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向世界的搜尋結果,共1,818筆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於亞馬遜河的門戶─巴西貝倫盛大登場,今年以「熱帶雨林與自然保育」為核心議題之一,象徵全球氣候行動邁入以自然為本的新階段。國泰金控第五度前進聯合國氣候峰會,一連參與三場關鍵會議,以「加速亞洲氣候與自然金融」為主軸,與全球產官學界深化交流。
「情歌王子」張信哲於英國時間9日假倫敦 OVO Arena Wembley舉辦「未來式 OUR STORY 世界巡迴演唱會倫敦站,也是他生平第二度插旗英倫開唱,這場倫敦站好事多磨,原本早在五年前就要舉辦,但因疫情阻隔,終於在2025年的現在圓滿了。這場相隔五年的演出是整個巡演的第103場,也是他七年「未來式」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提及廣西,多數人首先想到桂林的秀麗山水。如今,憑借毗鄰東協國家的獨特區位優勢,廣西正加速成為大陸對接東南亞的產業「橋頭堡」--在大陸中央政府對晶片、人工智慧(AI)產業的重點布局下,當地高科技相關產業已顯露成效。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應邀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歐洲議會舉辦的年會發表演說,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10日說明該活動具4個重要意義,強調即使面對中國打壓,台灣一樣可以克服;但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酸說「不忍苛責」,對民進黨政府來講,可能向歐洲議會借場地就是一種突破。
「台灣橋梁計畫」10日舉行開幕式,總統賴清德致詞,肯定該計畫搭起台灣與世界合作的橋梁。他說,政府將積極推動各項政策,支持高等教育國際連結與人才培育,為台灣培育更多諾貝爾獎得主,並為世界和平、繁榮、福祉及永續做出貢獻。他期盼台灣的大學可成為知識創新的全球夥伴。
2025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4至7日登場,今年來自歐洲、美洲、亞太及中東非洲等地的國際買家,首次以「帶著採購清單」的方式來台「尋寶」。捷克健康科技機構啟動規模達2億歐元(約合新台幣71.65億元)的非洲醫療援助採購計畫,鎖定台灣為主要合作對象,掀起大採購熱潮。
當前政大徵求中文系博士班學生擔任兼任講師,講授需全英文授課通識課程「國文入門班」,引發爭議,雖是因應外籍學位生人數的增加,才開設英文授課的國文通識課程。此舉實為不得不為之的選擇,以英文來上中文入門課程,屬於初階且入門的課程,並非訓練深層文言能力,性質上與傳統國文課有所區隔。
全球化的驅動力正在轉變,新一輪全球化浪潮正勢不可擋地席捲世界,這是國際格局深層結構的轉變。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為拓展國中小學生國際視野設置國際教育中心,將從11月第三周推出一年一度的「國際週」系列活動,為期一周的國際教育盛會每日主題各異、亮點紛呈,串聯縣內多所學校,以行動實踐「從在地出發、與世界對話」的教育理念,展現苗栗教育的國際能量。
南韓慶州亞太經濟合作(APEC)峰會,落幕已一個多星期,會議對產業的影響仍持續。APEC雖是外交場合,但此次會議幕後上演著各國以技術自豪為核心的智慧型手機戰爭。中國國家主席致贈兩支小米手機給南韓總統李在明,成功拉抬小米在南韓的銷量。三星會長李在鎔在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同台時,笑問台下拿手機拍照的觀眾:「怎麼那麼多iPhone」,其實有高度戰略意義。
當前政大徵求中文系博士班學生擔任兼任講師,講授需全英文授課通識課程「國文入門班」,引發爭議,雖是因應外籍學位生人數的增加,才開設英文授課的國文通識課程。此舉實為不得不為之的選擇,以英文來上中文入門課程,屬於初階且入門的課程,並非訓練深層文言能力,性質上與傳統國文課有所區隔。
台灣不只是「美食之島」,更是把味蕾變成國際語言的高手!從街頭飄香的火鍋、麻辣鍋,到餐館裡令人垂涎的小籠包與牛排,這些熟悉的台灣味早已跨出台灣,在亞洲主要城市掀起一股「台味旋風」。
據《澎湃新聞》報導,自2009年王石以中國企業家身份首次受邀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到去年在亞塞拜然巴庫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第29屆會議,王石是歷年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高頻出現的中國企業家的名字之一,期間從未缺席。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應邀赴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並發表專題演說,成為首位進入歐洲議會殿堂發言的台灣副總統,並於今(9)日上午返抵國門。蕭美琴在機場也說明此行意義,並表示是奉賴總統指派。而賴清德也在臉書發聲了。
副總統蕭美琴結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行程,9日上午搭乘中華航空CI62班機返抵國門,並在桃園機場發表談話。蕭美琴表示,此行代表賴清德總統出席,向國際社會傳達台灣的民主故事與國際責任,強調「台灣是動盪世界中值得信賴的夥伴」。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暨第八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家書畫展在福州鄢家花廳隆重開幕。本屆藝術節以「傳承、創新、同心」為主題,彙聚了海峽兩岸眾多電視藝術家、書畫家及行業專家,電視主持新秀會臺灣選手也受邀參與,共同見證這場文化盛會。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召開前夕,貝倫氣候峰會當地時間6日至7日,在巴西貝倫舉行,主要議題包括氣候與自然、能源轉型、《巴黎協定》10周年評估、國家自主貢獻與氣候融資等。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中國呼籲取消綠色產品關稅。」成為多家外媒報導標題,丁薛祥在會上提出3點建議,包括把握正確方向、落實氣候行動、深化開放合作。
為推動國際化教育與深化跨國學術交流,大葉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積極與多所日本大學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提供學生多元的國際學習與交換機會。日前,日本熊本學園大學社會福祉學院院長高林秀明帶領學生拜訪大葉應日系,雙方針對未來合作計畫交換意見,期望進一步強化教育與研究的連結。
第23屆遠見高峰會第十場專題論壇「留財引資 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由《遠見雜誌》總編輯林讓均主持,與談人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與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經理吳薏菱論壇前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也發表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