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呼吸窘迫的搜尋結果,共85

  • 再生醫療雙法 助產業鏈升級

    再生醫療雙法 助產業鏈升級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 空服員難認定職災或過勞!醫師曝原因 喊話要做好「綠色通道」

    空服員難認定職災或過勞!醫師曝原因 喊話要做好「綠色通道」

    長榮航空爆出一名34歲孫姓空服員在航程中身體不適,返台就醫住院後離世,是否過勞引發網路熱議,相關單位已啟動調查。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科醫師姜冠宇分析,空服員離世令人遺憾,但是很難認定是職災或過勞而亡,「因為除了心血管相關疾病被明確定義,其他疾病則是個案審查」,同時姜冠宇也提醒3點,強調台灣應該針對空服員或國際旅遊者、觀光工作者,做好類似國際轉診平台的「綠色通道」。

  • 一人流感全家受災 醫籲:勿錯過輕症黃金治療期

    一人流感全家受災 醫籲:勿錯過輕症黃金治療期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一場流感,可能導致整個家庭陷入照護與醫療壓力的風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攜手柔道國手楊勇緯、人氣角色醜白兔,化身「流感守護者」,共同呼籲民眾應再出現發燒、喉嚨痛、鼻炎等輕症期積極治療,避免引發重症。

  • 腸病毒燒至8月底 大雨類鼻疽增4例

    腸病毒燒至8月底 大雨類鼻疽增4例

     新生兒殺手,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要延長流行到8月底了!疾管署原本預估7月底就會脫離流行,但上周再增1例重症及1例死亡案例,兩名均為出生4天大的男嬰,死亡的中部男嬰出生後就呼吸窘迫,頻繁呼吸停止,隔天就不幸死亡,疫調發現其母親生產前一周就出現發燒症狀。

  • 嬰兒染腸病毒出生4天亡 母產前曾發燒 疾管署:恐流行至8月底

    嬰兒染腸病毒出生4天亡 母產前曾發燒 疾管署:恐流行至8月底

    新生兒殺手,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要延長流行到八月底了!疾管署原本預估七月底就會脫離流行,但上周再度新增1例重症1例死亡案例,兩名均為出生4天大的男嬰,死亡的中部男嬰出生後就呼吸窘迫,頻繁呼吸停止,隔天就不幸死亡,疫調發現其母親生產前一周就出現發燒症狀。羅一鈞預估,新生兒腸病毒流行將延長到8月底,呼籲家長和新生兒照護機構加強防範。

  • 網紅醫遭控 百萬減重手術害命

    網紅醫遭控 百萬減重手術害命

     42歲北部林姓女子7月南下高雄接受王姓網紅醫師減重手術,術後2天不幸身亡。家屬28日指控,該醫師疑違法私收上百萬、未正當評估即手術,要求有關單位徹查。涉事醫院發聲明表達遺憾,強調已配合檢方偵辦。高市府衛生局回應,可協助家屬申請調解,案件已由地檢署調查中。

  • 女子手術後猝逝!醫師警告2點:肺栓塞「容易咳血」死亡率高

    女子手術後猝逝!醫師警告2點:肺栓塞「容易咳血」死亡率高

    一位42歲林姓女子近日到高雄進行「腸胃道重建」減重手術後,在術後24小時內罹患肺炎併發症、肺栓塞,2天後身亡,目前全案進入司法程序。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分析,開刀後容易肺塌陷肺炎,甚至可能肺栓塞,「肺栓塞容易咳血,且死亡率較高」,另外病人若有使用賀爾蒙、避孕藥等特殊藥物,進而影響凝血功能,術前一定都要告知醫師。

  • 網紅名醫害奪命稱與「縮胃曠腸」手術無關 院方說話了

    網紅名醫害奪命稱與「縮胃曠腸」手術無關 院方說話了

    臉書上1萬多人追蹤、IG上逾2萬人追蹤並主打「縮胃曠腸」手術的網紅王姓醫師,28日遭爆料,7月份協助42歲林姓女子開刀,術後24小時內林女患肺炎併發症2天後身亡;林女家屬指該手術就是「縮胃曠腸」,但王醫師解釋,林女是做腸胃道重建術,死因待釐清;王任職的醫院也發聲明,本案已配合司法調查,謝謝外界關心。

  • 健保擴大給付!未滿36周早產兒打RSV單株抗體 最高省6萬

    健保擴大給付!未滿36周早產兒打RSV單株抗體 最高省6萬

    台灣出生率持續下探,早產兒比例10年內卻是成長了1.8%,為降低早產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後導致重症、插管與誘發氣喘的風險,健保署今年6月起正式擴大RSV單株抗體的給付範圍,從未滿33周擴增給付至「未滿36周」,正式接軌日韓,包含既有的受惠人數在內,合計約有8633人受惠,每人打3~6針不等,每針約1萬,最多可省6萬元。醫師呼籲未滿1歲的早產兒,儘速回醫院施打,以減少重症、死亡風險。

  • 彰化 酒駕撞死人逃逸 國民法庭判9年6月

    彰化 酒駕撞死人逃逸 國民法庭判9年6月

     黃姓男子去年酒後開車撞到1對在路邊行走的夫妻,猛烈的撞擊力道導致丈夫被撞後又撞裂汽車前擋風玻璃,再滾落路旁排水溝內,送醫搶救仍因頭部受創,救治多日傷重不治,其妻也受傷,黃男雖在現場停留6秒,卻沒下車查看,隨即駕車逃離,他在案發後約3小時被警方查獲時,酒測值仍高達0.7毫克,案經國民法庭審理,依酒駕致人於死等罪重判9年6月徒刑。全案可上訴。

  • 彰化男酒駕撞飛夫妻害「夫死妻重傷」肇逃   國民法庭重判9年6月

    彰化男酒駕撞飛夫妻害「夫死妻重傷」肇逃 國民法庭重判9年6月

    黃男去年酒後開車,撞到1對在路邊行走的夫婦,造成夫婦2人受傷,而猛烈的撞擊力道,更導致丈夫騰空飛起、重摔撞裂汽車前擋風玻璃,經送醫搶救仍因頭部受創身亡,黃男雖在現場停留6秒,卻沒下車查看,隨即駕車逃離,黃男在時隔約3小時後酒測值仍高達0.7毫克,案經國民法庭審理,被依酒駕致人於死等罪重判9年6月徒刑。

  • AI醫材驗證再加速!台灣打造4跨院級驗證中心

    AI醫材驗證再加速!台灣打造4跨院級驗證中心

    醫院加速導入AI人工智慧,衛福部今正式啟動「臨床AI取證驗證中心」,與國內醫學中心共同打造4家跨院級驗證中心,加速AI醫材取證。衛福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指出,食藥署負責醫材發證,如同「監理站」,驗證中心則擔任「驗車中心」角色,把關AI醫材的安全性,確保更有效應用於臨床。

  • 「卓爸」守護早產兒40年!屏基邀寶寶回娘家感恩

    「卓爸」守護早產兒40年!屏基邀寶寶回娘家感恩

    屏東基督教醫院醫師卓德松在屏基服務至今40年,專注於早產兒、新生兒與小兒重症醫療,醫院上下和孩子們都暱稱他「卓爸」。屏基將於8月9日在約翰大樓舉辦「卓爸40─卓德松醫師與屏基的孩子們」感恩慶典,邀請所有曾接受卓醫師照顧的病童與家屬,一同回到醫院相聚,見證生命的奇蹟。

  • AI花10秒救回心肌梗塞的他!台大、榮總17家醫學中心應用一次看

    AI花10秒救回心肌梗塞的他!台大、榮總17家醫學中心應用一次看

    5月15日上午,尖銳的救護車鳴笛聲,劃破台中市南屯一處寧靜街區。

  • 侵襲新生兒 腸病毒伊科11型增2死

     新生兒腸病毒拉警報!上周新增2死亡、1重症,均感染新生兒頭號殺手伊科病毒11型,今年已累計7例重症,4例死亡,創6年來最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腸病毒重演7年前「兒童尚未流行,卻僅侵襲出生未滿一個月的新生兒」,疾管署17日 成立「應變工作小組」,呼籲即起至7月底都是流行期,產婦和新生兒應全面謝絕訪客,以免傳染。

  • 腸病毒衝6年新高 1周2新生兒亡、1重症 皆染伊科病毒11型

    腸病毒衝6年新高 1周2新生兒亡、1重症 皆染伊科病毒11型

    腸病毒重症創下六年來最嚴重!疾管署公布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6009人次,呈現升高,並新增2例死亡,1例重症個案,死亡的兩嬰兒為新生兒均因染伊科病毒11型併敗血症休克不幸過世,另一名重症為南部新生男嬰,於出生後第3天出現發燒及呼吸窘迫情形,目前仍住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

  • 關注猴痘等傳染病  陸疾控中心發布6月健康防護提示

    關注猴痘等傳染病 陸疾控中心發布6月健康防護提示

    大陸央視13日報導,中國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示2025年6月需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登革熱、人感染禽流感和猴痘等傳染病,食物中毒和高溫中暑。

  • 才出生14天就中鏢!台中男嬰染新冠 1家3口皆確診

    才出生14天就中鏢!台中男嬰染新冠 1家3口皆確診

     新冠疫情捲土重來,有上升趨勢,台中烏日出生14天的男嬰也中標,體溫上升37.5度,食慾不振且活動力差,父母帶他就醫後返家趕緊快篩發現確診。醫師9日提醒,嬰幼兒新冠症狀往往非典型,家長應警覺,並呼籲家有新生兒家長務必接種JN.1新冠疫苗。

  • 1歲前感染RSV 氣喘比例暴增10倍

    1歲前感染RSV 氣喘比例暴增10倍

     除了新冠、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正流行。醫師表示,歌神張學友感染RSV之前,大眾都不太認識這個呼吸道疾病,RSV各年齡層皆可能感染,對老年族群是一大威脅,對新生兒威脅尤其嚴重,更是全球嬰兒住院、死亡主因之一,呼籲準媽媽在28~36周接種疫苗,經由胎盤強化新生兒保護力。

  • 滿月嬰染RSV進ICU險喪命 醫曝孕期疫苗是預防關鍵

    滿月嬰染RSV進ICU險喪命 醫曝孕期疫苗是預防關鍵

    一名今年剛滿月的嬰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起初僅有咳嗽症狀,卻在短短2天內惡化到呼吸喘、不進食甚至發紺等症狀,緊急掛急診,發現血氧僅剩88%,立即住進加護病房,住院治療11天才康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