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平均濃度的搜尋結果,共73

  • 雲林濁水溪沙塵暴狂飆 懸浮微粒破2年新高

    雲林濁水溪沙塵暴狂飆 懸浮微粒破2年新高

     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雲林縣出現11級陣風,濁水溪南岸的雲林縣沿岸鄉鎮昨(20日)起陷入漫天飛砂塵暴中。麥寮測站一度測到懸浮微粒596微克,遠高於警戒值191微克、標準值100微克,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及雲林縣環保局均緊急出動灑水車、洗街車應變。

  • 台南增設第4處空品維護區 南科、樹谷明年7月上路

    台南增設第4處空品維護區 南科、樹谷明年7月上路

    台南市政府近年相繼設立3處空氣品質維護區,不僅提升柴油車標章取得率及機車定檢率,PM2.5年平均濃度的改善更達11%,效果頗為顯著。市府環保局13日宣布,為了持續提升空氣品質,將增設南科及樹谷園區為第4處空品維護區,預定明年7月1日正式實施管制。

  • 全國第二大城 台中勇奪永續「三冠王」

    全國第二大城 台中勇奪永續「三冠王」

    面對全球永續趨勢,台中為全國第二大城市,在永續發展行動上更是責無旁貸,永續評比屢傳捷報,包括市長盧秀燕榮獲「台灣傑出永續治理首長獎」最高等級「典範」殊榮;永續長黃崇典祕書長拿下「亞太永續行動獎-頂尖永續長獎」;另「亞太永續行動獎-宜居永續城市獎」評比,台中連續3年獲最高等級「Outstanding」佳績,勇奪2025永續「三冠王」殊榮,黃崇典11日率領市府團隊北上參加「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

  • 桃園PM2.5降至12.8 室內空品標章核發率六都第一

    桃園PM2.5降至12.8 室內空品標章核發率六都第一

    桃園市環保局為持續改善空氣品質,已啟動2024至2027年的第二期「桃園市空氣汙染防制計畫」,並配合環境部空汙防制方案標準加嚴。依環境部公開監測資料顯示,桃園市PM2.5年平均濃度已由2023年的13.1降至2024年的12.8,另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標章核發率更達83%,為六都第一,顯示空氣品質正穩步改善。

  • 連6年特優 屏東空汙防制有成 周春米表揚

    連6年特優 屏東空汙防制有成 周春米表揚

     屏東縣政府防制空汙有成,除連續5年榮獲環境部空汙防制績效考核特優,總考核更是連續6年特優,縣長周春米23日特別表揚18個相關單位,包含無煙環保餐廳、環保寺廟等,她期許有更多人一同投入維護生活環境品質。

  • 明年起 未定檢機車 禁入嘉市2市場

    明年起 未定檢機車 禁入嘉市2市場

     嘉義市政府2022年9月30日公告東市場含共和市場為空氣品質維護區,當時是全台第一個把傳統市場畫為空品維護區的縣市,經執行二行程機車移動汙染管制後,區域範圍內的PM2.5平均濃度得到明顯改善,減少25.6%。為加強力道,環保局已預告,明年元旦起,出廠滿5年以上燃油機車,逾期未完成最近一次排氣定期檢驗合格紀錄者,將全面禁止進入管制區,違者最高罰6萬元。

  • 嘉義市場空汙管制加嚴 機車未定檢明年起禁行 違者最高罰6萬

    嘉義市場空汙管制加嚴 機車未定檢明年起禁行 違者最高罰6萬

    為改善區域空氣品質,維護攤商及採買民眾健康,嘉義市政府2022年9月30日公告東市場含共和市場為空氣品質維護區,2023年元旦起禁止未完成年度排氣定期檢驗二行程機車禁入管制區,期間發現PM2.5平均濃度明顯改善25.6%,環保局決定自2026年元旦起,只要是出廠滿5年以上的燃油機車,逾期未完成最近一次排氣定期檢驗合格紀錄者,將全面禁止進入管制區,違者最高可罰6萬元。

  • 岡山停業回收場大火 2區空品拉緊報 環保局出手開罰

    岡山停業回收場大火 2區空品拉緊報 環保局出手開罰

    高雄岡山區友情路一處鐵皮搭建的停業資源回收場今(29)日清晨5時許發生火警,大量廢塑膠材料燃燒產生濃煙與惡臭,鄰近加油站一度暫停營業因應,火勢波及岡山、橋頭兩區空氣品質,PM2.5濃度飆升至47.9μg/m³,高市府環保局將依空氣汙染防制法開罰10萬至500萬元。

  • 麻醉氣體遭汙名化

    麻醉氣體遭汙名化

     隨著全球醫療界對永續發展的關注升溫,吸入性麻醉藥物的環境影響日益成為焦點。不過,針對近年部分將麻醉氣體視為高碳排放元凶的論述,氣候與麻醉專家則提出反駁,呼籲應回歸實證科學,全面審視醫療流程中的實際碳足跡。

  • 開冷氣緊關門窗錯了!身體越吹越差 專家揭正確方法

    開冷氣緊關門窗錯了!身體越吹越差 專家揭正確方法

    夏天到了,全台高溫炎熱飆36度以上,許多人整天吹冷氣。但環保局指出,開冷氣時不能一直緊閉門窗,要適時開窗、開門至少15公分,讓室內換氣通風,才不會導致頭痛、胸悶、過敏反應等身體不適,越吹越疲倦。

  • 開冷氣緊關門窗錯了!身體越吹越差 專家揭正確方法

    開冷氣緊關門窗錯了!身體越吹越差 專家揭正確方法

    夏天到了,全台高溫炎熱飆36度以上,許多人整天吹冷氣。但環保局指出,開冷氣時不能一直緊閉門窗,要適時開窗、開門至少15公分,讓室內換氣通風,才不會導致頭痛、胸悶、過敏反應等身體不適,越吹越疲倦。

  • 非核家園和健康台灣抵觸 立委促衛福部長:大膽跟總統說

    非核家園和健康台灣抵觸 立委促衛福部長:大膽跟總統說

    民進黨為達到「非核家園」目標,核三廠2號機日前停機除役,全台火力發電比例卻飆升至8成以上。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天在立法院表示,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目標是2030年之前癌症下降三分之一,但是燃煤氣一口氣飆到100%,要求衛福部長邱泰源應大膽向總統說明,能源政策和健康政策已互相違背抵觸,尤其過去邱泰源還是立委時,多次指出空污會造成肺癌,如今不該以家庭主婦煮飯會肺癌來騙。

  • 陳其邁:興達除役機組非偷開

    陳其邁:興達除役機組非偷開

     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遭質疑「偷開機」,高雄市長陳其邁27日為台電背書,強調台電啟動備載機組發電,「不存在偷開問題」,並隔空點名台中市指出,高雄有33%發電是輸到其他縣市,反觀台中15%電力還需要其他縣市供給用電。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則回應,全國供電鏈均為區域發電,而非城市發電模式,他隨即話鋒一轉說,高雄面對興達電廠重啟老舊燃煤機組,應該也要為南部人發聲,捍衛空品。

  • 興達3、4號運轉空品數據曝光 陳其邁背書駁「沒偷開」

    興達3、4號運轉空品數據曝光 陳其邁背書駁「沒偷開」

    興達電廠3、4號機組,日前遭民代質疑「偷偷開機」。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7)日強調,台電事前啟動備載機組發電,不存在「偷開」的問題。環保局也揭露,3、4號機運轉的期間,根據環境部5月23至25日監測數據顯示,高雄市空氣品質為綠色等級至黃色普通等級,空品並無明顯變化。

  • 影》賴清德宣布將成立主權基金!520談話全文曝光

    影》賴清德宣布將成立主權基金!520談話全文曝光

    賴清德總統就職滿一週年,在今(20)日上午9時30分在總統府發表以「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為主題的施政週年談話,並接受媒體提問。賴清德強調,未來,政府將成立推升台灣經濟發展動能的主權基金,對外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由政府成立的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布局全球,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

  • 空品白皮書納PM1 擬調移動空汙費

    空品白皮書納PM1 擬調移動空汙費

     環境部16日發布《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盤點出62項未來具體工作,並以「健康永續」為願意,也訂定2030年PM2.5年平均濃度達每立方公尺10微克以下、2035年更要達到8微克以下,並首次納入「PM1」(超細懸浮微粒)概念,至於外界關注核三除役,環境部長彭啓明則強調,核三除役後對空品影響微乎其微。

  • 空品政策白皮書出爐    首次提及「PM1」概念

    空品政策白皮書出爐 首次提及「PM1」概念

    環境部16日發布《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盤點出62項未來具體工作,並以「健康永續」為願景,也訂定2030年PM2.5年平均濃度達每立方公尺10微克以下、2035年更要達到8微克以下,更首次納入「PM1」(超細懸浮微粒)概念,未來環境部研擬要訂定PM1相關標準。

  • 核管法通過 賴清德:民主紛爭需要用更民主的方式來定紛止爭

    核管法通過 賴清德:民主紛爭需要用更民主的方式來定紛止爭

    民進黨今(14)日中執會,針對昨天立法院通過的《核管法》修法,身兼黨主席賴清德在會中要求播有關台灣歷年對於核能議題討論相關回顧影片,賴清德致詞強調,過三天,台灣將站在「非核家園」的新起點,但也同時面對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經貿重組的劇烈挑戰。民進黨是民主且負責任的政黨,對於核能議題,核安的疑慮要用更科學嚴謹的程序把關,核廢的選址要用更務實的態度共同面對,而民主的紛爭,則需要用更民主的方式,來定紛止爭、凝聚共識。

  • 嚴管空汙 桃園酸雨大幅改善

    嚴管空汙 桃園酸雨大幅改善

     桃園市中壢區長年飽受酸雨之苦,有「桃園最酸」稱號,市環保局長期推動空氣汙染防制政策,已明顯大幅改善。根據監測資料顯示,雨水pH值由最低2018年的4.7,改善至去年的5.37,雖仍是桃園7個監測站中最酸的,但已徹底擺脫酸雨。

  • 桃園空汙改善見效 酸雨減緩、空品大躍進

    桃園空汙改善見效 酸雨減緩、空品大躍進

    桃園市環保局長期推動空氣汙染防制政策,依據環境部監測資料顯示,桃園市酸雨狀況已大幅改善,尤其是過去酸雨較為顯著的中壢測站,雨水pH值由2018年的4.7改善至去年的5.37。環保局長顏己喨指出,環保局以源頭減量、科技治理及資訊公開的方式有效減緩酸雨問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