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存款準備金率的搜尋結果,共191

  • 四大原因 楊金龍央行總裁評比獲佳績

    四大原因 楊金龍央行總裁評比獲佳績

     環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發布全球央行總裁評比完整報告,我央行總裁楊金龍拿A-的原因出爐。環球金融雜誌指出,面臨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將達2.1%優於他國,且通膨控制得宜、採漸進式的貨幣緊縮,並展現靈活的總體審慎政策─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奏效,是楊總裁拿下優異A級成績的主因。

  • 外匯探搜-人民幣升勢如履薄冰 基本面尚未反轉

    外匯探搜-人民幣升勢如履薄冰 基本面尚未反轉

     2025年以來,人民幣走勢上演「由貶轉升」的戲劇性逆轉。年初在美元指數(DXY)自110高位一路跌破100大關之際,境內人民幣(CNY)卻一度跌至7.35元兌1美元的多年低點;但進入第二季後,人民幣迅速反彈,截至2025年9月底已回升至約7.10,較年初低點升值約2.5%。這波漲勢的推手並非中國經濟基本面,而是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情緒修復與短期資金回流。

  • 振經濟 陸推規模2兆金融工具

    振經濟 陸推規模2兆金融工具

     為提振經濟,大陸國家發改委發言人李超29日表示,目前正在推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關工作,總規模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2.13兆元),並強調當前經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會根據形勢變化適時實施宏觀政策。與此同時,高盛預測中國央行在第四季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日益上升。

  • 美降息開第1槍 台灣跟不跟?外媒揭最快動作時機

    美降息開第1槍 台灣跟不跟?外媒揭最快動作時機

    美國聯準會(Fed)將在台灣時間18日凌晨公布利率決策,市場普遍押注將降息1碼。外界也關注台灣是否會跟進,但外媒分析,台灣央行同日召開的第3季理監事會議,預料仍將維持重貼現率2%不變,最快可能要等到2026年上半年才會啟動降息。與此同時,房市管制是否會出現鬆動,也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 社評/大陸經濟需要再次改革開放

    社評/大陸經濟需要再次改革開放

     IMF上月底上調大陸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4%調升至4.8%及4.2%,調幅達0.8及0.2個百分點,打破市場對中國經濟悲觀的論調。短期是中美貿易戰休兵帶動的出口暢旺,長期是從去年到今年陸續推出的一連串振興經濟措施奏效,內需動能略見恢復,不過,不能忽略內需消費與投資動能仍然偏弱,代表大陸經濟體制需要更有魄力的改革。

  • 旺報社評》大陸經濟需要再次改革開放

    旺報社評》大陸經濟需要再次改革開放

     IMF上月底上調大陸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4%調升至4.8%及4.2%,調幅達0.8及0.2個百分點,打破市場對中國經濟悲觀的論調。短期是中美貿易戰休兵帶動的出口暢旺,長期是從去年到今年陸續推出的一連串振興經濟措施奏效,內需動能略見恢復,不過,不能忽略內需消費與投資動能仍然偏弱,代表大陸經濟體制需要更有魄力的改革。

  • 政策難施 陸銀行風險升溫

    政策難施 陸銀行風險升溫

     大陸經濟增長壓力加劇,中華經濟研究院中國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表示,即便官方要求貨幣政策適度寬鬆,但中國人民銀行能操作的政策空間幾乎已壓縮到極限,只能將壓力轉嫁到銀行上,包括降低貸款利率、購買國債、支持中小企業貸款等,也為金融業埋下風險隱憂。

  • 陸人行Q2貨幣政策例會 降準降息表述趨緩 強調靈活調整

    陸人行Q2貨幣政策例會 降準降息表述趨緩 強調靈活調整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近日召開2025年第二度例會內容公佈,傳遞出下半年貨幣政策與匯率調控重要訊號,在經濟形勢判斷、政大陸策思路及匯率政策表述上均有微調,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但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表示,預計7月底或難有大批增量政策發布,原因除關稅談判尚未結束,還有上半年形勢較好與一攬子金融政策效果有待顯現等。

  • 公股銀看陸股 中長期潛利佳

    公股銀看陸股 中長期潛利佳

     中美經貿談判持續進行,公股銀行指出,儘管短期面臨關稅戰等挑戰,但陸股評價相對低,倘若中美依目前架構完成談判後,大陸可能加大財政擴張與消費提振力度,進而推動股市上行,中長期投資價值值得關注。

  • 產經解析-經濟承壓 投資中國以靜制動

     儘管面臨地緣政治與經濟疑慮,中國股市在5月出現反彈。產業面來看,醫療保健與金融類股上漲,主要為關稅與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投資人轉向防禦性股票所致;房地產與資訊科技則表現落後,境內交易的股票與當月的境外市場表現大致一致。

  • 外資續加碼亞股 台灣居首位

    外資續加碼亞股 台灣居首位

     近一周外資對於新興亞洲呈現買多賣少態勢,僅馬來西亞、菲律賓兩地遭外資賣超1.05億美元和0.02億美元。在買超股市部分,在晶圓大廠營收表現亮眼、各國政府擴建資料中心的激勵下,外資順勢回補台股,上周買超金額22.42億美元,居新興亞股之冠。韓國則在新任總統承諾推動多項利多政策下,提振市場信心,上周獲外資買超近17.96億美元居次。在股市表現方面,以韓國表現最佳,周漲幅達2.94%,台灣則為亞軍,上周上漲1.9%;印度、泰國則表現較為落後,上週分別下跌1.3%、1.21%。

  • 人行超額續作MLF 加碼寬鬆貨幣

    在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人民幣(下同)兆元流動性後,中國人民銀行22日透過超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進一步加碼「寬鬆貨幣」操作。

  • 大摩調升陸GDP成長預測

    大摩調升陸GDP成長預測

     中美宣告關稅戰暫停90天後,市場一片歡騰,多家機構近日亦先後上調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投行摩根士丹利21日將中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4.2%上調至4.5%,2026年GDP增長預測從4%上調至4.2%,理由是關稅戰對經濟的衝擊有所減弱。

  • 大摩上調中國今明年GDP增長預測 料人行續降息降準

    摩根士丹利上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4.2%,調高至4.5%,明年經濟增長預測則由4%,調高至4.2%。

  • 中美局勢未明 人行降準穩經濟

    中美局勢未明 人行降準穩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人民幣(下同)1兆元。儘管中美暫時休兵90天,但在雙方貿易協議尚未談妥前,外部壓力仍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壓力。國際投行高盛預計,第四季人行將再度「雙降」(降準降息),以穩經濟。

  • 大陸降準 法人看好科技股

     人行這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投資法人普遍認為,降準通常對股市有正面刺激效果,尤其在政策宣布後的短期內效果最為明顯,陸股除內需股外,最看好科技股投資潛力。

  • 國銀對陸布局 審慎保守

     中美經貿會談前夕,中國人民銀行7日十箭齊發,宣布降準2碼(0.5個百分點),釋放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2兆元)資金,政策利率降息0.1個百分點,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調降0.25個百分點等十項救市政策,國內金融業整體雖對陸曝險降至史上低點,銀行看法也趨保守,但仍看到一些政策利多商機,像是租賃業今年發展可望優於去年。

  • 陸港觀盤-大陸降準、降息 推出新一輪逆週期政策

     美國聯準會FOMC會議維持利率不變4.25%-4.5%不變,在會後聲明及主席鮑爾記者會中都明顯表達示,目前美國經濟穩健,失業率維持低檔而勞動市場穩固,同時通膨略高於目標水準,因此目前政策利率是合適的。

  • 關稅談判前 人行雙降

    關稅談判前 人行雙降

     在中美即將啟動經貿談判前夕,雙方貨幣政策先行較勁。中國人民銀行7日宣布降準降息,向市場釋放人民幣(下同)1兆元資金,期以「雙降」以及多項增量政策展現大陸經濟韌性和工具靈活空間。另一方面,美國聯準會8日公布貨幣決策,市場預期在關稅帶來不確定因素下,聯準會將減少今年降息頻率。

  • 陸金融三巨頭 組合拳穩經濟

    陸金融三巨頭 組合拳穩經濟

     大陸金融三巨頭7日再推出穩經濟「組合拳」。除了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準降息釋放流動性之外,三巨頭首長都強調要擴大內需,力挺消費與推展新興科技,分別推出穩車市、穩房市、促科創等相關政策,向市場展現穩定經濟成長的決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