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反歧視調查的搜尋結果,共23筆
2025年9月13日,中國大陸商務部發布兩條重磅公告,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並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啟動反歧視調查。這項決定是針對美國政府近年來在晶片領域對中國大陸實施的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的強硬回應,顯示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科技戰進一步升級。
美中經貿高層15日結束在西班牙馬德里的2天會談,傳出雙方就熱門短影音平台TikTok的美國所有權問題達成「架構協議」。美國總統川普當天在「真實社群」平台發文,稱雙方談判進展順利,並透露,他將在19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川普在貼文中說,美中在西班牙的大型貿易會議「進展非常順利!」他並暗指TikTok(抖音國際版)說,雙方就「我們年輕人很想挽救的某家公司達成協議,他們會非常高興!」
中美半導體科技戰中再出現新回合。在中美經貿高層西班牙會談前夕,中國商務部13日宣布對美國進口相關類比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14日進一步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書,直接點名德州儀器、ADI、博通、安森美4家美國生產商,指控對中國出口類比晶片的傾銷幅度高達300%以上。
美中14日起將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第4輪高層經貿會談,但就在會談前夕,雙方再出招,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12日發布公告,增列32個實體至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其中大陸有23個企業和機構上榜。大陸商務部13日痛斥美方的動作,並隨即採取反制措施,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緊接著又就美國2018年以來對中國積體電路領域的多項制裁,發起反歧視調查。
中國大陸商務部網站13日發布兩分公告,分別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類比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就美國對中國大陸積體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立案調查。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宣布取消對哈佛大學26.5億美元(約新台幣800億元)的聯邦資金補助款,引發學界譁然。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柏(Alan M. Garber)為了因應應財政壓力,決定自今年下半年起至明年上半年紙,自願減薪25%,此舉旨在與受影響的教職員工共體時艱,並已知會校園高層團隊。據了解,部分校內主管也將自願減薪,但具體金額尚未公開。
加拿大此前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及鋼鐵、鋁產品加徵關稅後,北京宣布,自20日起對加拿大的菜籽油、豌豆等農產品加徵最高100%關稅。大陸官媒聲稱,這是全球首例也是中國發起的首起反歧視調查及措施,警告各國若試圖透過對中加徵關稅討好美國,中方將動用反歧視工具「堅決回擊」。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加拿大飽受雙重夾擊,儘管曾為美國總統川普首次任期應對中國的盟友,如今不僅面對關稅威脅,又因此前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和鋼鋁徵收關稅,迎來報復。中國8日宣布,對加國的菜子油等商品加徵最高100%關稅,這也是中國首次實施「反歧視」關稅政策。
財聯社報導,3月8日上午,中國公布對加拿大反歧視調查結果,並宣布將對加拿大採取加徵關稅措施,宣告中國發起的首例反歧視調查結果出爐。中國五礦工進出口商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等六大協會立即發聲,表示堅決支持商務部對加拿大反歧視調查裁定。
中加貿易關係隨著各國圍堵中國政策加碼漸趨緊張,加拿大對中國電動車和鋼鋁產品徵收關稅措施於10月陸續上路。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於當地時間1日表示,考量產業界在25%鋼鋁製品關稅生效前,調整供應鏈因應的能力問題,擬開後門提供關稅減免。
加拿大發佈公告,對自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徵100%附加稅,於10月1日正式生效。另外,加拿大還宣佈將於10月22日對自中國進口鋼鋁製品正式加徵25%附加稅的最終產品清單。中方對此表達不滿,並表示已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加拿大將對進口自中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的附加稅,加拿大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表示,政府聽到一些利益相關方對該措施生效前調整供應鏈的能力表示擔憂,打算實施一個框架來考慮關稅減免請求。
加拿大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100%附加稅,大陸商務部表示,這是對中國的單邊打壓措施,嚴重衝擊中加經貿關係,中方堅決反對,並已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正當權益。
為避免「中國衝擊2.0」,不只西方國家反制中國產品傾銷,鄰近國家也密集出手。韓國及越南26日宣布,分別針對自中國進口不鏽鋼板、部分纖維板展開反傾銷調查。日本也傳出正研究擴大反傾銷的監管權利,劍指中國,阻止其產品經第三國繞道進口。
中國與加拿大的貿易戰急遽升溫。中國商務部26日發布公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即日起對加拿大對華相關限制性措施起啟動反歧視調查。
中國電動車積極出海,卻面臨美歐國家關稅和禁令雙重夾擊。美國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00%關稅在即,近日再宣布加碼對中國聯網汽車出手,加拿大於當地時間24日表示,將考慮與美國政策一致,禁止銷售搭載中國軟體的聯網汽車。
面對歐盟和加拿大的「關稅大棒」,中國靈活的應對方式引發外媒關注。據觀察者網引述路透9月13日文章分析稱,中方顯然在關稅問題上對與歐盟談判持開放態度,在做好反擊準備的同時,有針對性地與個別歐盟國家開展一對一協商,這一策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比如剛剛結束訪華的西班牙首相桑傑士就敦促歐盟重新考慮關稅決定。與此不同的是,中方甚至未事先發出警告便對加拿大採取反制措施,直接對加方施以「震懾」。
中加貿易爭端隨著電動車關稅戰越演越烈,中國日前祭出反制措施,宣布對加拿大油菜籽發起反傾銷調查後,中方9日再表示,獲得初步證據和訊息顯示,加拿大油菜籽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向中國出口銷售,存在傾銷。
大陸商務部本月稍早宣布要對進口自加拿大的油菜籽和化學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9日正式發布2024年第37號《關於對原產於加拿大的進口油菜籽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的公告》,表示透過初步證據和資訊顯示,原產於加拿大的進口油菜籽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向大陸出口銷售、存在傾銷。決定從9月9日起對原產於加拿大的進口油菜籽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加拿大政府近日宣布對自中國大陸進口的電動汽車、鋼鋁產品採取加徵關稅等限制措施,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3日回應時「四箭齊發」,包括將對加拿大採取的相關限制措施發起「反歧視調查」,並對自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化工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擬將加方有關做法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