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安全援助的搜尋結果,共129筆
近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緊急召集全球各地的美軍將領,計畫於本週在維吉尼亞州匡提科海軍陸戰隊基地舉行一場「不同尋常」的峰會。據觀察者網引述多家美媒早前報導稱,這場會議旨在闡述川普政府將國防部改為「戰爭部」的計畫,並制定新的軍人標準。還有報導稱,五角大樓近期已完成《國家防務戰略》和《全球部署審查》的審查工作,新戰略或將把軍方關注重點從「威懾中國」轉向西半球及美國本土,還可能減少歐洲等地駐軍,「集結令」或許與這一戰略有關。
最近傳出川普政府將擱置對台約4億美元(近122億台幣)軍援的報導,而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24日在《國會山莊報》撰文指出,這令人深感不安。
美國前國安顧問約翰.波頓(John Bolton)24日在《國會山莊報》(The Hill)投書指出,川普政府傳出暫停約四億美元對台軍事援助,恐讓台灣淪為美中談判籌碼。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25日轉述這篇文章並警告,波頓雖與川普早已決裂,但對華府決策圈的觀察不可輕忽,台灣必須意識到美國防衛承諾並非絕對可靠。
《華盛頓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獨家揭露,美國總統川普為推動美中達成貿易協議和促成「川習會」,拒絕了一筆價值逾4億美元(新台幣約121億元)的對台軍事援助。此外,川普政府認為經濟蓬勃發展的台灣,應像歐洲國家一樣自行採購武器,但決策仍未拍板,還有翻盤機會。對此,總統府、國防部19日感謝美方長久以來支持台灣強化國防能力,外交部強調與美國等友盟國家合作,確保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從9月6日至14日率團赴美國進行訪問,行程中也前往美國眾議院,對美國跨黨派眾議員發表相關報告;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今(12)日表示,顯示台美之間在軍事、區域和平的合作,台灣絕對是重要的角色,而台美之間的合作只會更深化、更擴大,樂見台美持續正向發展。
美國計畫逐步取消與俄羅斯接壤的歐洲國家軍事援助,將重心轉向亞洲,要求歐洲盟友承擔更多自身防務開支。據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廈上週已通知多國歐洲外交官,美方不再資助東歐前線國家的「訓練與裝備」計畫。國會授權的《333條款》(Section 333)原本用來援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川普政府未再向國會提出追加預算,現有資金將持續到2026年9月底為止。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說,若有必要會「炸掉」外國犯罪集團,甚至可能與其他國家合作。
重量級友台派軍委會訪賓來台!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參議員費雪29日抵台訪問,這是睽違9年再有參院軍委會主席訪台。總統賴清德今(29日)下午接見時表示,台灣明年度國防預算,將占比GDP超過3%,預計在2030年之前,國防預算比照北約標準占比達到GDP的5%,台灣秉持不對稱戰略,希望對美軍事採購或國防自主,期待跟美國合作,從規劃、設計、生產、製造,也讓兩國國防合作可以進一步地密切結合。
荷蘭20日宣布將在波蘭部署「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與「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藉此保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設於當地、用以援助烏克蘭的關鍵設施,協助烏國維繫抗俄能量。
東非國家肯亞總統魯托(William Ruto)去年6月拜登任內出訪華府,他是十多年來第一位做國是訪問的非洲領導人。不僅如此,肯亞也成為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MNNA),讓它可以取得先進的軍事科技和訓練,並且能夠與五角大廈進行深層的合作,肯亞是第一個漠南非洲國家獲得這個身分。拜登總統的這項決定,在當時被視為是美國對抗中國與俄羅斯在非洲大陸擴大影響力的一項戰略協同(strategic alignment)。
東非國家肯亞總統魯托(William Ruto)去年6月拜登任內出訪華府,他是十多年來第一位做國是訪問的非洲領導人。不僅如此,肯亞也成為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MNNA),讓它可以取得先進的軍事科技和訓練,並且能夠與五角大廈進行深層的合作,肯亞是第一個漠南非洲國家獲得這個身分。拜登總統的這項決定,在當時被視為是美國對抗中國與俄羅斯在非洲大陸擴大影響力的一項戰略協同(strategic alignment)。
在經過近40年烽火後,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兩大世仇,終於在美國總統川普斡旋下言和,於白宮簽署和平協議。兩國並分別與美國簽訂協議,促進彼此在能源、技術與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並以川普為名建立一條戰略運輸走廊。美國搶先過去不斷試圖調停兩國戰火的俄羅斯,成功促使兩國握手言和,更加碼恢復與亞塞拜然的防衛合作,然此舉恐觸怒俄羅斯,更可能重塑當地地緣政治。
美國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7月撰寫的一份備忘錄提供選項,讓國防部可將原定提供給烏克蘭的部分武器與裝備轉回美國庫存,而這一重大轉變可能使數十億計美元的援烏資金轉而用以補充美國日益短缺的軍備。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5日表示,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饒富成效的電話會談,敲定一項無人機合作計畫草案;烏克蘭將向美國提供已獲實戰驗證的無人機技術,用以換取美製武器,規模可能高達100億美元(約新臺幣3000億元)。
美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近期敲定「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PURL)的新軍援機制,運用北約國家資金採購美國武器,以滿足烏克蘭優先需求。而荷蘭國防部4日率先宣布提供5億歐元(約新臺幣173億元)軍事援助,成為首個透過新機制援烏的國家。
泰國、柬埔寨29日凌晨雙方領導人雖喊停火,但仍有零星衝突,金管會緊盯對台灣的影響。金管會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合計在泰國曝險1,779.93億元、在柬埔寨曝險達1,008.66億元,二國合計金融三業總曝險達到2788.59億元,金管會將適時督促各金融業強化海外投資授信等風險控管。
泰國、柬埔寨29日凌晨雙方領導人雖喊停火,但仍有零星衝突,金管會緊盯。金管會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合計在泰國曝險1,779.93億元、在柬埔寨曝險達1,008.66億元,二國合計金融三業總曝險達到2788.59億元,金管會將適時督促各金融業強化海外投資授信等風險控管,更重要員工安全的確保等。
捍衛台海超過50年的F-5E/F戰機,今天上午舉行除役典禮,卸下捍衛台海領空的重任。但目前除了今天最後亮相的5架RF-5E偵照機,目前還封存約40架左右的戰機,未來將何去何從?反而成為空軍頭痛的問題。實際上,面對共機侵擾力道逐年加大,空軍應該思考未來是否改裝成無人機,運用在未來戰術及各式研發,而非讓這批台海守護神,最後成為秤斤論兩賣的廢鐵。
在美國居中斡旋下,盧安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27日在華府簽署和平協議,終結這場造成數以千計人傷亡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