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原油需求的搜尋結果,共193筆
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Aramco)執行長納瑟爾(Amin Nasser)週二(28日)表示,全球能源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成長快速,目前約有八成能源需求增幅來自全球方南方市場。他預估明年全球原油需求將再增加至每日110萬至140萬桶。
美國日前宣布對伊朗能源交易展開第四輪制裁,針對100個協助伊朗石油和石化產品貿易的個人、實體和船隻出擊。其中,山東日照實華原油碼頭公司被美國列入「指定國民及封鎖人員名單(SDN)」制裁清單,因該碼頭多次接納伊朗「影子船隊」的油輪,對美方此舉,外媒分析,此舉恐改變原油流向,並威脅多家國有煉油廠減產。
油價在供給壓力與地緣風險間拉鋸,短線波動加劇。法人表示,雖OPEC+增產及庫存上升帶來壓力,但降息預期與需求回溫可望支撐能源股後市,能源股中長期機會浮現。
原油庫存意外大增,然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油市陷多空角力,截至11日止,近周西德州輕原油近月期貨下跌1.73%,收盤價近63.5美元。整體來看,法人普遍認為,油市目前正處於「供給壓力與地緣風險拉鋸」的多空局面。短期價格波動難免,但在降息循環與全球需求回升的支持下,仍看好中長期能源股走勢。
中油宣布,受亞洲仍處夏天用油旺季,進口原油需求相對強勁等影響,國際油價上漲;惟經維持亞鄰最低原則,汽、柴油各吸收0.7元及0.2元,8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皆不予調整。
在全球經濟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升溫下, 儘管金價震盪,依最新國際調查顯示,各國央行持續看好黃金的戰略角色,法人機構亦指出,在美國降息預期、川普關稅政策及避險需求交錯影響下,金價波動雖大,但中長期仍具上行空間。
路透援引5名貿易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沙烏地阿拉伯對中國大陸原油出口量將在8月達到2年多來的最高水準。從中國煉油商的分配統計數據來看,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8月將向中國運送約5100萬桶原油,日均165萬桶。全球能源市場數據機構Kpler的數據顯示,這一供應量較7月增加了400萬桶,為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
在OPEC+(石油輸出國家及其夥伴國)增產下,國際原油走跌,不過下周國內汽柴油價卻看連二漲。中油依據機制,下周一擬調升汽油每公升0.1到0.2元,超級柴油0.2到0.3元。之所以不降反漲,是因為亞鄰原則不能超過南韓售價,因此未調足,如今鄰國有調上去,有補漲效應。
台塑四寶釋出最新展望,台塑(1301)由於第三季歲修廠數較第二季增加,預期產銷量減少,營業額將較第二季略為下滑;南亞(1303)則看好8月及第三季營收均穩健成長;台化(1326)預估第三季合併營收將與第二季持平。至於油價,台塑化(6505)表示,市場仍關注美國前總統川普8月8日揚言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課徵二級關稅,若政策實際只針對印度實施,市場預估可能導致每日150萬桶俄羅斯原油供應中斷,將為油價提供下檔支撐。
市場對原油需求走弱的憂慮升溫,加上台塑四寶股價近期大漲後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今(4)日股價全面重挫,成為空方狙擊焦點。台塑(1301)盤中一度大跌近9%,台化(1326)、南亞(1303)跌幅也都落在5.5%至6%之間,而與國際油價連動性最高的台塑化(6505)盤中也下跌約7%。
高盛周日維持油價預測不變,仍然預期布蘭特原油在2025年第四季的平均價格為每桶64美元,在2026年為每桶56美元,但也認為就最近的局勢來看,其基本預測面臨的風險增加。
消息面: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7月11日,路透援引5名貿易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沙烏地阿拉伯對中國大陸原油出口量將在8月達到2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從中國煉油商的分配統計數據來看,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8月將向中國運送約5100萬桶原油,日均165萬桶。全球能源市場數據機構Kpler的數據顯示,這一供應量較7月增加了400萬桶,為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
過去大量進口大宗原料、高端商品、半成品的中國,如今「胃口」縮減導致進口疲軟。這固然與消費低迷、房市崩盤、供應鏈轉移等因素有關,更重要的是近年中國厲行進口替代所致。這對各國企業經營帶來的衝擊,影響或不下於關稅。
油價走勢取決於全球經濟復甦力度及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的產量政策,若主要經濟體如中美成長動能增強,原油需求可望獲得支撐,若經濟復甦遲緩將進一步壓抑油價;另外,即便中東戰事再起,對油價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伊朗關閉荷姆茲海峽,將影響全球約20%的原油供應,但這也將嚴重衝擊伊朗本身原油出口,因此封鎖海峽機會極低,油價未來回歸基本面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