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大中文系的搜尋結果,共46筆
專長中國思想史的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出版過不少以莊子為出發點討論愛情與人生等書籍,日前病逝,享壽60歲。她在台大開設的開放式課程「正是時候讀莊子」,更是深獲好評的人氣課程,累積點閱人次逾百萬,相關著作數十冊,銷量超過45萬本。過世消息傳出,不少文友、讀者表示哀悼、惋惜。
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昨(23日)傳出離世,享壽60歲,蔡璧名在42歲時,確診罹患第3期子宮頸癌,但後來抗癌成功,重回台大任教。婦產科醫師鄭丞傑表示,早期的子宮頸癌可能沒有症狀,或是以異常的陰道出血為表現,少數患者甚至因陰道分泌物變多、有異味,被誤以為是泌尿道感染。
專長中國思想史的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出版過不少以莊子為出發點討論愛情與人生等書籍。配合著作主題,她在台大開設的開放式課程「正是時候讀莊子」,更是深獲好評的人氣課程。抗癌多年的她於今日傳出已離世,台大中文系也證實這項消息,享壽60歲。
一生投注於翻譯志業,和研究中日文學關係的著名學者鄭清茂,日前辭世,享耆壽92歲。鄭為國立東華大學首位榮譽教授,師友學子聞之,心生無限哀思與感念。
二十年前,我和妻子漫行過一次旅程─奧之細道。綠森林,水明澈,日本北陵如是靜美的風景;三百年前,詩哲:松尾芭蕉走過。
在國立台灣大學建置的開放式課程中,以「紅樓夢」、「中國文學史」等課程,廣受海內外華人歡迎,並被譽為「中國古典文學掌燈的引路人」的台大中文系教授歐麗娟,6月26日應佛光山惠中寺之邀,在「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中開講。她用豐厚的學術底蘊與動人的敘事功力,以「紅樓繁華--大觀園外還有整座人間」為題為大眾闡釋,《紅樓夢》除了愛情的刻畫之外,作者曹雪芹所融入更深沉的人性多元觀點,才是它作為最偉大的經典小說不朽存在的傳奇。現場聽眾近450人,網路觸及人數逾7000人一同聆聽精彩講座。
我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到非洲大陸去旅行。
多次見過臉書網友,甚至Dcard上的高學歷者,都認為「文革摧毀了中國所有古蹟」,因而沒有必要走訪。事實真是如此嗎?
編案:聶華苓女士 2024年10月21日在美辭世。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特於2025年3月1日舉行聶華苓追思會。主辦單位也邀她的各國好友撰寫追思文,逐篇翻譯為英文後編輯成冊於現場朗讀。本文為作者增訂稿。
在社群平台Threads有2.8萬粉絲的洪靜婷,外型甜美卻不是網美,而是新北市特教機構的公務員,還擁有台大中文系高學歷,雖曾經憧憬成為1名記者,不過後來因緣際會到社福單位服務,面對這些特殊的院生,也給了她對於生命的啟發,認為每個人都要好好把握當下。
「爆竹聲中一歲除」,歡樂瀰漫大街小巷。豈料近年的佳節,竟被「台派」攪得有些變味。
綠委陳培瑜近日批評,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過年前在提預算案時,要文化人丟掉要飯的碗,文化部的預算遭調整、刪除,導致以往書展門票折抵購書的抵用金、文化幣都被影響。有挺綠青鳥側拍陳玉珍逛書展的畫面,直酸「一臉沒文化的樣子」,但粉專打臉指出,陳玉珍是台大中文系畢業。
開先河在台大教「現代散文」,為中文系學生打開了文學視野,台大中文系退休教授樂蘅軍日前去世,享耆壽91歲。她的學生包括戲曲學者、創作者王安祈、九歌出版總編輯陳素芳、台師大退休教授林保淳等,均對樂蘅軍當年的文藝啟蒙感懷不已。
高教資訊平台「大學問」依照統計發現,高中生選擇文組科系包括文史哲和外語學群的考量,更重視實務應用、國際視野和跨學科的特色,而2024年度高中生最愛文組科系,包含台大、政大、台師大、成大等人文社會科學和外語學群系科完整的大學;另外,緊扣生命禮儀師因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增加,南華大學生死系也獲學子青睞。
台大中文系公告,退休教授樂蘅軍先生於12月14日於台大醫院去世,享耆壽91歲,遵其遺願將不辦告別式,另擇日花葬。她的學生包括戲曲學者、創作者王安祈、九歌出版總編輯陳素芳、台師大退休教授林保淳等,均對樂蘅軍當年開先河在台大教「現代散文」的文藝啟蒙感懷不已。
歷經兩年整修,台大已故中文系教授臺靜農故居於今(2)日舉辦開幕紀念展,「臺靜農人文會館」保留日據時期建築風格,不僅呈現當年「龍坡丈室」風貌,也設有紀念展示區、學術研究室、人文講堂和藝文交流空間,讓空間兼具紀念、研究、教育、交流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