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占比逾的搜尋結果,共383筆
創意(3443)AI接單動能持續升溫。美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繼2026年營收將主要受惠於Google CPU專案放量後,2027年起還有三大高潛力專案挹注,包括特斯拉AI5、亞馬遜邊緣AI晶片及SanDisk SSD控制晶片。整體專案橫跨車用AI、雲端AI與儲存應用三大領域,顯示創意已穩居全球AI ASIC設計服務核心供應鏈。外資維持「加碼」(Overweight)評等,並將目標價上調至新台幣2288元。
電信三雄公布10月財報表現,中華電穩坐單月與累計獲利王,累計前十月每股賺4.2元;台灣大、遠傳則分別為3.87元與3.14元。
PCB大廠健鼎第三季表現亮眼,營運「三率三升」使獲利創高,單季稅後純益29.5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5.62元,刷新歷史紀錄;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77.53億元,EPS達14.75元,改寫同期新高,距去年全年15.95元僅一步之遙,整體成績暫居PCB廠之冠。
政府普發1萬元現金即將入帳,市場買氣明顯升溫,「雙11購物節」熱潮再添一把火!除電商平台全力促銷外,百貨、飯店等實體通路也紛紛出招搶攻消費紅包。唯中市警方提醒,消費熱潮同時也是詐騙高峰期,呼籲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別讓荷包成為詐騙集團的提款機。
國泰金(2882)今天參與「2025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以「國泰金融未來城」為策展主題,攜手五大子公司展出多項創新金融服務與商品,全面展現在數位金融轉型上的前瞻實力。現場重點展示以AI技術為主軸的全新服務,包括國壽全新數位平台「保險視圖」、國泰世華銀行「升級版智能助理阿發」;另外,同步展出生活金融、投資理財與永續金融商品,包括國泰產險「網路投保旅遊險」、國泰證券「定期定額、股息再投資與智慧加減碼功能」、國泰投信商品「國泰永續高股息ETF」等。
台灣房價對於許多青年族群而言負擔相當沉重,但是政府透過一系列政策支持首購族和青年族群購屋,使得近年來青年購屋比例出現增加。永慶房產集團根據聯徵中心住宅貸款統計資訊,比較2020年與最近一年七大都會區20至35歲青年購屋占比變化,在政府政策支持首購下,近一年七大都會區青年族群購屋占比全數增加,較2020年增加3.5至5.8個百分點。
台股本波多頭力道強勁,受惠於基本面亮眼加上ETF助漲。凱基證券發布〈ETF季報〉調查,截至9月底,國內ETF市場規模已達近新台幣7兆元,占基金市場整體規模占比逾6成5;第三季台灣ETF基金規模年增16.45%,發行檔數較上季增加13檔,受益人數增加4.5萬人,其中,平衡型ETF加入ETF戰場成為關鍵亮點。
今年以來大盤仍強力上漲逾兩成,除了台股基本面強勁,ETF資金大浪也功不可沒。根據凱基證券發行的〈ETF季報〉調查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台灣ETF市場規模已達近新台幣7兆元,占基金市場整體規模占比逾6成5,第三季台灣ETF市場持續發燙,基金規模年增16.45%,發行檔數較上季增加13檔,受益人數也增加4.5萬人,其中平衡型ETF加入ETF戰場更是關鍵亮點。
台股投資人結構持續朝向年輕化。臺灣證券交易所3日公布,截至10月底止,集中市場總開戶數為1,366.21萬人,再寫新高,單月大增49,143人,其中,光是30歲以下就增加30,088人、占比達61.23%。
備受期待的普發現金1萬元,將在5日開放登記,財政部提供包括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特定族群直接入帳及偏鄉造冊發放等5種方式,雅虎調查,登記領取的方式最受民眾青睞,財政部為避免流量過大,規畫以身分證尾數分流,10日起則開放所有民眾登記,首批最快入帳時間在11日傍晚至12日。
大陸國家隊最新持倉動向出爐。根據各基金第三季財報顯示,以中央匯金為首的國家隊資金,對寬基(即跨越產業較廣)ETF持倉基本不變,僅微調部分產業主題型ETF。受惠於第三季大陸股市反彈,國家隊持有ETF規模單季激增逾人民幣(下同)2,000億元,帳面獲利可觀。
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新人新政,隨著新一輪的經濟措施,以及與美國簽署日美關鍵礦物合作框架、美日同盟黃金時代協議相繼登場,日經225指數和日本東証指數連袂創波段新高,為日股相關ETF注入活水,以半導體為軸心的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及台新日本半導體(00951)奮勇爭先,分別拿下ETF周漲幅冠、亞軍,其中中信日本半導體以12.68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美股週四受科技企業財報與AI資本支出上修影響,四大指數全數走弱,帶頭回檔的是Meta Platforms與Microsoft等指標科技股,而Alphabet則相對抗跌。受到美股收跌影響,台股今(31)日開盤以28,280.47點、小跌7.06點開出,隨後在權值股帶動下一度攀至28,484.40點、上漲197點。其中,台積電漲15元至1,520元,平歷史天價,一度貢獻大盤約120點。
AI伺服器熱潮推動供應鏈進入高檔循環,台達電董事長鄭平指出,AI相關業務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成長來源,占整體營收比重逾三成,第四季營運可望延續強勢,明年第一季亦維持穩健。展望未來,台達電除深化AI伺服器電源與液冷系統布局外,將從資料中心能源管理延伸至微電網與儲能應用,能源基礎設施將成為下一階段發展重點。
市場訂單回穩,戶外功能鞋製造廠鈺齊-KY(9802)第三季營收成長,又有業外收益提升助陣,帶動單季獲利逆勢成長,並扭轉上半年獲利衰退低潮,前三季稅後純益8.53億元、年增7.74%,EPS達4.26元,優於去年同期的4.16元。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10月1日,老牌紡織廠力麗發布重訊,宣布停產瓶用酯粒,以及減產聚酯粒6成,合計影響近30萬噸的年產能,約當是前8月營收的15.27%。這項「止血」行動,不只是公司自救,更點燃了台灣紡織上游產業的警訊。
同欣電(6271)17日股價逆勢上漲2.71%,收在113.5元,股價短線拉回之後,17日重新站回季線之上,技術指標上,先前股價回檔整理之後,近日再度轉強,目前技術指標日KD已在低檔形成交叉向上,但周KD仍待扭轉,目前短線上的壓力上看月線116元及半年線約117元位置。
受惠品牌商及實體通路商提前備戰雙11檔期,電子商務服務商9月營收繳佳績。欣新網9月營收4.71億元、年增28.49%,創歷年同期新高;騰雲9月及第三季分別創下單月單季新高;91APP的9月合併營收1.48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網路交易平台商數字科技,第三季及前三季營收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台股擺脫第二季營運淡季,自8月起步入坦途,9月營收更因有蘋果新機拉貨潮助威,營收創新高公司中,有21家9月營收年增率交出倍增佳績,占比逾三分之一,值得關注的是,泰福-KY(6541)和世紀*(5314)更以十倍增的年增率佳績拿下冠亞軍。
全台自行車事故頻傳,損率跟著升高,根據交通部的統計顯示,自2022至2024年全國腳踏自行車事故件數由13,285件增至15,589件,成長約17.3%,今年上半年已達8,383件,全年恐突破1.6萬件。產險業者指出,高齡者事故占比逾七成,銀髮族以自行車通勤或代步日益普遍,但因反應力與平衡感下降,事故風險明顯偏高,相關保單損率跟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