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失親兒基金會的搜尋結果,共15筆
民生社區的市場裡,偶爾會有人停下腳步,向一位穿著信義房屋制服的年輕人請教西點做法。他是信義房屋民生圓環店專員郭承翰,居民親切喊他「小郭老師」,曾在米其林二星法式品牌旗下麵包坊實習、手握四張乙級證照的他,從烘焙業轉身投入房仲,如今把專業搬進社區課堂,在房仲職涯走出獨特的經營模式。
失親兒福利基金會邀請來自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及南投地區的37名孩子們出發,前往台中集合後,一路向南行經西部沿海,再轉往東部海岸線,展開為期六天的鐵道環島之旅。
小伶5歲時父親就病過世,經濟重擔全落在來自柬埔寨的母親身上,因為語言隔閡,只能在養雞場擔任清理雞舍的職務,在失親兒基金會介入後,每學期提供助學金、經濟扶助與生活物資,更於2021年起為她申請台塑企業暨王長庚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慶)獎學金,幫助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彰化銀行歡慶120周年舉辦「永續希望運動會」,於5月3日在台北兒童新樂園溫馨登場,董事長胡光華與總經理簡志光到場與員工同樂,吸引超過2,000位員工及親友熱情參與。此次活動結合親子互動、理財觀念、公益推廣與永續理念,為社會注入更多的溫暖與正能量,也讓許多家庭留下難忘的歡樂時光。
彰銀(2801)歡慶創立120周年,將於5月3日在台北市人氣親子景點兒童新樂園舉辦大型公益嘉年華「永續希望運動會」,活動結合信託教育、公益推廣與永續理念,邀請超過2000名彰銀員工與親友參與,一同傳遞愛與希望,為社會注入正向能量。
彰化銀行迎來120周年,為慶祝這個歷史性里程碑,將於5月3日在台北市人氣親子景點兒童新樂園舉辦大型公益嘉年華—「永續希望運動會」。此次活動結合信託教育、公益推廣與永續理念,邀請超過2,000名彰銀員工與親友參與,一同傳遞愛與希望,為社會注入正向能量。
2025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首站「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2/15、16在花蓮登場,首日於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舉行,花蓮縣縣議員魏嘉賢表示,花蓮地區擁有許多優秀的體育選手,但資源有限,特別需要專業的指導來協助發掘更多人才,長榮航空(2618)將專業訓練與資源帶到花蓮,幫助學生提升技能,並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選手代表台灣站上國際舞台。
飛向世界的夢!2025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首站「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於2月15日至16日在花蓮熱鬧登場。首日於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舉行,邀請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光復商工、光復國中、自強國中、國風國中、花崗國中、大榮國小、明義國小、大興國小等學校近百名學生參與。
為振興災後觀光經濟,樂團五月天與許多歌手上週到花蓮開唱,上萬名歌迷擠爆會場,周邊商店民產業者業績暴漲3到5成,再加上稍早五月天「相信音樂」採購花蓮名產送給社福及弱勢團體,讓店家感受到五月天的暖心,希望這股熱潮延續,盡快揮別地震陰霾。
小瑜兒(化名)11歲時,爸爸在晚間突感不適,隨即驟然離世,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全家人驚嚇不已。看著剛結束第二期乳癌化療的媽媽以淚洗面,病情再度惡化,小瑜兒和妹妹只能強忍著驚惶害怕的情緒,如常地上學,但悲傷與痛苦並沒有因為壓抑、控制情緒而消失,反而在夜深人靜時反撲,讓小瑜兒深陷悲痛當中,失親兒基金會協助後,一家人漸漸接納已發生的變故,動盪的心趨緩平靜,知道失去爸爸是心中永遠的遺憾,但未來的路可以帶著爸爸的愛繼續往前走。
失親兒基金會為了讓民眾認識失親兒群體,設計《472失落之旅》沉浸式體驗的品牌活動,希望透過創新的方式,能讓大眾「感同身受」體驗失親家庭的失落、掙扎與勇敢;失親兒基金會執行長顧美德表示,死亡是未知的,大家往往不願討論,但悲傷和恐懼並不會因此消失,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理解和陪伴,讓失落不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重生的開始。
花蓮縣秀林鄉山宣總會原住民少年兒童之家長期收容、照顧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父母離異的原民兒少,今年因天災影響,捐贈經費較歷年減少5成,3名善心人士今天在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與沈伯洋牽線下,一同捐贈50萬元,將藉此培養孩童才藝與專長,在未來回饋社會。
摩根士丹利證券耕耘台灣市場多年,不僅多項業務領先群雄,投入公益活動不落人後,從先前的拔尖、到扶助弱勢,並不拘泥於單一面向,在台灣慈善回饋邁入20周年,長期負責大摩台灣公益項目的摩根士丹利副總裁李雅欣指出,目前合作的「逆風劇團」,資助時間已達三年,從中更體認到公益的雙性互動新模式。
從出生起就父親就不知去向,母親又在生產妹妹時,因為羊水栓塞不幸離世,小廷(化名)一直以來都與妹妹、外公外婆相依為命,努力創造一個屬於他們的家。失親兒基金會於2021年透過學校轉介認識當時10歲的小廷,也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成為孩子的支持與後盾,當開始服務這個家庭時,社工即申請台塑企業暨王長庚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慶)獎學金,並每個月定期家訪與物資發放,幫助小廷一家減輕經濟負擔、能夠飽餐不餓肚子與改善生活環境及品質。
在小七(化名)8歲時,爸爸因為債務與生活壓力而選擇輕生,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一家人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之中。經濟的重擔完全落在媽媽的身上,除了要埋頭於工作當中,還需要一肩扶養4個孩子及身體不好的外公,還因為孩子們繼承老家的山坡地,不符合社會救助標準,忙於工作的母親在下班後,仍要處理孩子們發生的問題。學校輔導室在得知小七家庭的狀況後,並將家庭轉介給失親兒基金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