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搜尋結果,共64筆
2025年10月26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在南海進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短短半小時內先後失去兩架軍用飛機,MH-60R「海鷹」直升機,另外一架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2025年10月26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在南海進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短短半小時內先後失去兩架軍用飛機,MH-60R「海鷹」直升機,另外一架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本月底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時機微妙,有分析指,此舉或將開啟一場危險的交易,並為了重啟美中關係而出賣台灣。
美國戰爭研究所(ISW)3日發布的兩岸動態更新周報指出,今年9月,多艘以假身分船隻進入台灣專屬經濟區(EEZ)活動的大陸漁船,發出了虛假的自動識別系統(AIS)訊號,其中一艘甚至冒充了俄羅斯軍艦,另一艘則偽裝成大陸海事執法船。而此舉或是對台認知作戰的新型態實驗,旨在測試台灣海上監測與情報判讀的反應能力。
國防部今(15日)公布最新台海周邊狀況,指出中國解放軍自昨(14日)上午6時至今日上午6時止,共出動26架次各型軍機擾台,其中多達23架次逾越海峽中線,侵入台灣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同時,還有9艘軍艦及1艘公務船持續在台海周邊海域活動。此舉疑似大動作抗議美國驅逐艦「希金斯號」(USS Higgins)及英國護衛艦「里契蒙號」陸續在12日通過台灣海峽。
中國大陸今天(17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28號B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主要用於空間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這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89次飛行。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表示,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經過台灣防空識別區時,因為台灣未有選舉投票活動,同時考量距823公投投票時間尚遠,因此未發布任何國家級防空警報。
最近賴清德不順心的事情接二連三:首先,7月26日他主導的大罷免遭遇到25:0的全面失敗。之後,28日總統府發言人宣布賴清德近日暫無海外訪問計畫,打破了最近廣為流傳的他計畫於8月中藉著出訪南美友邦「過境」美國之名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的活動。29日根據《彭博社》與《金融時報》的報導,由於擔憂此舉將影響正在進行的美中貿易談判,及計畫中的川習會,美方在此敏感時刻,明確通知賴清德不得過境紐約。
最近賴清德不順心的事情接二連三:首先,7月26日他主導的大罷免遭遇到25:0的全面失敗。之後,28日總統府發言人宣布賴清德近日暫無海外訪問計畫,打破了最近廣為流傳的他計畫於8月中藉著出訪南美友邦「過境」美國之名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的活動。29日根據《彭博社》與《金融時報》的報導,由於擔憂此舉將影響正在進行的美中貿易談判,及計畫中的川習會,美方在此敏感時刻,明確通知賴清德不得過境紐約。
中國大陸6日宣布啟用M503航線與W121銜接線,再度引發台灣方面對海峽中線安全的高度關注,大陸此舉形同「三條銜接線全開」,對此,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6日表示,這樣將使航線更加靠近海峽中線,台灣地面部隊恐難在短時間內有效因應。
中共機艦在台海周遭活動日益增強,但因丹娜絲颱風罕見穿越台灣海峽而難得平靜。根據國防部公告,至6日上午6時,沒有1架共機在台海周遭活動,軍方官員稱「不習慣」;至於共艦則有10艘,但受颱風影響,傍晚數量已減一半,另一半則跑到東部太平洋海域躲颱風。
在賴清德準備巡迴全台展開「團結國家十講」前夕,國防部突然發布新聞,指稱中共發射衛星運載火箭,路徑穿越台灣中部;此情此景,猶如重演去年總統選前響遍全台手機的「烏龍導彈警報」,意圖利用國安警報虛構恐懼,操作恐嚇牌催票。此舉或許有助催化抗中保台,代價卻是消磨民眾的國安警覺,讓全民防衛陷入溫水煮青蛙的無感狀態。
在賴清德準備巡迴全台展開「團結國家十講」前夕,國防部突然發布新聞,指稱中共發射衛星運載火箭,路徑穿越台灣中部;此情此景,猶如重演去年總統選前響遍全台手機的「烏龍導彈警報」,意圖利用國安警報虛構恐懼,操作恐嚇牌催票。此舉或許有助催化抗中保台,代價卻是消磨民眾的國安警覺,讓全民防衛陷入溫水煮青蛙的無感狀態。
《金融時報》26日引述軍方人士說法,稱大陸解放軍已提升對台突襲的能力,從武器部署、戰術演練到戰時轉換速度皆顯著進展,甚至可能隨時發動攻擊。《南華早報》則引用軍事刊物報導,稱解放軍若擇機攻擊台灣30至40處關鍵基礎設施,引發社會系統性癱瘓,可達成「不戰而勝」的目標,「為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一種高效選項」。
中美要對話要和解,兩岸這樣持續對立也不是辦法,雖然和平是雙向的,然而,面對賴政府一周年之際,雖然現今兩岸關係仍沒有任何的曙光,但和平主義者仍不放棄希望,期盼對賴政府及民進黨和綠營支持者仍需要思考一些問題,能否要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這是一條無法挽回的不歸路,需要深思;賴清德該怎麼說?怎麼做?恐怕要仔細的琢磨;話一出口就難以回頭,賴清德上任時以民國時期的祖國論來面對中國大陸;一年了以二戰反侵略反專制,以1949年中共建政來回應,期盼放棄對台侵略;未來呢?文革或八九民運來說事嗎?一路走下去,兩岸無解回不去了。
在印太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之際,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施奈德(Kevin B. Schneider)8日親自駕駛F-22「猛禽」(Raptor)隱形戰機,在夏威夷歐胡島外海執行任務,展現美軍高層保持前線作戰能力的決心,同時向區域內的潛在對手展現武力。
根據國防部今(7日)公布的「中共解放軍進入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自昨(6日)上午6時至今上午6時,共偵獲共機5架次、共艦6艘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也偵獲11顆中共空飄氣球。
228是台灣悲愴的日子,也可能成為烏克蘭亡國的起點。當川普、范斯和澤倫斯基在白宮吵成一團以後,那些曾被相信美國會保護盟友的承諾,一下子灰飛湮滅,唯獨台灣綠營人士不相信美國會棄台,所以還是鼓吹不要有「疑美論」,但這是活生生的在世人眼前上演的一幕,不僅美國忠實盟友歐洲國家震驚,烏克蘭的人民也哭了。綠營人士既然不相信眼淚,那麼就來看看一位英國學者怎麼分析台海問題。
國防部今(23)日表示,自昨天上午6時至今天上午6時,偵獲共機11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東部及西南空域11架次,同時還有共艦6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另偵獲1枚運載火箭飛經台灣防空識別區,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國防部今日表示,迄0600時止,偵獲共機10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南與東南空域4架次)、共艦5艘次,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糸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2024台北上海城市論壇」12月17日上午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行,「雙城論壇」主題定調「智慧治理、永續未來」。上海副市長華源(率團)致詞表示,「兩岸同胞從來都是一家人,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台胞福祉更有保障」。台北市長蔣萬安在主論壇結束前致詞強調,「和平是可貴的,衝突是不智的;和平之路儘管曲折,但值得負重前行。盼望兩岸之間多一點漁船燈火點綴夕陽,少一點船艦飛機的喧囂呼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