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卡西姆的搜尋結果,共14筆
黎巴嫩政府表示,儘管去年已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但以色列國防軍28日對該國南部發動攻擊,造成至少3人喪命;獲伊朗支持撐腰的黎國真主黨則警告,針對以國「持續不斷的侵略」,其耐心正逐漸消磨殆盡,局勢恐再度升溫。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邁入第7天,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週五(20日)表示,對平民與民用基礎設施發動攻擊毫無正當性,這些攻擊必須立即停止。他也呼籲伊朗展現重返談判桌的誠意,重新就核計畫展開對話。
長期以來,真主黨一直被視為伊朗與以色列開戰時的第一道防線,但自從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空襲以來,該組織一直置身事外。美聯社14日的報導指出,國內政治方面的擔憂,加上近兩年在衝突和動亂中遭受的慘重損失,似乎導致伊朗的代理人在以伊衝突中袖手旁觀,伊朗所構築的代理人防線正從內部裂解。
在美國與伊朗核協議談判分歧難解情況下,伊朗國家電視臺4日報導,伊朗公布一款射程達1200公里的新型固態燃料彈道飛彈;國防部長納西爾扎德更稱,儘管對鄰國沒有敵意,但若遭到攻擊,「區域內的美國基地也將是目標」,意圖向美國示威。
以色列與哈瑪斯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已屆滿,以國總理尼坦雅胡2日批准美國提出、將加薩走廊停火延續至4月中旬之提議,但哈瑪斯拒絕;以國因此宣布,暫停所有人道援助物資進入加薩走廊,試圖施壓,但此舉恐使當地人道危機再度惡化。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近日受訪透露,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希望在明年1月20日就職前,看到迦薩停火協議達成。與此同時,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高官11月29日透露,哈方代表團將於11月30日前往開羅與埃及官員展開會談,討論迦薩停火、與以色列交換被扣押人員等事宜。
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新領袖卡西姆(Naim Qassem)表示,將配合黎巴嫩軍方以落實與以色列的停火協議。
在持續超過1年的戰鬥後,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於當地26日晚間達成停火協議,並於27日凌晨生效,雙方衝突暫告終結。協議由美國與法國斡旋促成,美國總統拜登肯定停火協議是「結束中東暴力的關鍵一步」,但同時警告若真主黨或其他勢力試圖推翻協議,以色列仍有權自衛。
真主黨媒體辦公室一份聲明表示,在以色列上個月殺害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也譯納斯魯拉)後,真主黨任命發言人卡西姆(Naim Qassem)為新的秘書長。
以色列持續轟炸、地面入侵黎巴嫩,真主黨高層昨(8)日首度在不以加薩走廊停戰為前提的情況下表態支持與以色列停火,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同日聲稱,以軍殲滅真主黨接班人與「接班人的接班人」,並且對黎巴嫩人民祭出警告,要求黎巴嫩從真主黨手中解放,否則就會「像加薩一樣毀滅及面臨苦難」。
真主黨代理秘書長卡西姆(Sheikh Naim Qassem)8日表示真主黨(Hezbollah)已經成功替補了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的所有高階指揮官,並稱該組織的軍事實力並未受到影響,還警告真主黨將繼續向以色列更深處發射火箭,預測以色列人將面臨更多的流離失所。
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喀拉蚩(Karachi)6日晚間11時許,中資企業卡西姆港發電有限公司車隊在真納國際機場附近遭遇恐怖襲擊,目前已造成2名中方人員遇難、1名中方人員受傷和巴方多名人員傷亡。
以色列狂炸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之際,以色列軍方今(1)日凌晨宣布,已對黎巴嫩南部邊境的真主黨(Hezbollah)目標展開「有限度、局部及有針對性的打擊」,以軍稱,這些目標位在靠近邊境的村莊,對以色列北部的社區構成立即威脅。真主黨昨(30)日稱,已準備好應對以色列的地面入侵。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21日深夜起激烈交火,真主黨對以色列發射上百枚火箭彈、巡弋飛彈,當中多數遭以軍攔截,不過仍有一枚飛彈直接打中以國住宅區,引發大火。另外真主黨二號人物卡西姆(Naim Qassem)昨(22)日也宣布「進入無限期清算之戰」,表明「準備好迎接任何軍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