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北航道的搜尋結果,共15

  • 能源儲量極限緊繃 藍白批國安危機

    能源儲量極限緊繃 藍白批國安危機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與台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共同舉辦兵推,由於天然氣占台灣近半發電量,一旦台灣被封鎖,天然氣儲量將在11天內用盡;藍白9日痛批政府錯誤能源政策造成國安危機,經濟部長龔明鑫則稱,還有其他能源可因應。

  • 中歐北極快航開通 18天抵歐洲

    中歐北極快航開通 18天抵歐洲

     中國海傑航運公司(Sea Legend)旗下的伊斯坦堡橋號貨櫃船23日從寧波舟山港啟航,在18天左右的航程中,將穿越北極圈駛向英國菲力斯杜港,標誌著全球首條中歐北極貨櫃快航正式開通。相較於中歐班列以及蘇伊士運河航線,該航線運輸時間大幅減少,同時也擴大了中國的航運選擇。

  • 中歐北極快航正式開通 寧波出發18天直達歐洲

    中歐北極快航正式開通 寧波出發18天直達歐洲

    據環球時報報導,伊斯坦堡橋輪22日下午在寧波舟山港完成超1000標準箱的貨櫃裝載作業,後啟程經北極航道駛往英國最大貨櫃港口菲力斯杜港,標誌著全球首條中歐北極貨櫃快航航線正式開通。

  • 「中歐北極快航」史上最快  港媒:在世界之巔展現中國貿易雄心

    「中歐北極快航」史上最快 港媒:在世界之巔展現中國貿易雄心

    「一條航線,能改變貿易流向,也能悄然影響地緣政治格局。」據觀察者網引述香港《南華早報》9月3日發文稱,中資企業海傑航運有限公司將於20日開通連接亞洲和北歐的首條常規貨櫃航線「中歐北極快航」,以史上最快的18天航運時間,重塑全球貿易格局,「在世界之巔展現中國貿易雄心」。

  • 台南馬沙溝北航道「男屍漂浮」 家屬悲痛認人

    台南馬沙溝北航道「男屍漂浮」 家屬悲痛認人

    台南市將軍區昨(6)日晚間,有民眾在馬沙溝北航道發現一具浮屍,隨即報警求助。警方獲報出動2車、4人馳援,經近1小時搜尋,於晚間10時許尋獲死者,並將其打撈上岸,由於男子已明顯死亡,現場未再送醫。警方初步調查,死者為一名吳姓男子,隨後通知家屬到場認屍,確認身分後家屬悲痛不已。詳細死因仍待警方進一步釐清。

  • 國戰會論壇》美國霸權的挑戰與日美新機遇:從地緣政治到投資藍圖(蔡鎤銘)

    國戰會論壇》美國霸權的挑戰與日美新機遇:從地緣政治到投資藍圖(蔡鎤銘)

    隨著2025年川普(Donald Trump)再度上任,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正面臨深刻變化。川普自2016年以來的執政風格,從「美國優先」政策到針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皆體現了其復興美國經濟與鞏固國際主導地位的野心。然而,伴隨著美國國內經濟結構老化與國際聲望的逐漸下降,外界越來越關注其策略的有效性。特別是近期針對加拿大、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的激進言論,不僅反映了川普對美國戰略利益的焦慮,也突顯了日美關係在未來國際秩序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 台南推動大溪北地區治水防洪建設 獲28獎成績亮眼

    台南推動大溪北地區治水防洪建設 獲28獎成績亮眼

    台南市長黃偉哲積極推動大溪北地區各項治水防洪建設,涵蓋防洪工程、再生水廠建設、污水下水道建設及非工程措施等面向,共繳出28個獎項的亮眼成績單。

  • 北極探險隊全軍覆沒 百年凍土曝「人吃人」慘劇

    北極探險隊全軍覆沒 百年凍土曝「人吃人」慘劇

    英國探險家Sir John Franklin於1846年率領探險隊,希望開闢出一條全新航道,沒想到途中兩艘船受困於北極,導致船員們最終全數罹難,這段歷史也成了一樁謎團。不過近來考古學家卻發現一項驚人細節,曝光「人吃人」的駭人慘況。

  • 台南 將軍發展海洋觀光 規畫推動藍圖

    台南 將軍發展海洋觀光 規畫推動藍圖

     台南市將軍區近年發展觀光,從將軍吼音樂節、澎湖小島跳島遊程,再到青鯤鯓扇鹽地景園區,都成功吸引觀光客來旅遊,也開始有業者來投資蓋民宿,區公所今年爭取到海洋委員會資源,透過舉辦共識座談會等,蒐集專家意見和聆聽地方心聲,規畫海洋產業推動藍圖,期能讓產業更上一層樓。

  • 北極航道合作 中俄聯手改變世界

    北極航道合作 中俄聯手改變世界

     5月中,俄羅斯總統普丁訪華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簽署了《關於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長達1萬多字的聲明中多次提到「合作」字眼,其中許多項目十分值得注意,因為這不僅可以檢視中俄兩國關係的虛實與親疏,更重要的是有的項目對於未來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的發展有長遠的影響。聯合聲明中關於北極航道的雙方合作就是其中最為重大的一項。

  • 衣冠城專欄》北極航道合作 中俄聯手改變世界

    衣冠城專欄》北極航道合作 中俄聯手改變世界

    5月中,俄羅斯總統普丁訪華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簽署了《關於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長達1萬多字的聲明中多次提到「合作」字眼,其中許多項目十分值得注意,因為這不僅可以檢視中俄兩國關係的虛實與親疏,更重要的是有的項目對於未來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的發展有長遠的影響。聯合聲明中關於北極航道的雙方合作就是其中最為重大的一項。

  • 消失200年「海洋巨獸」現蹤!科學家憂:不是好消息

    消失200年「海洋巨獸」現蹤!科學家憂:不是好消息

    美國科學家日前宣布,在麻州附近的大西洋沿岸目擊一頭正在捕獵的灰鯨,讓科學家驚呼「不該在這裡」、「瘋了」,因為這是睽違約200年,大西洋該區域再度出現灰鯨。不過也有科學家警告不是好消息,因為這代表全球暖化,將進一步影響灰鯨賴以生存的食物鏈。

  • 張靖皋長江大橋工程 創6個世界第一!

    張靖皋長江大橋工程 創6個世界第一!

    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14日報導,擁有跨度、索塔高度、錨碇體積等6個世界第一的世界在建最大跨度懸索橋——張靖皋長江大橋工程,近日取得重要進展,南航道橋南主塔上下游主塔塔柱,實現第一節段精準安裝,標誌著南主塔進入「拔節長高」新階段。

  • 全球暖化 解封的北極海出現三條新航道

    全球暖化 解封的北極海出現三條新航道

     前言:長久以來,冰凍的北極地區原本並非國際關係及區域治理研究的焦點。一般對北極區域的印象是和平、穩定的化外之地。環北極地區的北歐國家也不是國際權力政治角逐的要角。近年來俄羅斯重新建立北極軍事基地,再加上入侵烏克蘭,使得北極海區域成為新的安全焦點。中國大陸在鄰近北極海域逐漸融冰,北方航道出現後,在北歐及北極區域的活動日趨積極。美國與中國大陸及俄羅斯關係緊張,介入北極事務逐漸加深。有鑑於國際安全環境鉅變,北歐國家的北極治理政策也面臨新的挑戰。當今北極區域治理呈現角色多元化,以及區域內外互動日益密切的特色。經濟利益、環境保護,以及軍事安全等諸多因素,使得北極區域治理呈現更複雜的圖像。

  • 紅海航運危機升溫 陸學者:凸顯北極航道開發急迫性

    紅海航運危機升溫 陸學者:凸顯北極航道開發急迫性

    紅海航運危機越演越烈,大陸濟南大學冰島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陳鋒撰文表示,儘管北極航運的開發仍有諸多挑戰需要克服,但近期的「紅海危機」,已經日益凸顯拓展北極航運的急迫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