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自行車的搜尋結果,共134筆
關稅新制與新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一再打亂企業全球布局。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11月6日首場專題論壇,以「地緣政治 供應鏈重新布局」為題,由《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主持,與談者包括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緯穎科技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巨大集團董事長劉湧昌。
台灣自行車產業歷經2023年全球庫存調整後,今年前三季出口呈現「兩好一壞」局面。據台灣自行車公會草本資料統計,傳統自行車出口量與出口值雙雙下滑,年減均逾二位數;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出口量僅小減3.3%,且單價年增逾5%,帶動出口值逆勢翻紅;自行車零件出口金額更年增逾1成、達11.18億美元,顯示產業基礎動能正逐步回溫。
9月中專程前往東莞參加第16屆台灣名品博覽會,這已是我連續第3次參加這個盛會,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台商在大陸的發展站台,另方面則是分享他們在大陸努力的成果。
9月中專程前往東莞參加第16屆台灣名品博覽會,這已是我連續第3次參加這個盛會,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台商在大陸的發展站台,另方面則是分享他們在大陸努力的成果。
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9月24日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發布暫扣令(WRO)至今已經超過一個月,終於出現最新進展,巨大代表團在執行長劉素娟領軍下,10月下旬已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與CBP正式會面,雙方就事實現況與後續改善方向進行充分交流。CBP強調,此案並非為了懲處(not penalizing)巨大,並承諾在收到第三方完整且詳實的評核報告後,也將加速處理後續動作。
2025年9月24日,台灣自行車製造龍頭巨大機械,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以涉及強迫勞動為由,對其台灣製造的自行車及零配件發布暫扣令(WRO),震撼產業界。台灣過去雖曾有企業被發布暫扣令,但全部集中在遠洋漁業。巨大案是美國首次將暫扣令延伸至台灣製造業。過去台灣企業或認為遵守國內法規即已足,但巨大案清楚顯示: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國際人權標準已成為企業能否進入歐美市場的關鍵。
台灣自行車雙雄巨大與美利達宣布全面實施「零付費政策」,新進外籍移工來台工作時,無須再支付任何仲介費、服務費或其他衍生費用,相關招募與安置成本將由公司全額吸收。此舉不僅宣示企業對移工人權與供應鏈責任的重視,也可有望在台灣自行車產業鏈掀起一場制度性改革浪潮。
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製造商巨大公司日前因涉及強迫勞動,被美國海關發布「暫扣令」,引發關注,勞團與立委在今日「世界尊嚴勞動日」舉辦記者會呼籲行政院成立跨部會工作小組,啟動更新《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並全面檢視可能涉及強迫勞動風險的產業及聘僱方式,嚴格禁止仲介剝削費用、保障移工組織權利與提供跨語言救濟管道。
《遠見雜誌》2日公布2025年「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結果,台中市於「經濟與就業」面向再傳捷報,排名從去年第3名升至今年第2名,展現城市強大的經濟活力。
監察院3日指出,巨大集團遭美國CBP下暫扣令,為台灣業者因勞動人權爭議受制裁之企業事件,影響台灣聲譽及形象甚鉅,主管機關對於我國自行車製造商涉強迫勞動情事,有無善盡監管及研擬因應對策,監察委員王幼玲、賴振昌申請自動調查。
全球自行車製造龍頭巨大(9921)集團9/24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發布暫扣令,暫停巨大台灣製造產品輸美,理由是巨大台灣廠區涉及五項強迫勞動指標。該事件不僅引發台灣自行車產業鏈的震撼,監察院3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灣製造業首次因勞權議題被美國查扣產品,憂心影響台灣聲譽及形象,監委已申請自動調查,主管機關是否善盡監管及研擬因應對策。
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9921)集團9月24日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發布暫扣令,暫停巨大台灣製造產品輸美,理由是巨大台灣廠區涉及五項強迫勞動指標,引發台灣自行車產業鏈的震撼!
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力抗關稅衝擊,9月23日舉辦「114年度台中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簽約儀式」。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林敏棋代表局長張峯源出席表示,今年有35家業者申請並獲得補助,其中,市府為減輕企業因美國關稅政策造成的衝擊,有3家受影響的廠商補助款加碼10%,鼓勵產業技術升級,布局國際多元市場。
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製造商巨大公司因涉及強迫勞動,被美國海關發布「暫扣令」,美國國務院在當地時間9月29日發布最新「人口販運問題報告」,也點出台灣遠洋漁業人權改革依舊不足。環團呼籲,政府要有魄力與決心瞭解遠洋漁業移工勞動情形,並要求水產企業溯源,避免購買有強迫勞動疑慮產品,並法制化國際勞工組織的《漁撈工作公約》,保障移工權益,才能讓台灣漁獲在國際上持盈保泰。
大陸新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簡稱新國標)9月起正式上路,對電動自行車安全標準與產品規格全面升級,市場規模龐大,預估每年新車與換車需求逾5,000萬台。隨著監管趨嚴與產業大洗牌,台灣自行車大廠出現不同應對策略:巨大集團宣布搶進大陸電動車市場,昆山電動自行車廠已蓄勢待發,要挑戰10萬台年銷售目標;美利達集團則謹慎觀望,愛地雅留意市場競爭情況、暫無布局計畫。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對巨大集團發出暫扣令進入第二天,巨大集團26日表示,除了蒐集相關資料、尋求美國律師向CBP提起申訴外,高層這兩天也透過各種管道希望能與美方接觸;集團更請求經濟部、勞動部等相關部會能協助巨大集團,想辦法與CBP搭上線,「要巨大飛到美國當面溝通也可以」,只要有助於爭取儘快撤銷暫扣令。
台中在台灣自行車產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相關零組件的上下游產業鏈,都在台中,國際知名自行車製造的標竿企業巨大集團,因自行車業關稅問題,成為美國今年實施暫扣令的第三起案例。台中市經發局、勞工局25日第一時間至巨大了解情況,並積極聯絡美國在台協會(AIT)協助業者溝通說明,以利美方盡早撤銷對巨大產品實施的暫扣令。
台中在台灣自行車產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相關零組件的上下游產業鏈,都在台中,國際知名自行車製造的標竿企業巨大集團,因自行車業關稅問題,成為美國今年實施暫扣令的第3起案例。台中市經發局、勞工局25日第一時間至巨大了解情況,並積極聯絡美國在台協會(AIT)協助業者溝通說明,以利美方盡早撤銷對巨大產品實施的暫扣令。
巨大自行車遭美CBP發暫扣令一事,除引起政府重視,台灣自行車業界也高度關注。同業指出,此事件反映出國際市場對於「勞工人權」與「供應鏈透明」的要求愈來愈嚴格,對整個產業都是一個重要提醒。巨大遭遇美方暫扣令的消息,讓自行車同業普遍感到震撼,因為這不僅是單一企業的挑戰,更是整個台灣產業必須面對的警訊。
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的製造商巨大公司,被美國海關直指生產線涉及強迫勞動,對巨大發布「暫扣令」。自行車產業新聞網站Bicycle Retailer報導,若巨大無法舉證產品沒有強迫勞動情形,「暫扣令」可能會升級為「正式裁定」,屆時將強制沒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