購等,展現高雄新住民多元經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