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大汶口文化的搜尋結果,共04

  • 考古揭密》距今8000年   最早木棺出土驚見「5骨笛」:音色仍明亮

    考古揭密》距今8000年 最早木棺出土驚見「5骨笛」:音色仍明亮

    沉睡8000年,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在近期發掘中,首次發現有多座含木棺的墓葬,把大陸「木質葬具」的出現年代提前了2000年。除顯示賈湖文明已具備古代禮制重要的棺槨制度,也意味喪葬禮俗已在8000年前就形成;且考古專家更在其中一座墓首次發現「一墓五笛」現象,該骨笛經實測後不僅音高準確、音色堅實明亮,也成為世界音樂文明史上的傑出代表。

  • 暴雨沖出3枚5000年前「大炮彈」 神祕符號揭真實身分

    暴雨沖出3枚5000年前「大炮彈」 神祕符號揭真實身分

    大陸山東的陵陽河遺址曾遭受暴雨,意外沖出3枚刻有神祕符號的「大炮彈」,古文字專家研究後驚喜不已,認為是古人描繪5000年前春分、秋分,自遺址東望,太陽從山峰間冉冉升起的畫面,而這些符號具備了漢字的音、形、義因素,是比甲骨文還要早1500年的圖像文字,而3枚「大炮彈」則是祭祀用的禮器。

  • 河南發現距今5千年大墓 出土新石器時代遺物350餘件

    河南發現距今5千年大墓 出土新石器時代遺物350餘件

    考古專家團隊最近在黃河下游一帶新石器時代文化河南永城王莊遺址發現一距今約5000年的大墓,己出土遺物數量達350餘件。

  • 為何龍即中國?蔡正元揭「中華第1龍」最早證物出土時間

    為何龍即中國?蔡正元揭「中華第1龍」最早證物出土時間

    今年是華人農曆新年的生肖龍年,龍是堪稱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傳說神獸,不少人也在這一年生下「龍寶寶」,生育率往往是相鄰數年的高峰。前立委、《台灣島史記》作者蔡正元考究龍與中國5千年文明的關係指出,夏王國晚期都城河南洛陽的二里頭文化,出現綠松石玉製作的龍形擺飾,長達64.5公分,由2千多片綠松石片組成,是中國以龍代表國王或皇帝最早的考古出土證物,也形成中國即龍、龍即中國的歷史概念。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